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江苏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公布,这名骨科专家榜上有名!

日前,省政府公布了2018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名单,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徐南伟成功入选。

专家

介绍

徐南伟

大外科主任、大创伤中心主任、大骨科主任、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京医科大学重点学科骨外科带头人、现任全国颈肩腿痛研究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分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脊柱学组委员,常州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擅长颈前后路手术内固定、颈椎椎体切除重建、颈椎前路界面融合、前路后纵韧带漂浮术、后路单开门、双开门椎管成形、高颈椎融合、齿状突骨折前路内固定、脊柱畸形矫正等高难度手术。

他身材单薄,衣着朴素,

看上去像一个邻家伯伯;

但他能够把你带进神奇的医学世界,

这个世界足够精彩,

让人忘记了生活琐事。

在1.5毫米间动手术

星期六的早晨,大多数人还在睡梦当中,徐南伟坐在二院骨科办公室里,翻看前几天的手术资料。

武进洛阳一位100多岁的老太太,摔伤了股骨颈,在家疼了一个多月,下不了地,被家人送到二院。年纪实在太大,医生就请徐南伟过去看看。

徐南伟看过之后,判断可以做手术:“越是年纪大越是要早治疗早手术。”前一天下午三点他帮她做了一个微创手术,换了一个关节,整个手术只用了35分钟。

2床的病人是一名护士,她得了椎体肿瘤,长在骨头上的肿瘤,4个月前请专家做了手术,但不到4个月,就复发了,复发的肿瘤体积是之前的几倍。

“病人上一次的手术仅仅在瘤内切除肿瘤,”徐南伟说,“这样操作手术风险小,但复发几率高,肿瘤会沿着切除部位到处跑。”

要降低复发几率,就要做瘤外切除手术,将肿瘤连椎体一起切除,但是,椎体连着神经,这个病人肿瘤的位置在脊椎与盆骨连接的地方,神经保留不好,病人下肢和大小便都会受影响。因此手术的时候必须把椎体前后分开,先把神经前面的切除,再把神经后面的切除。切除之后,再做骨头重建。

这样的手术,业内称之为脊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在没有这样的技术之前,病人面临两个选择:复发或者大小便失能。即使是今天,能够开展脊椎肿瘤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的医生也是凤毛麟角。

这个病人的手术开展得很顺利,神经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类似的手术一般要做十个小时左右,徐南伟在三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手术。

颈椎椎体切除重建、颈椎前路界面融合、高颈椎融合……20几年里,徐南伟做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手术。他说:“现在,在脊柱外科上面,国内能开展的手术,常州二院骨科都能开展。”

33岁那年,他成为二院的骨科主任,当时是全常州最年轻的科室主任。20年过去,到今天都没有离开手术一线,一年在本院开展800多台手术,周末往往还要被外院邀请去做手术,一年在外院也要做大约300台手术。

脊柱外科,

被认为是“在刀尖上跳舞”

脊柱外科的手术风险大,病情发展更是瞬息万变,一旦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医生可能面临巨额赔付。

即使是艺高人胆大的徐南伟,每次手术的前一天,都要在模型上先操作一遍,即使到现在,即使非常熟练的手术也保持着这个习惯,复杂的手术要反反复复练习几遍。他的手术记录不仅记录下消毒、切开皮肤、手术部位……等关键步骤,连切开皮肤后皮下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碰到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

尽管在高压下工作,徐南伟从来不后悔当初的选择,他说:“病人反馈很好,自己也很欣慰,越做越喜欢医生这个职业。”

16岁的小姑娘马倩, 2岁时因车祸腿部骨折,造成严重畸形。面对昂贵的医疗费,家人无奈地选择了放弃。随着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她的双腿逐渐失去了行走能力。徐南伟得知此事后,当即把小马倩接到二院来治疗,并悄悄地捐助了18000元钱。小马倩的手术非常成功,终于走出了人生的阴霾。

2007年,常州二院骨科分亚专科,徐南伟在做骨科主任的同时做了脊柱外科主任。在做科主任的30年里,他不断将新的技术引进到二院骨科,使常州二院骨科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以前获取信息很难,现在,在信息方面,获取比较容易了,全世界都是同步的,那下一步就是人才的同步。”徐南伟说。因此,他非常注重对外交流,每年,二院骨科都有两到三名医生在国外进修。

在临床科研的同时,徐南伟同时在做更深入的研究,比如,椎间盘突出是否有免疫因子参与?能否在滑膜增生引起的关节炎中,找到一个信号通路,进行阻断,减少关节炎的发生?……他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减少骨科常见病的发生率。

过去的几十年,他带领市二院骨科抓住了发展的机会,接下来,随着3D打印技术、数字化医疗、微创、机器人的发展,徐南伟相信,他们可以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