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一些腹部症状

切除术后综合征是指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一些腹部症状。

5-40%的患者发生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它是指在胆囊切除术后持续存在或产生的推测的胆囊症状或由于胆囊切除术导致的其它症状。胆囊作为储存胆汁的器官,其切除一般对胆道功能和压力副作用很小。约10%的患者胆绞痛是由于Oddi括约肌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引起了胆道压力改变和敏感性增高。

绝大部分症状是消化不良或其他非特异性症状,而非真正的胆绞痛。括约肌周围纤维化造成的罕见的乳头狭窄,可能是由于创伤、胰腺炎导致的炎症、器械操作(如ERCP)或曾有结石通过。其他原因包括胆管结石的残留、胰腺炎和胃食管反流)引起。

诊断

ERCP胆管测压或胆管核素扫描排除胆道外疼痛

胆囊切除术后疼痛,除了考虑胆源性,还应考虑胆外原因。如果疼痛提示胆绞痛,应该检测碱性磷酸酶,胆红素,ALT,淀粉酶,脂肪酶、ERCP胆测压或胆道核扫描。肝酶升高提示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而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提示胰管括约肌功能障碍。

ERCP胆管测压是检测括约肌功能不全的最佳方法,尽管ERCP有引起15%-30%胰腺炎的危险。测压可显示疼痛再发时胆管压力增高。核素扫描见肝门-十二指肠转运时间减慢也提示Oddi括约肌的功能障碍。乳头狭窄的诊断基于明确的反复发作胆绞痛病史和肝酶或胰酶检查异常。

有时内镜下括约肌切开

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可缓解由于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特别是由于乳头狭窄引起的疼痛反复发作,ERCP和测压已被用于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然而,当前没有证据提示如果患者没有客观的异常,该治疗是有效的。这些患者应该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