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渔村里的雕刻时光


苏州冲山村有百十来户人家,祖祖辈辈以木雕为业。虽然不少年轻人都走出村庄做桃胡雕刻等赚钱多的营生,雕刻师仍在坚守祖辈留下的手艺。


现在,“冲山木雕”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午后,光线透过天窗投影在光线暗淡的工棚,木屑扬尘在阳光的照耀下飞扬,光线投影在雕刻师傅手中的作品,犹如神光镀金。
雕佛师傅基本都是从年少起就师承父母,从最初的原木剖板材、到加工、搭架子、雕刻等每个环节都烂熟于心。董荣菊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董荣菊今年50出头。他对木雕的领悟力似乎是与生俱来的。相料、锯料、画形、刮灰、上大漆、打磨、打金底、贴金、罩金、开相、上彩……每一步,他都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
在他的手中,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弯的眉,眯的眼,嘴角笑出的褶子,圆润的肚子;庄严宝相的观音,面目慈善,宽额丰腴,低眉微笑,望之便觉慈祥敦厚,大有普渡众生的慈悲之态。
一件完美的成品,需经千万次的打磨,该留下的留下,该摒弃的摒弃,如同一个人的成长,少不了几番风雨几度春秋。
天平山上的范仲淹,从原木到成品,历经了多个阶段。曾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泥塑的董荣菊,将泥塑雕刻完美的运用于木雕中。
利用泥塑打小稿,在此基础上,反复修改脸部轮廓,胡须长短。在征得范仲淹后人的认可后,再制作1:1大小的泥塑,几次确认,才最终定稿。董荣菊觉得,以泥塑打稿,让最终的木雕更精准,也让他少走了许多弯路。
现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手工艺人们在其经营事业的道路上步履维艰。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和雕刻机的普及,或多或少让雕刻家们感到了些许危机,机器做工的精准和高效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但手与机器的根本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
董荣菊觉得,手工艺作业中会发生奇迹,因为那不是单纯的手在劳动,背后有心的控制,使手制造物品,给予劳动的快乐,使人遵守道德,这才是赋予物品美之性质的因素。所以,手工业也可以说成是心之作业。
董荣菊和匠人们一起打磨莲花宝座。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为佛像表面磨光,一件作品需要千万次的打磨。
为佛像表面磨光,一件作品需要千万次的打磨。
工作中的董荣菊与他的工作室。
匠人们在手工打造莲花宝座。
为佛像表面磨光,一件作品需要千万次的打磨。
为佛像表面磨光,一件作品需要千万次的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