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 彭德怀含泪杀坐骑,险恶草地红军战士到底牺牲了多少人?一匹战马的肉能救活多少人?一个班还是一个排?用现

彭德怀含泪杀坐骑,险恶草地红军战士到底牺牲了多少人?一匹战马的肉能救活多少人?一个班还是一个排?用现代取之不尽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永远也算不清楚。而在红军长征时期,这可顶了大用。这是那个时期几个连队生死转换的续命食。长征途中,部队物资严重短缺,后有追兵前有围堵,天上还有敌机轰炸。尤其过草地时,气候恶劣,雨雪、冰雹来去无常。沼泽里没有道路,渺无人烟,危险丛生。许多红军战士牺牲在草地中,有的是病饿而死,有的是吃野菜中毒身亡,有的是受伤没有药治,还有的是深陷沼泽而失去生命。正逢夏天,白天温度高达30℃,夜间骤降至0℃。越是往草地中心走,困难越严重。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晚上气温急剧下降,被冻死、病死、饿死的现象惨不忍睹。 一天红军到了宿营地,彭德怀和他的红5军团弹尽粮绝,加上连日的大风大雪,战士们更是饥寒交迫。许多战士因过度饥饿而昏迷,彭德怀蹙着眉头,盯着自己的战马,久久沉思着……突然,他挥手下令叫司务长来。气喘吁吁的司务长来到跟前,听说杀战马极不情愿,他叫来饲养员当着军团长询问军马情况。饲养员向彭德怀如实报告“连军团长那匹黑骡子在内,有6匹。”6匹战马虽解决不了大问题,但在物资极度匮乏山穷水尽之时也能解燃眉之急。彭德怀做了个手势,杀。老饲养员坚决不肯杀大黑骡子,这匹战马已伴军团长许久,不是驼着器材、粮食,就是帮忙驮伤员,从来没有一天闲过,不是必要的时候,彭德怀从来舍不得让它负重。有时候,心疼它的彭德怀还总是偷偷把自己的口粮省下一点,喂给它吃。杀这匹带着军功的战马,彭德怀也不愿意。但部队断炊,连野菜都已吃光,如何行军打仗?彭德怀抚摸着他心爱的坐骑痛惜的说到: “老伙计啊,对不起!只能牺牲你了。”然后让饲养员和司务长把马牵走。杀别人的马行,杀军团长的马怎生了得。杀了马,军团长怎么带大家走出草地。一时间围拢来了不少干部战士。有人牵上骡子要走,与大黑骡子朝夕相处的饲养员翻身上马,企图阻挡,两个红军小战士也抓着马尾巴不让把骡子带走。饲养员趴在马背上泣不成声,央告战友们求军团长收回命令。彭德怀看着已经饿得面无血色的战士们,再看看即将赴命的战马,斩钉截铁地说:“同志们,现在连一棵野菜都吃不到了,只有杀了马,让大家吃饱,才能有力气干革命。”聚拢的红军战士有的满含眼泪,有的低头不语,待军团长讲完话,大家异口同声,请求不要杀他的坐骑。600多人的部队要吃饱,一餐就得杀六七匹战马。有人主张抽签杀马,但不一定杀军团长这匹骡子。彭德怀没有答应。在准备抽签的时候,随行人员贺国忠恋恋不舍地抚摸着心爱的战马,心疼地说:“你可是我军的有功之臣啊,真不忍心让你倒下去。”参谋长王展程和彭德怀的贴身警卫老李听说此事,也把自己的马牵过来,坚决地命令炊事班长先把他们的马杀了。有马的干部要求抽签,替换彭德怀的战马。炊事班长举枪刚要瞄准两匹战马,几个战士飞快地把班长的枪夺了过来。战士们都说不能杀马,有的说杀马不如杀我,有的说反正我是伤兵,杀了我还可以减轻部队负担。不管怎么反对,军令如山,彭德怀不改命令。大黑骡子被杀了,彭德怀没吃一口,他也不允许机关人员吃马肉,只把内脏分给机关,马肉全部分给连队。 杀马救人不只是彭德怀,草地途中,别的部队也有相同做法,有一匹驼文件的战马陷进沼泽,拔不出腿。第一批红军战士没忍心杀,第二批路过的红军饥饿难耐,枪杀了这匹马,砍来树木搭在沼泽,冒着陷进沼泽的生命危险把大部分马肉取光,第三批红军路过,把死马骨头缝里的肉掏的干干净净,只剩马的白骨。第四批红军同样踩着搭在沼泽上的木头,把马的白骨都砍了下来,熬成汤充饥。红军在雪山草地,到底牺牲了多少人,至今只有大概而没有准确的数字。据史料记载,红一方面军1935年6月过草地之前统计共有近2万人,过草地之后剩下1.3万人,损失6207人。红二方面军1936年7月过草地之前有1.6万人,走出草地时为1.3万人,过草地损失约3092人。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损失最大,仅以第三次过草地统计即损失近7000人。如果加上第一、二次过草地损失的人数,估计损失数翻一倍还要多。连少言寡语过了草地的林接到中革军委回援,救掉队的一支红军,看到电报上说的伤亡情况也忍不住拿着电报转过身默默擦泪。彭德怀含泪杀坐骑,只是险恶环境中红军生死与共相互救援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