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家長一定要幫孩子檢查作業嗎?

大熊貓的小蠻腰


在孩子剛入學時,家長確實應該陪孩子做作業,幫孩子檢查作業,目的只有一個,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一件一勞永逸、“功秉”孩子未來的“大”事。

陪孩子寫作業其實就是一種監督——全神貫注高效學習

孩子剛入學時,並不知道怎樣的寫作業才是正確的方式方法,家長一般會教導孩子寫作業時你要如何如何做,複習——作業——檢查——預習,僅是語言教導,孩子可能會記在心裡,也可能左耳進右耳出,所以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親自坐在孩子身邊,隨時監督指導。一示警戒,二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證孩子在寫作業這段時間是百分百投入、一心一意高效學習。

幫孩子檢查作業其實就是一種驗收——百發百中有效學習

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前可以讓孩子自己先檢查一遍作業,為以後養成自己檢查作業的良好學習習慣做好鋪墊。家長檢查一遍孩子的作業,可以發現孩子寫作業的態度、知識掌握、自查效果,及時查漏補缺。目標就是讓孩子養成百分百正確率,在未來的學習路上做題做事百發百中。

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和態度的養成時間,一段時間後,孩子能很好的完成作業,掌握課堂所學,專注認真仔細,就可以考慮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獨立學習了。

頭條號“嘉媽育兒經”願和你一起分享育兒中所思所悟,歡迎關注探討。

嘉媽育兒經


我的女兒已經上五年級了,作為過來人,我可以很認真的回答你,家長檢查作業是非常必要的。



最開始我也很少檢查孩子作業,總認為小學應該給孩子多一些快樂的時間,也認為孩子是值得信任的,不用管就能完成作業,可後來發現,我女兒雖然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但她有時為了出去玩,會把作業少寫兩道,或是把不會的題不寫,因為她認為我把會的都寫完了,就算寫完作業了,這樣久而久之,孩子的功課就落下了。



還有老師留的作業並不是都會批改的,有時只是在前邊領著對答案,挑有代表的講一講,這時如果孩子有錯的題,孩子為了跟上老師的進度,就會只把正確答案標上,不理解錯在哪裡。時間長了這個知識點就更不會了。

再有如果家長檢查孩子作業的話,能發現自己孩子學習的弱點,及時與老師溝通,你想家長對待自己一個孩子都不那麼用心的話,那麼教師面對五六十孩子,能有你檢查的那麼細嗎?


備孕寶媽


我認為家長要幫孩子檢查作業在低年級,也就是四年級前,而且要認真檢查,四年級後慢慢過渡到抽查、不檢查。

幫孩子檢查作業,其實跟老師改作業關係不大,雖然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老師的負擔,但老師也是要批改、翻閱的。幫孩子檢查作業,家長才能進一步瞭解自家孩子的學習情況,對當天所教的知識掌握程度,從而可以有針對性的指導孩子。試問,你從不檢查作業,當有一天孩子拿著習題來問你的時候,你怎麼解答?你對自己的解答有底嗎?需要不需要再去翻閱孩子的教科書,或者問孩子這個知識點學過了嗎?



如果每天都幫孩子檢查作業,對孩子所學就相當瞭解,孩子碰到問題,家長能從孩子的角度給予解答,更好地指導孩子。

幫孩子檢查作業,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低年級學生。


經常看到很多家長在幫孩子檢查作業,指導孩子學習時被氣到火冒三丈,認為是影響了孩子和家長的親密度。其實,在爭執中,孩子與家長反而會走得更近,因為"有人陪伴"。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紫雪S


教育是我的主業,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家長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只能是階段性行為,也是低年級孩子所需要的行為!

第一、為啥說是階段性行為。在孩子還小的時候,由於所學的知識較為簡單,家長可以較為輕鬆的檢查孩子作業,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作業量和作業難度也在不斷加大。家長由於工作忙碌等各種方面的原因,就無法像以前一樣為孩子檢查作業了。所以這是一個階段性地行為。

第二、為啥低年級的孩子需要家長檢查作業?首先家長要明確一點,檢查作業不是為了老師而檢查!並不是說你檢查了孩子的作業,讓孩子紅筆訂正了老師就啥也不用做了。老師照樣要看一遍作業,發現學生的易錯點,課堂上加以分析。

家長幫孩子檢查作業實際上是培養孩子細心解題的絕佳時機。作為老師,我經常聽家長和我抱怨他的孩子有多麼粗心,題目抄寫錯誤,簡單計算錯誤等等。究其原因,就是孩子沒有養成細心的習慣。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小抓起,而且越小的孩子就越需要家長的努力。幫孩子檢查作業時,家長不能說:“讓爸爸來檢查檢查你的作業!”而應該說:“咱們一起來看看你的作業。”這裡的重要區別就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檢查應該是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如何檢查。這些都不能坐等老師來引導,畢竟一個老師要教育100多個學生,不可能面面俱到。而一個家長只面對一兩個孩子。家長該承擔的責任決不可推脫,否則到了習慣養成期之後就追悔莫及了。

