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行子解密:小心"鼠疫"!

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

英文名称

plague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常见病因

鼠蚤叮咬是传播鼠疫杆菌的主要途径

常见症状

发热、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

传染性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特别大。在人类历史所经历的无数传染病当中,最严重的一次还数14世纪中叶爆发的黑死病。我们通常认为黑死病是欧洲人的梦魇,但是黑死病虽在欧洲造成重大损失,事实上,它也对传统意义上的亚、欧、非旧世界大部分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14世纪中期,一种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开始在西亚和欧洲大陆上扩散蔓延。这场瘟疫给欧洲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在以后近300年的时间里,黑死病就像梦魇一样,时时折磨着那些劫后余生的欧洲人。

秋冬是鼠疫高发的季节。现在,不少北京人去张北草原旅游,甚至扎帐篷住宿,如果住在鼠洞周围,被带有鼠疫杆菌的跳蚤叮咬后就可能会感染,发生鼠疫。建国以来,一直有人间鼠疫病例的发生。1949年张家口鼠疫险些传到北京,病源地距离北京仅300公里左右,在张家口与北京之间建立三道封锁线才阻止住疫情向北京扩散。感染鼠疫后,初期症状是体温上升至39℃至40℃,头痛及四肢疼痛剧烈,病人意识迅速模糊,表情惊惶,步态蹒跚如酒醉状。最严重的是肺鼠疫,如抢救不及时,两三天内就会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人感染鼠疫多是因为捕食染疫动物,在剥旱獭、羊、猫等染疫动物毛皮过程中,病菌通过呼吸道、皮肤破口侵入或被染疫动物身上的跳蚤叮咬而感染。每次公共卫生事件都跟动物有关系,比如生吃、半生吃毛蚶导致1998年甲肝爆发,2006年北京管圆线虫病是因为生食、半生食寄生有管圆线虫幼虫的福寿螺等。因此,不要生吃、半生吃动物性食物,捕食野生动物,宰杀,人与畜禽不要接触甚密等。

“我们前年做了一次演练。两个搞鼠疫研究的教授扮作鼠疫病人,从河北张北到北京,进了8个医疗机构。他们当时描述的疾病症状非常清楚,但是这8个医疗机构没有一个能够诊断出来并且留治他们。”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担忧地说,如果张北至北京的高速公路修通后,4个小时就能到达北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