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信访工作“天下第一难”?张军:避免一句话打发信访人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俊)信访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 最高检受理的信访很多都是长期累积的疑难、复杂问题。今天(12月19日),最高检检察长张军在“全国检察机关网上信访系统2.0”上线仪式上强调,一定要避免简单一句“原案处理并无不当”就打发信访人的做法;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做好法律宣传、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工作。

“不能因为天天与信访群众打交道就变得麻木”

今年初,最高检党组提出群众来信“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要求,控申部门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为了提高工作质效,党组又提出了升级改造信访信息系统的要求。

今天,全国检察机关网上信访系统2.0版正式上线。将实现控申信访工作扁平化管理,确保访类和诉类事项适时分流、数据准确统计,实现群众信访网上管理、网上受理、网上流转、网上答复。

张军表示,有的人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群众信访问题来自各方面各领域,摆在我们面前的考卷是发展、变化的,每一天、每一场都不同。怎样答好这个考卷?”

他强调,要有为民的情怀。把接待每一个上访人、处理每一封群众信件、办理每一起申诉案件,都与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以人民为中心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带着感情办、带着责任办。

“尤其控申部门,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是检察机关的‘窗口’,岗位平凡但责任重大。一定不能因为天天与信访群众打交道,一天到晚遇到都是愁心烦心事,时间久了、习惯了就变得麻木!”张军说。

信访工作如有徇私,更要严肃问责

工作作风也是关键一环,要坚持严管就是厚爱,落实各项制度、规定、纪律。

“信访群众来找我们,大多数是反映情况、问问进展,但确实也有说情、干预、插手的。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要登记,这既是纪律要求,也是保护干警。”张军说,如果不如实填报,一旦发现,就是违纪;如有徇私,更要严肃问责。

“信访人寄信中夹带的财物、上访遗留的财物,怎么处理?怎么保管?信访群众和检察人员单独接触,怎么有效避免出现问题?这些很细微的情况都要注意,需要按规则处理好。”

对来访的群众尽可能面对面把法律规定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

最高检受理的信访,很多都是长期累积的疑难、复杂问题,办案不容易,息诉罢访更难。

为此,最高检引入第三方参与信访工作,提高律师参与接待信访群众的比例。据了解,今年以来,北京市律师协会选派141名律师驻点最高检来访接待室,88.4%的来访群众接受律师答复建议,有效减少了缠访闹访的发生。

此外,张军强调,把释法说理工作贯穿接访、办案的全过程。“一定要避免简单一句‘原案处理并无不当’就打发信访人的做法,不仅要在法律文书中逐条逐项回应当事人诉求并说明理由,对来访的群众还要尽可能面对面把法律规定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

对于影响性案件,不仅要对当事人讲清楚,还可以通过媒体对社会公众释法说理,让人民群众理解,参与、促成社会矛盾化解。

他表示,对群众的诉求,即使是不合理的诉求,在作出处理决定的同时,都要根据案件特点和当事人的情况,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入情入理地做好法律宣传、政策解释、思想疏导工作,使群众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决定,心甘情愿地罢访息诉。

最高检正研究公开听证席位设置的相关规定

张军表示,对重大、典型的申诉案件可以进行公开听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法学专家以及新闻媒体等参加,通过摆事实、举证据、释法理,以公开促公正,更好地促进息诉罢访。

据介绍,最高检党组最近研究通过公开听证席位设置的规定。

“这个问题看似不大,实际上各方参与人尤其是当事人在公开听证时的座次安排,会很直接地影响他们的内心感受和态度,也就会影响公开听证的效果。”张军说,合理设置座次席位,能够更好地营造有利于化解矛盾的氛围,让各方参与人感受到被尊重、被认真对待。

新京报记者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