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紅樓夢》中,賈政為什麼那麼怕忠順王府?

萍風竹雨123


問題:《紅樓夢》中,賈政為什麼那麼怕忠順王府?

事由:賈政正對寶玉問話,忽有回事人來報:“忠順親王府裡有人來,要見老爺。”賈政聽了,心下疑惑:“素日並不和忠順府來往,為什麼今日打發人來?”一面想一面令“快請”,急走出來看時,卻是忠順府長史官,忙接進廳上坐了獻茶。未及敘談,那長史官就全無禮貌如同興師問罪般說事,……賈政聽了,抓不住頭腦,忙陪笑起身問道:“大人既奉王命而來,不知有何見諭,望大人宣明,學生好遵諭承辦。”那長史官接下去是三個冷笑,說的無非是找一個叫作琪官的戲子,說是寶玉藏匿起來了,事情剛說完,便忙忙的走了。賈政認為那琪官現是忠順王爺駕前承奉的人,寶玉無故引逗他出來,“如今禍及於我”!

解答:

一,地位懸殊。

忠順親王是皇上的本家,賈府最多算是國戚。家天下的時代,忠順親王與賈府其實是主子和奴才的關係。賈政害怕忠順親王府理所當然。

二,賈府有把柄落在政敵忠順親王手裡。

《紅樓夢》是有兩個王爺與賈府關係不錯,一個是犯了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大概是太上皇的兄弟,再一個是北靜王。而與忠順親王“素無來往”。而這素無來往的親王府突然來人,而且言語不善,態度傲慢,找一個戲子,全然如同操辦國家大事,來了就是冷嘲熱諷,連聲冷笑,說完抬腿就走。而賈政是誠惶誠恐,從“心下疑惑”到“快請”到“陪笑起身”。顯而易見,忠順親王是賈府的政敵。

而賈政如此之害怕,說明賈府可能有把柄落在了政敵手裡。

三,賈政已經預感到賈府禍之將至。

其時,和賈府走得最近,權勢最高的義忠親王老千歲已經“壞了事”,成了罪臣。

賈府“素日並不與忠順王府來往”,忠順親王突然派人上門興師問罪,釋放了一個信號,表明忠順王和北靜王的鬥爭已經處於白熱化的階段。忠順親王雖然暫時無法奈何北靜王,但極有可能拿賈府開刀。

試想,常規情況下,忠順王即使再怎麼喜歡蔣玉函,也斷不會因為一個戲子而對賈府興師問罪,公然派人上門找賈府要人,畢竟賈府也有一定的社會政治地位。

出身“四大家族”榜首,經過多年宦海浮沉的賈政,應該有極其敏銳的政治嗅覺。所以,對忠順親王府長史官的連聲冷笑“又驚又氣”,擔心“禍及於我(賈府)”賈政怕的是賈府罹禍。

四,對賈府前途絕望,深感迴天無力。

縱觀賈府上下:

賈敬喜好煉丹,百事不問;賈珍賈蓉父子行為放縱,無拘無束,“爬灰的爬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賈赦揮霍無度,淫濫無恥;賈璉好色縱慾,不務正業;賈環小兒心性,粗俗可鄙。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透露出這個鐘鳴鼎食之家,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揭示了賈府現時蕭條的光景和麵臨的危機。身處其中的賈府當家人賈政,對府中情況應該更加清楚。

作為賈府當家人的賈政一心想做好賈府的傳承工作,把希望全都寄託在賈寶玉身上。希望寶玉能對這個家族興衰擔起自己的責任,延續賈家的興旺。盼之深,責之切。知道兒子的不堪後,才有了忠順王府長史官走後,賈政喝令“快拿寶玉來……今日再有人勸我,我把這冠帶傢俬一應交與他與寶玉過去!我把這幾根煩惱鬢毛剃去,尋個乾淨去處自了……”

可見賈政對寶玉已經深感絕望!上文說到的“又驚又氣”,驚的是以忠順親王為首的政敵,已經劍鋒直指賈府,氣的是賈寶玉離經叛道,“不肖種種”。自己後繼無人,賈府的衰敗迴天無力。

