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书画」小荷才露尖尖角——非常全面的荷花画法,收藏起来!

荷花是传统四君子中菊花画法的扩展,荷花实际上是多瓣菊花中心瓣的放大,叶子虽大,但方法近似,也是训练笔墨的较好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花鸟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学习花鸟一,不可不画荷花。


内容来源:科学普及出版社《学国画 中国画技法普及教材 10 荷花表现技法》,傅世芳主编。节选仅供参考,如需深入学习,请自行购买正版图书!

荷花结构的分解画法

一、花冠的画法

(一)勾勒法

以中锋按图画出花形,从花瓣尖部画起,一左、一右,两笔画成,谓之单勾。

三笔画成勺形花瓣,谓之复勾。

半开花冠心部呈抱拢的形态,画时要表现出攒心之形。

(二)勾勒填色法

1.白荷的画法

用单勾法画出前三步,注意画好花瓣的向心结构。

用复勾法画出第四步。

用草绿色画出莲蓬底色,在花瓣的根部点染藤黄。

用淡曙红点染花瓣上部,以浓墨勾圈出莲蓬,画出莲柄,用焦墨复点花瓣顶尖,增加花瓣立体效果。

用朱磦勾丝点蕊,至此,整个花冠用七步完成。

2.粉荷的画法

先勾出花冠的外形,待墨色干后用淡曙红填染花瓣,要留有飞白,切勿平涂,用草绿点莲蓬底色。

用浓墨勾圈莲蓬,点蕊、画柄。

也可用水冲法来画,即在花冠墨线未干时用水分较多的淡曙红填染花瓣,将墨线冲开形成自然洇发的效果。

(三)勾纹填色法

1.墨勾色染

用细锋笔勾出花冠外形和脉纹,干后用淡曙红染花瓣。

用浓墨勾圈草绿色的莲蓬,点蕊画莲柄。

渐开花冠外形用笔同上,待墨线干后,用藤黄染花瓣根部,用淡曙红染花瓣上部,渐开花冠不必画蕊。

墨勾色染运用参考图例

2.色勾色染

用曙红先画出花冠的外形,留出莲蓬的位置。

用淡曙红填染花瓣,留出飞白。用草绿画出莲蓬底色,用浓墨勾圈莲蓬、花蕊和莲柄,最后用浓曙红提点花瓣尖部。

(四)没骨法

1.花冠的结构分解

在画荷花时,可根据荷花结构和没骨用笔的特点,把花冠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结构,这些小的“构件”可随意组合画成花蕾,半开和全开等不同形态的花冠。

2.花冠的没骨组合

用二号提斗笔蘸曙红,笔尖稍浓笔根略淡,先用上图中“构件”,组合画成各种形态的花冠。这种画法强调下笔果断,位置准确,水分稍大略带洇发,花瓣留有飞白,体现出用笔的洒脱和力度,要有书法味道,切勿平涂。

(五)没骨勾纹法

1.半开花冠画法

用中号提斗笔蘸曙红,笔尖部色浓笔根部色淡,以没骨法点厾去离视觉最近的一瓣,然后依次展开画出花冠大体形态,待红色略干后,用细锋笔蘸胭脂或墨勾画花瓣的脉纹,点击雄蕊,最后用浓墨画出花柄即成。

2.全开花冠画法

先用曙红画出花冠的外形,待半干时蘸胭脂调墨少许勾瓣纹。

然后用草绿点莲蓬底色,半干后用深胭脂勾圈莲蓬,点蕊即成。

红荷花冠画法参考图例

(六)花蕾的画法

花蕾俗称花苞,雅称菡萏,其画法与花冠的画法相同,只是形态有别。图为用几种不山的画法画出的形态各异的花蕾,可供参考。

(七)残荷花冠的画法

残荷有一瓣、二瓣、三瓣和四瓣花冠,其画法与全开花冠画法相同,只是花瓣少而倾斜下垂。图为一瓣和二瓣两种颜色的残荷花冠示意。

残荷花冠参考图例

二、莲蓬的画法

先用绿色或黄色或灰绿色画出莲蓬顶部,再圈点出莲房,接着画出莲蓬的下面部分,再接画花柄、勾点蕊丝即成。

莲蓬参考图例

莲蓬和花蕊画法参考图例

三、花冠画法的艺术风格

1.齐白石画荷的艺术风格

齐白石主张“写意造型应不拘形似求神似,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因此他画的荷花笔墨菜酣畅、苍劲有力,浓墨重彩厚重明亮。