第三、家長一定要信任老師!從題主的描述中,我已經看出了題主對老師讓家長檢查作業的不理解,說實話,這也是難免的。但是作為一個家長我覺得一定要儘量相信老師。

請家長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對於學科教學而言,如果沒有特殊的情況,老師整體上要比家長更專業。而公立學校的課堂教學行為,是一個需要較長的週期才能看出效果的整體行為。老師的某一項教學設計,都是一個教學系統中的組成部分。你不全面理解這個系統,你可能就不能理解老師的用心。您可以諮詢老師,一起探討,但不可以輕率地就懷疑就否定,甚至指責。每一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學理念和在這個教學理念支撐下的教學設計,您不能要求老師只能按照您的想法,或者您習慣的過去的做法去做。老師有教學自主的權力。只有在寬鬆的,自由的,充滿了信任的家校氛圍中,一個老師,才能充分地發揮自己優勢特長,潛心研究學生,創造出最適合這個班級學生特質的教法,讓孩子們受益。沒有等待,缺乏耐心,缺乏信任的簡單幹涉,會讓老師,特別是年輕老師戰戰兢兢舉步維艱。老師一旦失去熱情失去自信,這個老師的教學生命,也就提前結束了。這個班的孩子,就必將遭遇無意義的折騰。

老林的數學課堂


近期,關於家長要不要幫孩子檢查做作業,教育部門有發聲,教育專家有觀點,討論非常充分啦。我認為家長應該要幫孩子檢查作業,主要理由如下:

一是家長的教育職責所在。

我覺得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應該關心孩子的學業,及時瞭解孩子學習效果,在家裡監督好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不管不問不檢查肯定是放任孩子的學習。

二是精英教育的必然結果。

相比以前,家長可辛苦多啦,掙錢養家外,要操心吃喝拉撒,要安排好課外興趣班和輔導班,現在還要盯著孩子做作業,特別是個別家長認為檢查作業應該是老師的事,所以氣不順,有意見。其實老師檢查和家長檢查不矛盾,家長側重於輔導,老師側重於教育提升。當然個別老師把作業完成情況放在微信群評比,要求家長對孩子作業負責的做法確實欠妥。

現在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都要成為未來社會精英。但每個孩子都不差,機會就這麼多,傳統的道路就這麼窄。您不抓學業,到時學業退步,你也不幹,也要怪老師。而且你報很多課外班,你對孩子學習進度不瞭解,怎麼合理安排。所以,一份辛苦一份收穫,除非您讓孩子自由發展。

最後,我想說,孩子到高年級,很多題家長也搞不定啦,孩子也不要您管,打基礎養習慣的階段辛苦一下吧。




華耕


家長檢查作業事必要的,但不是必須!

如果你有時間而且有能力,非常有必要幫孩子檢查作業。但檢查之前,要求孩子自己檢查一遍!通過檢查作業,家長可以及時瞭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孩子對作業的態度,做作業過程中的思維去認識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時間不足,也請抽出一定的時間幫孩子檢查作業,哪怕一週只檢查一次呢。一是,孩子們在學校裡會互相炫耀,你不檢查,孩子會感覺很失落;二是,你如果不檢查,孩子有可能會養成不做作業的習慣。

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了錯誤,那就要求孩子自己再檢查一遍,不能讓孩子形成依賴;或者,將錯誤指出來,讓孩子重新做,然後第二天向老師求證!

家長檢查作業,只是督促孩子學習,瞭解孩子學習的一種手段而已,不是給孩子配學習秘書,這一點一定要把握好。家長的責任是引導孩子自己發現並改正錯誤,雖然這個階段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為了孩子習慣的養成,也是值得的!

如果你有能力讓孩子認識到,檢查作業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家長的事,那就更好了,一勞永逸!

家長檢查作業,不代表老師就不檢查作業了,作為老師也應該明白這一點。


童寶成長記


作者:兒童文學作家樂多多

親愛的家長朋友,孩子是否曾拉著您的手說, “媽媽,您看一下這裡”呢?您是否花費大量時間幫助孩子檢查作業呢?

關於作業問題,家長們往往有太多的困惑:自己付出很多,但孩子卻並不領情;自己說的都是為孩子好,但孩子卻嫌自己嘮叨、囉嗦……

家長幫助低年級孩子檢查作業,其實是發現問題並幫孩子解決問題的過程,最終的目的,不是代替孩子完成作業,而是幫助孩子學會獨立完成作業。

那麼,怎麼讓孩子漸漸學會自己獨立作業並檢查呢?

