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家裡的蒙臺梭利|觀《安德森的一天》有感

前段時間有朋友問我,孩子送去蒙臺梭利幼兒園,在家裡我應該怎樣配合呢?僅僅是語言的解釋有時候會有點抽象,不具體,可能會讓你覺得我跟很多人說的都一樣,沒什麼實質性的建議。

今天分享一段很老的視頻,可能大家之前就看過,我沒有學習蒙臺梭利之前,看這段視頻跟很多麻麻一樣感悟不深,看看就過了,只有一個粗體的印象,覺得孩子這麼小就能這麼獨立,很厲害,再看看自家的熊孩子......俗話說“孩子都是別人家的好”,覺得與自己遙不可及。

當我經過專業學習後再來看這段視頻,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先看這段視頻:

視頻《安德森的一天》記錄了一個只有20個月大的孩子日常生活的一天,孩子名叫安德森,他的父母都是接受過蒙臺梭利培訓。從視頻中父母也可以學到很多有用的方法關於如何為孩子佈置家庭環境,更加有利於孩子獨立的成長。Maria Montessori博士說:“每一個孩子自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成人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自己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

準備好的環境 - 孩子可以方便的接觸到環境中他所需要的東西,更加有利於培養他的獨立性,並且同時會給他建立信心,讓他能夠獨立並照顧自己。

床墊,鏡子,和適合孩子高度的衣櫃,洗漱臺和廁所馬桶,這些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完成日常生活起居各種工作。

適合孩子高度的就餐凳子,餐具和放餐具的架子,這樣孩子能夠自己完成就餐,在就餐完畢後自己清理並將餐具放回。

喂貓的飼料和工具也是孩子隨手可以接觸到的,喂完貓後將工具能夠放回原處。

環境的一致性很重要,孩子熟悉了環境後就知道該去哪個地方找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他會對家庭的環境建立強烈的信任感,同時會幫助他對這個世界建立一種信任感,這樣孩子在上幼兒園時就不會有分離焦慮症。

2. 準備好的成人 - 父母只有在孩子需要幫助時才提供必要的幫助,一起非必要的幫助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一種阻礙。

在孩子語言發育敏感期要多跟孩子互動。比如安德森在戶外探索發現一個Snail(蝸牛)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藉助這個機會跟他互動;安德森的母親跟他玩識別身體部位的遊戲也是一個幫助他學習語言的機會;還有在7分37秒介紹一些日常生活的名字, 也是家庭中語言學習的好機會。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一些任務,只有在孩子主動要求幫助的時候,可以提供必要的幫助,但不是全部將他該做的事情做完,而是幫助他能夠自己獨立完成。比如安德森穿褲子時一直穿不上,他的母親第一反應不是動手幫忙,而是讓孩子先嚐試,當孩子提出需要幫助時才幫助他。

父母創造機會讓孩子參加到一些家庭活動中,而不是家庭生活圍繞著孩子。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他也在這個家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能夠感受到他在家庭中的價值,這樣雖然可能會讓就餐時間延長等,但是這是值得的,因為這樣會幫助孩子建立一個正面的自我形象。比如視頻中提到的菜市場買菜洗車,製作食物和打掃衛生等。

對孩子所做的事情不要過分的糾正。出現錯誤是一個必須的過程,孩子會通過在錯誤中學會自己糾正自己,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一些否定的語言,比如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等,而是給他演示正確的步驟,就像安德森的父母在他製作食物的過程中表現的態度一樣。還有17分25秒左右,孩子將生的面放到嘴巴里面嘗的時候,媽媽很淡定的說了一聲“No”,而沒有其他誇張的舉動或者制止,因為孩子對很多事物都好奇需要自己來探索,但是當他自己品嚐了後覺得味道不好自然會停止的。

對孩子發自內心的尊重。視頻中安德森的媽媽在幫助他洗澡時,都會問他是否準備好了嗎?是否可以繼續清洗等,表達對孩子的尊重,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安德森在洗澡過程中還跟媽媽愉快的玩遊戲,而不是我們很多父母印象中的給孩子洗澡就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蒙特梭利的環境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但是也不是有些父母理解的“蒙特梭利的環境太安靜了,孩子之間都不溝通交流”,比如視頻中安德森跟自己的小朋友聚會,聊天和分享食物等都表現出了很好的社交禮儀。我們應該多留一些時間給孩子,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探索和接觸大自然,孩子本能對整個世界都好奇,逐漸會將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起聯繫,同時我們應該指導孩子在生活中學會如何尊重大自然和其他生物。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我們幫助他們學習,而且我們大人也會從孩子中學習到很多關於生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