從這個角度,與其說賈政怕忠順王府,不如說賈政怕自己對賈寶玉的希望落空。


初曉兒


紅樓夢三十三回最重要的一件事賈寶玉捱打,促成賈寶玉捱打最關鍵事件是忠順王府的長史到榮國府找賈寶玉討要蔣玉菡,賈政對忠順王府上門特別緊張,賈寶玉被打半死,主因是賈政認為賈寶玉為賈家惹下禍事。那麼,忠順王府有這麼跋扈麼?為什麼令賈家那麼害怕?

說正文之前,問一個有意思的話題。賈家和忠順王府到底誰是忠臣,誰是奸臣?估計很多人要說賈家忠臣,忠順王是奸臣。可賈家最終被抄家,正是自身有了不軌不法才被抄家。可見賈家是真不忠,忠順親王未必是大反派。

忠順親王作為親王,要比北靜王的郡王規格高,是皇帝以下王爵第一人。一般都是皇帝的兄弟或者長輩。紅樓夢只有過兩個親王,一個是犯事的義忠親王老千歲,大概是太上皇的兄弟,再就是忠順親王,應是皇帝的兄弟。

忠順親王作為皇帝的兄弟,龍子龍孫,賈家如果是寧榮二公時期,還真不一定害怕忠順親王。龍子龍孫怎麼了,天下都是老子打下來的。反倒應該忠順親王禮賢下士,絕不可能氣勢洶洶上榮國府要人

忠順親王和賈家同朝為臣,賈家與北靜王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卻與忠順王毫無往來。這其中表現出的都不正常。

首先,賈家與北靜王關係太密切,有違臣子之道。臣子之間要保持距離以避嫌疑。歷朝歷代最遭皇帝忌諱的就是結黨。賈家與北靜王明顯是結黨!

其次,賈家與忠順王關係太生疏,不符合為官之道。忠順親王是皇帝的兄弟,親信,賈家與皇帝的親兄弟毫無往來沒問題,可區別對待忠順親王和北靜王就不可以!

為官之道講究手眼通天,長袖善舞,賈家與忠順王府毫無往來,甚至敵對,明顯透露出結黨對立的架勢!為人臣子不思報效皇帝,卻結黨營私,爭權奪利,可謂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忠順親王忠字當頭。細看紅樓夢中的爵位頭銜。以賈家北靜王為代表的四王八公一夥,沒有一個封號忠字當頭。反倒是與賈家有意保持距離,走動不多的忠靖侯史鼎,作為史家突然增加的一個侯爵忠字當頭。忠字,古典小說一貫代表了對皇帝的忠誠。賈家四王八公沒有忠字,代表與皇帝不一條心。



忠順親王得到的“忠”“順”封號,代表對皇帝又“忠心”又“順從”,對比與之敵對的賈家,就是既不忠誠也不順從。賈家為什麼抄家?就因不忠不順,心懷不軌!

忽有回事人來回:忠順親王府裡有人來,要見老爺。賈政聽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並不和忠順府來往,為什麼今日打發人來……賈政聽了這話,抓不住頭腦,忙陪笑起身問道:大人既奉王命而來,不知有何見諭,望大人宣明,學生好遵諭承辦。那長史官便冷笑道:也不必承辦,只用大人一句話就完了。政便問:該死的奴才!那琪官現是忠順王爺駕前承奉的人,你是何等草芥,無故引逗他出來,如今禍及於我。

賈政表現出對忠順親王到賈家問罪的行為惶惑。只能表明自己心中有鬼。不然心底無私天地寬,別說忠順親王派人到家,就算皇帝派人來也心中坦然。賈家對皇帝的親信忠順親王表現敵對,對王府人上門風聲鶴唳,都證明賈家自己做了不軌的事,自己有鬼嚇自己。事實上,八十回後,賈家抄家,正是有不法證據被皇帝抓到,而忠順親王無疑作為賈家敵對,扳倒賈家至關重要!