2.潘天寿画荷的艺术风格

潘天寿主张“画事以笔取气,气要盛,势要旺。”所以他画的荷花用笔苍劲、老辣,多以色线造型,形态非常奇特,力求在画面上造成蓬勃灵动的生机和节奏韵味,以达到中国画特有的生动性。

3.李苦禅画荷的艺术风格

李苦禅曾为人民大会堂做巨幅荷花,花大如盆,花瓣较多,造型新奇拙美,多用线勾色染,用笔很重以显示其气魄和力度之在,以及形象内在的雄浑。

荷叶的画法

1.正面荷叶画法

荷叶可用大羊毫笔,先蘸淡墨,笔端蘸浓墨,侧锋用笔,由外向里,或由里向外依次展开,注意笔触的大小和边缘线的起伏及外实内虚的变化。

继续将荷叶画完整,整个荷叶要有干湿、浓淡、虚实和凹凸的起伏变化。

2.侧面叶画法

先用淡墨画出翻转叶的外形和叶筋,然后用浓墨接画正面叶子,要画出边缘的凹凸变化,最后画柄。

3.下垂叶画法

先画出叶心和叶筋,然后用浓墨画出荷叶下部,外形像伞状。

二.勾勒填色法

1.勾染法

用焦墨先勾出荷叶的轮廓和叶筋;趁湿罩染绿色,使叶筋和边缘线略有洇发的效果。

2.皴染法

用焦墨勾出荷叶外轮廓并略施皴擦;然后趁湿用绿色填染,力求达到墨、色、线三者自然交融的效果。

三.戳点法

1.用浓淡墨,侧锋依次画出五笔,笔痕应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有虚、有实。然后把笔锋散开,用笔要轻重虚实交替使用连接戳点。最后勾上鱼骨刺状的叶筋。

2.用戳点法画出,待墨色完全干后,用绿色填染,注意颜色不要太浓,否则会因颜色覆盖过浓而损伤墨色。叶心部位绿色略淡为宜,亦可赭石填染。

四.特殊技法

1.胶水的用法

先将桃胶或骨胶放在一个容器里,用热水浸泡,化开备用。将胶水调于墨中,用大斗笔蘸胶水墨,笔尖蘸少许浓墨,用没骨法画出荷叶形态,趁湿勾上叶筋,即可出现融融隐现的墨线。还可趁湿在荷叶上滴洒胶水即可出现白色的亮点,好似叶面上浮动的水珠生动有趣。

2.洗涤剂的用法

点滴法:将洗涤剂放在容器里,加浅水调匀备用,以浓淡墨笔画出荷叶形态,趁湿点滴洗涤剂水,即可将墨水剖开,出现亮点。亮点的边缘留有自然的线形痕迹。

喷洒法:将洗涤剂装在小喷壶中备用,用浓淡墨画出叶子,趁湿在荷叶上喷洒洗涤剂,即可出现一种斑驳的肌理效果。

喷洒背景图例介绍:用没骨法画出荷叶、柄,用勾勒法画出花冠和莲蓬,待完全干透,用小喷壶喷洒洗涤水于空白处,趁湿用淡绿色进行洪染,勿染花冠。待干后即可出现奇特的肌理效果,形成了与主体相映衬的背景,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

画荷构图

一、宾主关系

1.宾主分明

在章法的诸多原则中,宾主分明是很重要的,“主”即是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如图中的荷花和花叶占据较大而显要的位置,要用浓墨重彩画之;“宾”即配角,起辅助作用,如图中的鸳鸯,做背景处理,使主体突出,构成了动静相衬、活泼有趣的画面。↓↓↓

2.宾主反衬

荷花可以作为宾体去衬托其他景物,如此图中的荷花、黄鹂、柳条皆为宾体。在构图中荷花的位置和色彩可以减弱相让,有意突出主体白鹅,这样并不失荷花的清馨与高洁,亦可增加荷塘的夏日情趣。↓↓↓

此图的花叶、水草为宾体,突出翠鸟的主体形象,明亮清新,表现出了荷塘的勃勃生机。↓↓↓

二、虚实关系

1.浓与淡

画面中的虚实关系体现在诸多方面,浓与淡是虚实关系中较为重要的两个对比因素,浓者为实,淡者为虚,多体现在画荷叶时的技法表现和章法安排上。

画一片荷叶要有浓淡之分;↓↓↓

画两片荷叶要有浓淡对比,分出前后层次、或浓叶在前,淡叶在后,反之亦然。↓↓↓

上面两图均用浓淡相衬之法,如运用得好,则笔情墨趣自生。↑↑↑

2.疏与密

布置画面要有疏有密,有聚有散,密聚者为实,疏散者为虚,虚实相生,画面才能产生美感。此图中的叶筋、水草、花头均为线形组合,有疏有密;水点和花蕊有大小聚散的分布变化。↓↓↓

