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咸阳永寿县:建群艺馆、图书馆大楼,建成138个村级文化中心

近年来,永寿县文化和旅游局以主动担当行业脱贫攻坚任务为己任,紧紧围绕全县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扶贫扶志宣传和文化惠民活动的开展,鼓干劲、扬正气、造氛围,以文艺的方式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营造扶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的良好氛围,为全县脱贫摘帽发挥出了文化行业的能动作用。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以构建服务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抓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投资2000万元对县体育场实施了标准化改造,投资650万元建成了3600平方米的群艺馆大楼,投资510万元建成了1500平方米的新图书馆大楼,投资120万元对六镇一办的文化站进行了标准化改造,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138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投资650万元建成了95个乡村文化舞台。投资50余万元为157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新增图书35000余册,为157个行政村配发了170多套锣鼓器材和锣鼓秧歌舞蹈服,400多台套电脑,140多套阅览桌、1600多把椅子,近300张棋牌桌。为每个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制作了统一的门牌、制度牌、公示牌。共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分馆7个,图书馆文化馆服务点76个。

加大扶贫题材文艺创作。组织优秀文艺人才,创作了扶贫歌曲《永寿扶贫之歌》《槐乡飘永寿》《美丽的永寿》,小品《狗蛋脱贫记》《马娃回乡》《水润槐乡》《一心为公》,朗诵诗《槐乡扶贫赞歌》《选择》(以10位第一书记工作事迹创作),快板《高歌十九大》,舞蹈《盛世花开》等30多个扶贫主题的歌曲、小品、舞蹈、快板等并下乡巡回演出。2017年至今,开展集中展演和巡演活动5轮70多场次。全县行政村举办道德模范人物、脱贫先进表彰暨乡村春晚、扶贫扶志文艺演出300余场次。在扶贫日举办全县性的大型文艺演出和宣传。进敬老院演出2场,举办农民工诗歌朗诵会1场。省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厅、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先后走进永寿,组织文艺名家开展了3场扶贫惠民慰问演出。

开展文化体育惠民活动。该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对公众免费开放。2016年以来,每年开展送戏曲下乡演出80余场,开展送公益电影下乡2100场次,开展送图书下乡10000余册。文化馆、图书馆专业人才和“三区人才”下基层开展广场舞、自乐班、监军战鼓、艺术锣鼓、安塞腰鼓培训50余场次,实现了将文化设施搬到农村、文化活动办到农村、文明新风送入农家的目标。同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激发干部群众的活力。完善了县体育总会,发展协会组织28个,吸纳会员3000多人,每年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赛30多场次,参与群众5000余人。开展全民健身下基层展示活动8次,举办农民运动会1次。体育舞蹈协会发展舞蹈队32支,村级(社区)广场舞队发展到112个,体育器材实现了城区、六镇一办和所有行政村全覆盖,使广大群众在工作和劳作之余能在家门口休闲、健身。

促进贫困户就业增收。和西安石油大学合作,对永寿的监军战鼓、永寿剪纸、永寿酸汤面、穿罗绣等13个非遗项目进行了系统的市场化开发策划与包装设计,形成了32项设计成果。调动省级非遗项目监军战鼓、永寿土粮油、永寿剪纸,以及市级非遗项目来家唢呐、穿罗绣传承人的创业积极性,协助成立了合作社组织,带动贫困群众开展创业,以非遗助力脱贫工作。为全县157个行政村配备了158名公益岗位人员,担任各村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员;为六镇一办各配备了1名公益岗位人员负责镇办文化站日常管理和开放工作。这165名公益岗位人员,全部来自所在村、镇的贫困户。为此,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达12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