歡迎關注:君箋雅侃紅樓,每天為您帶來更多紅樓故事!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80回本

【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80回本

【紅樓夢】通行本120回本


君箋雅侃紅樓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賈政為什麼怕忠順王府?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封建等級制度之下的官大一級壓死人。不要說是明清時期了,就是現在,平頭百姓見了當官的,還有許多怕的,小官見了大官更是戰戰兢兢。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第二方面,《紅樓夢》中賈政與忠順王府的接觸,是因為賈寶玉與琪官的接觸。這件事上,賈寶玉確實做錯了。如果賈府沒錯,賈政自然可以不怕,因為賈府有錯在先,賈政自然要怕。

先說第一個方面。賈府雖然是國公之後,看起來赫赫揚揚,似乎很厲害。但他們這種狀況,在現實政治中已經沒有多大影響力。走向沒落衰敗之中了。在秦可卿死後二府出殯的過程中,雖然有北靜王等路祭,似乎賈家的地位不低。但是,那只是承祖宗之德。是因為賈家上代寧榮二公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與皇室之間,必然有著千絲萬絛的聯繫。情感上十分親近,也是很自然的。可是到了賈政,已經是第三代了。這時,賈府與北靜王等王府的交情,不過是上代情誼的延續。已經不會多麼深厚了。真正深厚的情誼,必定是要在政治上互相幫助的。而賈家到賈政這一代,已經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加深這種情誼了。榮寧二公當初被重視,是因為他們對朝廷有用。現在的賈家已經沒用了。

單說榮府,老大賈赦襲的是一等將軍。老二賈政,是在父親去世之時上了遺本,朝廷體恤功臣,賞的官。也不過員外郎主事,按現在的級別也不過是在處與廳之間。雖然他們住的是國公府,但實際的政治地位,不過就是一箇中級官員的水平。

而北靜王也好,忠順王也好毫無疑問都是皇族成員。論起級別來,比之國公之尊,高了不過一點半點的,可是比起一般的將軍,以及六部的中層官員。級別就差的太遠了。也就是說,北靜王尊重賈家,是因為祖上的原因,尊重的是其祖上。《紅樓夢》中也有賈母與王公貴族家屬一起,毫不遜色的描寫。這也很真實。因為賈母是國公的妻子,丈夫是國家有功之臣。體制永遠會給她面子。這種情況,不但明清以上是這樣,就是國朝,也是如此。賈政這一代,就不一樣了。他的怕,才是賈家的真實地位,也是與王府關係的真正寫照。這是從封建等級制度的原因來看的。

第二個原因,是賈府有錯。一個人格正常的人,如果自己沒有錯,就算面對地位再高的人,也不至於很怕。人之所以怕,再重要的原因是因為自己錯了。賈政對忠順王的怕,也是因此。

忠順王府的長史為什麼去找賈政?因為賈寶玉拐走了忠順王喜歡的戲子琪官,也就是蔣玉涵。賈寶玉在一個上流社會的社交場所,認識了琪官。兩個人成了好友知己。並且交換了汗巾子。琪官是忠順王府裡養的戲子,他忠順王府裡地位,與芳官們在賈府裡的地位是一樣的。是主人的奴才,也是主人的玩物。不同之處在於,琪官是男性,芳官們是女性。男性在那個社會里自由活動的空間比女性要大一些。所以,琪官可以出席上流社會的私人社交活動。他們的出席和有錢人喝酒請個妓女陪伴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性別不同而已,女的稱“姐兒”,男的稱“相公”。都是供人玩的。

在這種等級制度之下,奴才們成了主人財產的一部分。他們不被看是人,只不過是主人的玩物。琪官也好,芳官也好,晴雯襲人們也好,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賈寶玉與別人的不同之處在於,賈寶玉把這些人都人看,把奴才們看成和自己一樣的人。對他們尊重與愛護。絕不把自己看成是高人一等的。這是《紅樓夢》最可貴的思想。