三、欹正关系

“欹”为倾斜之意,“正”即“扶正”,指画面的视觉均衡效果。此图中的荷叶、花和荷梗,倾斜度较大,使画面出现“险”势,右下方小荷叶与荷梗交插连同落款起“扶正”支撑作用,化险为夷,此为“实扶”,大荷叶下的蜻蜓翅膀的方向也起到了“扶正”作用,但没有和其他物象接触交插,此为“虚扶”。小花和蜻蜓的“实扶”与“虚扶”。使画面构成了均衡、稳定的艺术效果。↓↓↓

此图的欹正关系亦是如此。↓↓↓

四、对比关系

1.大与小

在组合画面时,要处理好物象形态的大与小的对比关系。画花要有全开、半开和花蕾相参;荷叶要有大小形态的变化;即使是画水苔和蕊点也应有大有小和聚散变化,切勿等量齐观雷同如算珠棋子。↓↓↓

2.藏与露

花有藏露,叶有掩显。显露者在前,掩藏者在后。这也是中国画章法中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段,此图浓淡荷叶相间,半隐半现地显露出一朵盛开的红荷,恰好似挑帘欲出的美女,比起那种显现全露一览无余的形象更富诗情画意。↓↓↓

3.长与圆

长与圆是指画荷叶的形态而言,即画多片荷叶时形状不可雷同单一,除了要有干湿浓淡,大小相间外,还应有长与圆的对比反差。下面左图为齐白石的荷花图,右图为明代徐渭的黄甲图,两图都巧妙地运用了长圆组合形式,加之有荷叶墨色的浓淡,形状的大小,叶梗的疏密穿插使画面产生了节奏韵律之美。↓↓↓

4.点与线

点与线的组合在中国画构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较大的点和细线在形状上反差对比度很大,点线的合理布局,可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反差的艺术效果。

此图花瓣、花蕊、莲蓬是点外有线,线内有点,点有大小,线有疏密,花梗下部的大小水点使荷花似在水面之上。↓↓↓

此图花蕾、花梗、莲蓬、水草是由长短、粗细不等的线组成画面,再点上水点,使莲和水草如在水中。↓↓↓

5.线与面

一幅画如果没有线而完全用面的形式来表现,尽管可以做到纵横挥洒或水墨淋漓,但总觉得画面缺少筋骨,没有生命力,必须线面结合将这一对立因素统一在同一个画面之中。此两幅齐白石作品,是线面结合的极好范例。↓↓↓

6.点、线、面结合

潘天寿大师曾讲:画事用笔,不外点、线、面三者。他指出了点线面是中国画构图和笔墨造型的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仅只是各占比例的多少而已;故在构图时应按照艺术规律,进行点、线、面的安排,最好是点衬托线、线接触面,这样可以使画面层次分明,视觉清晰。↓↓↓

五、“转换”关系

1.“转换”形态

集点可成线,扩点可成面,曲线折回亦可成面;凡是用没骨法造型的物象亦可用勾勒法的线来表现,反之亦然。↓↓↓

2.“转换”的运用参考图例

此图的线式荷叶也可用没骨法来表现,没骨法画的石头和花冠亦可换用勾勒法线式来表现。点、线、面的转换,实际上是没骨与勾勒的随机变换。↓↓↓

六、三角形布局

1.布花法

布奇舍偶是历代画家习惯的构图手法,即相同物象,画单数而不画双数,故有攒三聚五之说,但也不尽然,画巨幅多朵荷花无论奇、偶均可用三角形进行布局,同样使画面和谐而产生美感,即所画的荷花位置呈三角形之势,避免在同一条线上。↓↓↓

2.布叶法

布置荷叶与布花法道理相同,如画面需画较多片荷叶时,应按三角形定位,即三片或三组荷叶的中心点相连,呈三角形状。如图中所示三片荷叶和三条小鱼都是按三角形的位置安排。↓↓↓

3.花、叶与其他物象布局法

在一幅画面中,可同时安排几种不同的物象,如画荷花时可画上鸟、鱼、蜻蜓等,它们的位置应按三角形布局进行安排。以下三图是不同形态的三角形布局,可供参考。构图有法,但无定法,要灵活多变,变法求新,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