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社保最低缴费年限为什么是满十五年以上?

有很多朋友知道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满足十五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也有一些朋友的想法和做法不见正确,就是缴纳社保费用已到十五年未到退休年龄停缴,等到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再办理退休。虽然这些朋友如此选择,或许有其现实理由,但绝不是一个最好选择。这时我们或许会问为什么社保缴费要满十五年呢?

按照目前的规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为满15年,即必须满180个月。中间可以中断,不影响领取养老金,但如有中断,会影响养老金待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济二局人士曾表示,“最低的缴费年限是15年,从社会保险可持续来看,这是非常不利的。”从知情人透露“人社部曾经研究过,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过短的问题。”中国劳动学会工作人员解释道:“当初制定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的时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刚开始建立社保制度,那时许多企业员工已经40、50岁了,以前从未缴过社保费,从建立社保制度开始缴费只有十多年就该退休了;另外还有自谋职业者、非全日制工,为了吸引、鼓励他们参加社保,就把最低缴费年限定为15年。”“但是,这个政策放在现在,已经不大适用了。”举例说明,“现在人们预期寿命延长,如果一个人22岁工作缴纳养老保险费,加上15年,她37岁就不再缴费,那怎么可能?实际上现在人们对最低缴费15年的理解也有偏差,按规定,凡是用人单位的员工,在单位一年就应缴一年社保费,一直缴到退休,并非只缴15年就可不缴;而自谋职业者如只连续缴费15年,到退休年龄时只能领取很少的养老金。所以,适当延长缴费年限,既是适应人们预期寿命延长的需要,也是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生活的需要。”资料显示,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被保险人按不同缴费比例共同缴纳。以北京为例,企业每月按照其缴费总基数的20%缴纳,职工按照本人工资的8%缴纳。 人社部相关研究部门人士表示:“现在,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收益非常低,按照规定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大部分省的参考同期的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的存款利率,有的省是参考上年度一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国债利率、居民消费价值指数的因素确定记账利率。还有的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上年度存款基准利率及其调整变动后测算的加权平均利率执行的。”目前,各地记账利率并不统一,从3%到5%不等。 不管怎么样,我们说男性从18岁参加工作到60岁退休,42年的缴费期,如果是按照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显然是比较低的。 因为个人的账户收益率比较低,最初设计的时候个人账户待遇是能显现出作用的。现在连续的普调,抹平了原有缴费不同导致的待遇差别。使个人账户的激励机制弱化了。不管个人的账户累积多少,每年基本养老金都要调,个人账户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因此,个人账户在整个养老金的结构当中比重偏低,激励作用也不明显。此外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这是《社会保险法》规定的。提高年限之后,缴费的密度增加了,其结果是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也会提高个人的养老金水平。但是,强制性的提高最低缴费年限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激励性还是不好,很多人减少缴费,过了门槛就不缴了,我们叫作“断保”。所以,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增强制度吸引力,直观能看到多缴的好处,增强个人缴费的激励性。为什么银行存款风险不大?多缴(存)多得!提高缴费年限是参保人未来退休能多领取养老金的根本保证。

通过以上这些内容,我们知道社保最低缴费年限十五年是2000年之前,根据当时大部分企业和职工所面临的困难制定的。养老保险制度刚实行不久,企业及其职工也在改革中,有些企业经营困难下岗职工增多,而且职工普遍收入不高。为此在制定完善制度时,也要认真考虑现实情况,以便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得到稳定顺利的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