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行行摄摄新疆行:白哈巴,国境线上的西北第一村


虽然一天的拍摄,加上一系列的办证、安检、等车和摆渡车、区间车的转换,人很疲劳,但从喀纳斯游客中心前往白哈巴的路上,沿途的雪山、森林、散布在草场上的牛羊,都会让我们忘却劳累,只可惜车上人多行李也多,为了方便转乘,相机已收入包内,只好用手机拍了几张。这是我们到新疆后第一次看到雪地上吃草的牛群。


一直到下午6点多钟才来到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铁热克提乡境内的白哈巴村。因其所处位置是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线上,距哈萨克斯坦东锡勒克仅1.5公里,所以有西北第一村之称,设置在这里的哨所也被称为西北第一哨。这一段边境线以著名的阿克哈巴河为界,河流是两国共同的边境线,以河中间为界。
摄影人追逐的就是光影,办好住宿放下行李我们就赶紧来到村边的小山坡上拍夕阳,这时已是下午7点半快8点了,夕阳正透过气势磅礴的云层和远处山峰之间的夹缝,把金色的余辉涂抹在古朴而美丽的小村庄,青的草地,绿的松树、黄的白桦林等等,被夕阳照射到的地方都染上一层暖暖的橙色,而阴暗处却又泛着幽幽的蓝调。

再看看脚下的白哈巴,整个村子坐落在一条沟谷之中。一座如天然屏障的雪山上面铺满黄绿相间的原始森林一直延伸到小村,清一色的尖顶木楞房,整根原木垒砌的墙体和顶棚,小屋内袅袅炊烟、栅栏内的草垛和一群群暮归的牛羊,好一派静谧、和谐的山乡美景。
夕阳渐渐收起了余辉,一直忙于拍摄的王导这才有时间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他指着远处的山说,那边就是哈萨克斯坦,两国交界的地方就是那条阿克哈巴河,从这个方向我们看不到那条界河,于是想过去看看,他解释说从这里过去还有一两公里,以前可以去,但现在管制的比较严去不了。
正当我们准备下山吃饭时,只见一大群羊从山下向我们走来,这时饥饿劳顿都不顾了,又追着羊群拍起来。
据介绍:以前这个村人口并不多,都是蒙古族的图瓦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边境的安全,政府决定从山下其他人民公社搬迁了一批哈萨克族农牧民到白哈巴村定居。现在的白哈巴村其实是由两个村子组成,北边住着图瓦人,也叫图瓦村,南边住着哈萨克人,也叫哈萨克村,图瓦村全名叫阿克哈巴库尼村,哈萨克村叫阿克哈巴章阿村,两个村名都是蒙语和哈语的混合名。
以前由于崇山峻岭的隔绝,这里的牧民生活很穷苦。这里冬季漫长,又不通公路,人畜过冬的物资都要在大雪封山之前运到村里。遇到特大雪灾很难救助,出现过不少冻死牲畜和伤人事件。来此手续非常复杂,只有少数摄影人进来。如今经过综合整治,组成了喀纳斯湖至白哈巴村的“联合经营体”,来这里旅游的人才多了起

目前在这里经营的大多是外地人,我们住宿的这家就是一对四川夫妇,租用图瓦人的房子经营客栈。给我们做饭的是一28岁的小伙,原以为他是老板呢,经交谈得知他是四川南充的,受雇来这里当厨师。一般只做半年,再往后一点他们都要离开这里。等明年暖和了再进来。不过他做的饭菜味道还是不错的。
虽然这图瓦人的小木屋很有特色,但住宿条件不是很好,进去后就发现房间灯泡坏了,让老板换了也不行,说是电压不够,只有厕所的灯凑合着用,洗的水也不是很多,仅够一人简单的冲洗一下,暖气也没有,老板说晚一点会拿个电取暖器给我们,可好晚了也不见她过来,好不容易找到她,她说那个取暖气也是坏的,只给我们加了个电热毯。王导解释说,这里正在整顿,很多设施都拆掉了,好在这几天都像赶场似的很累,一倒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计划拍日出,早早的王导就起来看天色,见天色不好,就让我们多睡了会。起床后,因水管冻住,连正常洗漱的水都没有,更别谈喝热水了。不过厨房的饭还是有吃的。厨房只存了一点给游客做饭的水。这是到新疆后唯一的一次正常时间从容的吃早餐。只要有机会,大家爱热闹的快乐情绪就释放了出来。早餐就在笑闹中结束。

上午就在村子里到处转,拍拍当地的特色民俗。村落里的小木屋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虽然已经褪去了原木的新鲜,开始变得暗淡、发黑,但散发出松木的香味和古老的气息。男人们把马都牵到村头的一处围栏上系着,准备到景点供游客骑行。
我沿着村子旁边的一条小溪信步走去,一只黑色的鸟在溪边觅食,我端起相机慢慢靠近想把它拍下来。可一旦我走近,它就向前飞一段停下来,当我再靠近时,它又飞向前去,就这么飞飞停停,一直把我带到这棵金黄色的白桦树前,一下没注意惊起了满树的小麻雀,当我走近时它们轰的一下都飞起来。对不起呀可爱的小精灵,我不是有意想打扰你们的生活。
河流在突兀的树下流淌,它带着来自阿尔泰山上终年积雪融化后的寒冷气息,给河边的植物和石块裹上一层晶莹的冰凌后奔向远方。此时四周静谧,唯有水的流动声,清脆的鸟鸣声,风吹落叶的沙沙声,以及自己的心跳声,仿佛已与这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

从雪山流下来的水流经小村庄,河边被冰冻住的植物晶莹剔透,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临走之前,一定要来看一看这曾经的西北第一哨所,在这里,王导给我们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他说边境线在两公里外,为什么这里会有“第一哨所”?是因为清朝年间,这条边境线因当时的大臣渎职,被前苏联多画走了50万平方公里,后新中国成立后,才把这条错划的国境线给划回来,具体的年代和事情我记不太清楚,但事情就经过大概就是这样的,现在的“第一哨所”已经建在新划定的哈巴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