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40花50亮”是怎么回事?

俗话说“40花50亮”,意思是说40多岁的人会老花,看不清报纸,50多岁的时候双眼会重新“亮”起来,又能看清近处的字了。

情况确实是这样的!

年轻人看远时,远处的景物刚好成像在视网膜上,看近时通过晶体状调节使近处景物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样看远看近都清晰(图1ab)。到约45岁的时候,因为调节能力的下降,出现看近模糊(图1c),这就是老花。老花镜代替调节,近处景物又能成像在视网膜上(图1d)。

老花后眼睛的调节减弱或丧失,而“近视”无需调节也可以使近处的景物成像在视网膜上,即看近仍清晰(图2)。

因此,老年人出现“40花50亮”是因为眼睛存在“近视”,包括近视眼或别的疾病导致的近视。

1、近视眼

近视眼看近时无需调节近处的景物也能成像在视网膜上,所以不出现或延迟出现老花症状。

2、晶体密度增加或白内障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体密度逐渐增加(严重时即为白内障),后者可以导致眼睛近视化,出现远视力的下降,而看近却变得清晰,甚至无需戴老花镜。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会引起眼睛近视化,使原本老花的眼睛变得看近清晰。血糖不稳定、变化明显的,可以出现看近时而模糊、时而清楚的现象。

所以,如果你50或60岁以上仍然没有老花,那你就可能是近视、白内障或糖尿病。

本文转载自“中国眼科网”【“40花50亮”是怎么回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敬请期待下期资讯,关注“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为您解决心里的烦恼,欢迎留言、评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