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面相:眼看一半面相



印堂为人的思维系统(即脑组织)之“总开关”,而山根则为人的运作系统(即五脏六腑)之“总开关”。总开关构造优良者,即代表其内部之组织结构亦优良,反之亦然。而人之眼则为思维系统及运作系统之交汇点,凡人的思维系统所激发之心性和智慧及运作系统所激发之精神和体能均汇集于眼,也可以说眼为人健康智慧个性之缩影。是以人喻眼为“灵魂之窗”。

人相学乃遗传学、生理学、中医学之融会学术,一个人的眼睛是善是恶,与其父母祖先之遗传因子密不可分,尤其与父母之遗传关系重大,是以眼之善者,其父母祖先及自身之健康智慧个性必善;眼之恶者,其父母祖先及自身之健康智慧个性必有瑕疵。例如眼正心正,眼善心善,眼恶心恶,眼斜心邪。性格端正之人,眼平正而不斜视,心术不正之人,眼上下左右顾盼不止。所以孟子说:“观人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眸子暸焉。胸中不正,眸子眊焉。”

达摩将面相分为十分,眼占其五,其他颧鼻额颏各占一分,眉耳齿口共占一分,由此可见眼相在面相中的重要性。达摩又以眼“秀而正”,“细而长”,“定而出”,“出而入”,“上下不白”,“视久不脱”,“遇变不眊”等七项为观眼七法。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道理,凡眼相能符合此七法之标准者,主其人思维系统与运作系统之结构及性能亦必优于常人。

是以“问贵在眼”,贵人不一定有好耳,但一定有好眼,人假能具有一对好眼,必主名扬而志伸,不为达官,定是富贾。


五脏六腑好比一部机器,虽然各部组件每个人均相同,但各部组件所用之材质(即五形质素)则人各不同,故有的人五脏六腑坚实无比,使用了八九十年甚至百余年仍完整无损,有的人使用了二三十年就坏了一部份或全部。有的人体能(即电能)状况极佳,精力充沛,精神旺盛。有的人体能状况极差,精力不足,精神萎靡。而控制此机器正常运作之“枢纽”,即为人脑组织中之神经中枢系统,眼睛即为整个机器之“仪表板”或谓之“电灯泡”,如果整部机器之神经枢纽系统及各部组件,先天材质优良结构精良,后天之运作亦正常者,马力必强大,电能必充足,显现于外者,眼睛必符合“达摩观眼七法”之标准,眼之神光必澄澈,如晓星之明亮,耀山川之文秀,其人之成就亦必大于常人。

故先贤云“问神在眼”,人有一分神,即有一分衣禄,人有十分神,即有十分衣禄。但神要藏而不露始可言吉,如神光外露,神光变成凶光,使人见了有恐怖之感,其人的命运一定多灾多难,同时刑克六亲,到老孤苦。若是整部机器之神经枢纽系统及各部组件先天材质不良,结构亦拙劣者,其后天之运作绝不会正常,不是时生故障,就是电能马力不足,显现于外者,必是眼小而黑白混浊,眼神既昏又弱,其人不短寿已是难得,焉能冀望其有所成就?

又眼睛与大脑小脑亦有密切关系,凡有瑕疵之眼,其大脑小脑亦会有瑕疵,大脑小脑之间必会发生运作不良的现象,例如小脑分泌过多之内分泌促使性欲冲动,而大脑又不能及时下令压抑,因此而发生越轨淫乱之事,是以先贤云“眼有一分病,心有一分病,眼有十分病,心有十分病。”或谓“眼有一分病,命有一分凶,眼有十分病,命有十分凶。”(注:心者,心性行为之谓,病者,毛病之谓,凶者不吉之谓。)

眼相不能符合上述“达摩观眼七法”之标准,即谓之眼有毛病,当然每个人的毛病多寡大小不ー,但影响一个人之命运则是一定的。例如劳多获少,事业挫败,或个性不良,智慧不高,常有疾病。或刑克六亲,婚姻不美。或水惊火惊,跌扑扭伤。或意外灾害,血光兵亡。或牢狱官非,短寿夭死等不一而足,均是因为眼有毛病而引致的。所以先贤谓“问凶在眼”,眼露凶光必定死于非命,赤脉贯瞳必定猝然横死。其他有关妇女是否相夫旺子,均可就眼之相理一览无遗。


先贤又云:“眼之善者,其遗传亦善,眼之恶者,其遗传亦恶。”此项遗传可上溯至第八代第九代(即隔代遗传),其父母祖先在健康智慧和个性品德方面必定有缺陷。反之,一个伟大人物之诞生,其父母及祖先虽非大富大贵,但在健康智慧个性品德各方面,必鲜少有缺陷,并一代胜过一代,此为不争之事实,亦为生理学家及遗传学家所证实,其他动物植物之蕃衍改良,莫不同一道理。 “眼”与“印堂”及“眉毛”,同为面相三大主体之一,但眼为主体中之主体,除眼当令之流年外,并能管到一生,人如有一对好眼定有出头之日,绝不致终身埋没,反之眼若不好,绝无富贵可言。

眼与婚姻子女之关系亦非常密切,奸门虽为婚姻宫,人中泪堂虽为子女宫,但夫妻的情缘要看眼睛,夫妻的情份要看眉毛,夫妻的情爱要看嘴巴,夫妻的情思要看耳朵,夫妻的情欲要看鼻准鬓胡(女性不看须要看腋毛),故谓眼为“情缘宫”,眉为“情份宫”,口为“情爱官”,耳为“情恩宫”,鼻准鬃胡为“情欲宫”。至于看子女的多寡,及子女的健康情形,当然要看人中和泪堂,但看子女的智慧和个性则要看眼睛。例如父母均为双眼皮,则生下的子女必系双眼皮,如父母均为单眼皮,则生下的小孩必为单眼皮,如父母眼皮单双各异,则生下的小孩眼皮亦有单有双。

说明:本文来源于邵伟华《易经相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