04.20 步入新时代 芦山交上发展振兴合格答卷

步入新时代 芦山交上发展振兴合格答卷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祥贵 李洋

4月中旬,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雅安市芦山县龙门古镇上,人称“李二哥”的李连强为客人端出热气腾腾的纸包鱼。“他做的鱼好巴适哦!我们是专门从县城过来吃的!”客人们一边看着“李二哥”熟练地操作,一边不断地点赞。

“其实我的鱼好吃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我们这里的风景这么好,客人吃饭时心情也好,自然就喜欢来了!”略显羞涩的“李二哥”笑答道。

“李二哥”所在的龙门古镇正是“4·20”芦山强烈地震的震中。按照国务院《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经过大家的奋力拼搏,废墟上建起了一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川西古镇。为了让安置在镇上的600户农户“家家有铺面、户户搞旅游、人人有就业”,芦山县不断推动当地农旅融合发展,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景区,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2017年,古镇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变化太大,翻天覆地”

芦山县龙门古镇只是“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一个缩影。如今,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来客商,看到芦山乃至雅安的新面貌,用得最多的词语就是“变化太大,翻天覆地”。

五年春华秋实,一路赶考,风雨无阻;五年克难攻坚,硕果累累,弥足珍贵。“户户安居乐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规划愿景正成为美好现实。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当看到参会代表现场展示芦山灾区重建后的照片时说:“非常高兴,浴火重生!”2016年4月24日,李克强总理时隔三年后再到芦山考察,盛赞“四川人有震不垮的精神,遇到任何困难都坚韧不屈”。

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同样也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赞誉。这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重建新路,创造了人间奇迹,被专家称为“中国对世界巨灾治理的重大贡献”。重建新路的“国家实验”在伟大实践中展现出了强大指引力量,重建新路的机制、模式在海内外巨灾治理中被借鉴、推广。

党中央一直牵挂着灾区的发展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对灾区提出了“继续发力,更好发展”的重要指示。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实现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目标的意见》,再次鼓舞着芦山向着“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目标坚定前行。

“我们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灾后恢复重建新路的雅安实践,坚定走‘绿而美、绿变金’绿色发展振兴之路。”中共雅安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形成了“1485”总体发展思路,提出了大力推进“四大提升工程”,实施绿美生态、飞地经济、全域旅游、东进融入、千亿产业、交通通达、五美乡村、民生福祉“八大行动”,构建“五大机制”,加快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

产业节节高,日子美滋滋

42岁的乐春梅是芦山思延乡周村村民,在华美包纱工作的她对于每个月四五千元的工资感到非常满意。“我们企业效益好,对员工也好,福利待遇不比在外面打工差,还可以照顾家里。”和她一起准备吃中午饭的工友们笑着对记者说。

作为芦山产业集中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华美包纱已经成为芦山县建设纺织产业集群的代表企业。该公司经理戴泉勇告诉记者,华美包纱二期项目已在芦山动工,该项目占地约42亩,拟投资5300万元,建成后销售收入5000余万元、税收200余万元,增加就业岗位300个。而且,这家企业未来还要将总部的研发中心从山东搬到芦山。

无独有偶。同样是园区内的纺织企业佳艺化纤,也是从山东来芦山投资发展高端纺织产品的企业。该厂厂长谭学武表示,芦山发展高端纺织产业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三重优势。“芦山气候温润,适合做包纱;近几年交通等基础设施飞速提升,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各方面成本;不论是雅安市还是芦山县,党委、政府都对企业的发展非常关心,服务无微不至。”谭厂长说起芦山的优势如数家珍。

芦山产业集中区在纺织产业做强做优的基础上,推动全县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62亿元,规上企业总数增加至47家,新增2个四川名牌产品称号。有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这才能让群众不仅住上了好房子,还过上了好日子。

殷切期盼情意深,牢记重托永不忘。青山绿水萦绕下,一个“忙”字,最能体现芦山的现状,园区、车间里,机器轰鸣、车来车往。有的企业在春节期间依然加班加点,因为欧洲的客户正等待着从芦山而来的产品;有的企业正忙于扩建厂房提升产能;有的企业正忙于技改升级;有的忙于建设产品研发中心……许多企业因订单的增加、车间的扩建,“招工”成了最上心的事情之一。与此同时,大量芦山籍务工人员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有的还成长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交上发展振兴的合格答卷

随着芦山灾后重建“三年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圆满完成,如何实现“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实现芦山发展振兴,已经成了芦山县委、县政府又一重大考题。

“我们绝不能躺在灾后重建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必须毫不松懈,以更大的勇气、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推动芦山实现高质量发展,再次交上发展振兴的合格答卷!”雅安市委常委、芦山县委书记宋开慧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

如今,得益于灾后重建产业配套政策,芦山全县“一园两区三带四线五大特色产业”生态农业布局不断完善,五大特色产业总规模达15.4万亩。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5.5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39.92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大幅增长。依托灾后重建期间创建的汉姜古城、龙门古镇、飞仙关三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大川河风景区,全域旅游格局加快成型。汉姜古城首届八月彩楼会、飞仙关首届青羌龙舟民俗文化节、第三届大川红叶季河道越野T3赛等旅游会节成功举办,全县2017年接待游客202.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67%和21.43%。

2018年1月,中共芦山县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立足芦山实际,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成“秀美芦山·生态强县”的决定》,绘就了分两步走逐步推动芦山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

2018年2月,芦山连接成都邛崃市的镇西山隧道正式通车,为芦山深入推进雅安“1485”总体发展思路,“东进融入”成都都市圈和成都平原经济区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仅2018年第一季度,芦山就有9个涉及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纺织技改、农旅融合等领域的项目集中开工,估算投资总额达10.5亿元。脱贫攻坚18个专项方案正紧张有序付诸行动。县体育公园等2018年县级“十件民生实事”快速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