也正因為賈寶玉的這種特點,他與琪官成了好友。琪官也正是因為與他交往之後,受到這種尊重之後,才逃出王府,不愛回去了。琪官逃離忠順王府的本質,與榮國府的鴛鴦抗婚是致的。但無論他們的反抗多麼堅決,最終都不可能成功。所以,琪官,最後還是被找到了。賈寶玉最終還是告訴了忠順王府琪官的住處。把琪官出賣了。如果賈寶玉堅持不說的話。榮國府可能真的會大禍臨頭。《紅樓夢》裡的石呆子不就是因為幾把古扇而家破人亡嗎?同樣,香菱的第一個買家馮淵不就是因為香菱也鬧得家破人亡嗎?因此,賈政的怕,不是因為人的奴性,而是因為他在社會的瞭解。

琪官回到忠順王府,也不見得多難過。畢竟王爺是喜歡他的。如果他放棄人格尊嚴的訴求。他可以和歷史上的馮小寶、張易之們一樣過上幸福的生活。琪官最後娶了襲人做媳婦。具體情況不得而知。我覺得,在賈府落敗的過程中,琪官利用忠順王府的勢力保護過賈寶玉,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疑問的。可能正是在這一過程中,促成了他與襲人在一起。

賈政的怕,正如魯迅《狂人日記》裡某君的怕。怕的有理。我們設想一下,假如芳官從賈府逃走了。賈府會不會去追呢?一定會的。就算賈府的主子們不在意,芳官的乾媽也會去追。因為那是她的財產,可以賣不少錢呢?如果知道躲在誰家裡,打官司也可以要回來。這才是賈寶玉與琪官問題的本質。也正因此,賈寶玉才被自己的父親狠狠的打了一頓。關於這頓打,大家雖然都同情賈寶玉,但沒有認為賈政打的不對。當林黛玉對賈寶玉說,從今之後,你可改了吧。賈寶玉說,為了這些人,就算被打死了,也值。



七月流火140400643


忠順王爺是當朝皇帝的兄弟,地位顯赫,極有權勢,官比賈府大得多,說不定一句話就會叫你死,得罪不起,誰不害怕呢?


用戶110781685223


官大一級壓死人,更何況最瞭解你的人永遠是你的敵人:作為政敵,他永遠比賈政自己更瞭解他的把柄和短處,投鼠忌器也就是這樣了吧……


如意間


忠順王不喜歡賈家。

忠順王正掌權。


東情西感


忠順王府是皇親國戚,地位顯赫,平時關係不怎麼融洽。處處 小心翼翼,怕有什麼把柄被捏住在手,豈敢得罪。


趙涵智爺爺


一句話就是忠順王府與當今皇上不對付。他們雖然是皇親國戚,但爭權奪利,內鬥極兇。而賈家與皇上因為有老祖宗的功勞及元妃的因素,與皇上靠的比較近。最怕露出破綻被忠順王抓住把柄做為攻擊的目標。那樣對皇上也極為不利。再者賈家雖是大家,但終屬草民,這樣的雞蛋是很難往忠順王這塊大石頭上碰的。可想而知,賈家心知肚明不願去惹那樣的硬茬。


遠方的路76811982


賈府怕忠順王府不是很正常嗎。

用老太太的話來說,我們是中等人家。這雖然是謙虛的話,然而他們確實是不可能去惹王府之類的權貴。雖然他們家很囂張,搶石呆子的扇子,王熙鳳弄權,袒護薛蟠等,但他們的囂張都是針對於比他們官小的,還有平民百姓。別說王府這樣的大戶人家,就算是和他們一樣的那種中等人家他們也是不敢去得罪,都是積極結交。



稻香南垣村姑


忠順王俯是什麼人家,那是跟皇帝一家子的人,而賈家算什麼,就是奴才一條,如今發達了,豈能跟那些王爺,貝勒爺之類的平做平起。再者賈家發跡之時,由於康熙爺的恩寵,也引來不少羨慕,嫉妒,恨的人,當然也包括這些王爺們。

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明者包身之時,豈能讓別人抓著把柄。所以賈政對這些王爺們躲都來不及,豈敢找惹他們,自保都來不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