1. 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上的壞習慣

前期,幫助孩子檢查作業是必要的。

孩子寫作業遇到的困難是各種各樣的,每個孩子都不盡相同。家長的參與可以更及時地發現孩子的問題所在。

比如,不會預習、聽課效率不高,寫作業時注意力不集中,審題不仔細、馬虎等等……這幾點其實也是現在大多數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家長在檢查作業的時候,題的對錯並不是那麼重要,為什麼出現這些錯誤,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要想讓孩子學會獨立完成作業,首先就要準確地找出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然後去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它們。

比如,孩子經常審題馬虎,可以教孩子在審題時進行關鍵詞標註法;孩子經常在寫作業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可以在桌子上貼張字條提醒;孩子聽課效率不高,經常遇到不會的題,可以教孩子一些聽課技巧等。

2. 讓孩子學習管理精力和時間

對於很多家長來說,下午放學後讓孩子做家庭作業成了一大難題。

這是因為父母過度的關注,以至於讓孩子覺得他們是為父母而學。所以,父母必須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兒,可以這樣告訴孩子:只要你認真完成了今天的學習任務,接下來的時間你可以自由安排。

這又涉及時間管理問題了。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首要的一點就是讓孩子學會自己支配放學後的時間。

什麼時候精力最容易集中,做作業效率最高?每天做家庭作業用了多少時間?娛樂用了多少時間?看課外書用了多少時間……這所有的一切都讓孩子自己心中有數,並可以用一個本子專門記錄。

我認識的一位家長是這樣要求孩子的: “每天都工整地把做作業所花費的時間記錄下來,然後,對照先前幾天的用時,再總結一下為什麼同樣多的作業今天用時更多或更少了呢?”

讓孩子自己有個對比,他就會更加珍惜時間了,慢慢孩子對精力和時間的管理也就得心應手了。

3. 學會放手,不要擔心孩子犯錯

當孩子掌握了一定學習方法,對時間管理有一定心得之後,家長就可以試著放手了。

經常有家長抱怨: “我家孩子只知道玩,學習上的事兒一點都不自覺。”其實,出現這種現象,不能只責怪孩子,家長也應該從自身尋找原因。

為什麼呢?

據我所知,很多家長因為擔心孩子犯錯,或者認為孩子在故意搗亂而越俎代庖,慢慢地孩子就習慣於什麼都由父母幫助了。試想,如果因為擔心孩子摔倒,而阻止他學習走路,是不是很可笑?所以,家長們,請不要害怕孩子犯錯誤,放手讓孩子嘗試著自己管理自己。

剛剛放手之時,孩子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家長們要耐心堅持,不要過多責備,適當地給予一些鼓勵就會見到好的轉變。

當孩子通過一定的努力能夠獨立完成作業,他就會獲得成就感。在這一過程中,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加,學習興趣越來越濃。

如果孩子還有其他成長或學習方面的困惑,也可引導孩子閱讀我的作品《胡小鬧日記》


樂多多兒童文學作家


藍天陸地作為從事二十多年的小學一線的老師,從孩子養成方面來談談個人的看法。

幫孩子檢查作業,不能為了檢查而檢查。特別是小學低年級,幫孩子檢查作業,一是可以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聽課狀態,二是可以瞭解孩子接受知識的能力,三是可以幫助孩子查缺補漏。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督促作用,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作業自己寫的習慣。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事。話雖然這樣說,傳授知識是學校老師應該做的事,但習慣的養成卻不是僅僅靠老師的培養就成的。

據我們瞭解,孩子能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家庭教育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如果沒有家長的努力付出,一般的孩子是很難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叫學生,說明他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學習,學習,不斷學習,這是我們孩子現在應該做的事,是他們應該要完成的事,也是他們一定要完成的事。如果孩子沒能養成一種好的學習的習慣,那他就會是痛苦半生。試想一下,從小學生,到初中生,到高中生,再到大學生,15年的學習時間,如果從第一年開始,也就是小學一年級開始,他就不能好好學習,還有那麼長的人生,不就是每天都可能生活在痛苦當中了嗎?

檢查孩子作業事小,但培養孩子養成卻是事大。


藍天陸地2


正常情況下就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記作業,自己寫作業,從小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有助於提高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和能力。


如果孩子因為忘記作業或者作業沒有完成而受到老師的正常批評也無需緊張,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能做主的事做不好就要承擔責任。

也許剛開始孩子可能還做不好,會經常出現忘記作業的情況,這個時候不應該老師把作業往家長群裡一發交給家長就行了,而是教會孩子用便籤本記錄作業,這樣孩子就不會忘記了。孩子寫完作業最好也由老師檢查,這樣老師才能掌握學生到底有沒有學會,大部分學生都不會的就多講幾遍,現在都讓家長檢查作業,錯了當時就改過來了,老師再去檢查作業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當然,如果孩子有不會的,家長還是可以幫助孩子理清思路的。低年級孩子獨立寫作業最大的障礙是識字量少,讀不懂題目,在這一方面還需要家長好好協助。

關注兒童教育,瞭解孩子心理,做個會教育、懂孩子的家長,我是“超級女兒奴”,歡迎關注與交流。


超級女兒奴


個人不支持家長幫孩子檢查作業。我和你的做法是一樣的,兒子現在高中二年級,效果很好。


原因:

作業是孩子的事情,孩子應該學會獨立完成作業,保證作業質量,為自己的學習承擔責任,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幫檢查久了,孩子就會認為寫完萬事大吉,對與錯是家長的事情,寫作業時不認真,不主動思考。無形中把本應有孩子承擔的責任轉移到了家長身上。諮詢中我遇到過孩子因為作業錯了媽媽沒檢查出來,和媽媽發脾氣,就是責任轉移造成的,幫孩子檢查作業,相當於變相剝奪了孩子為自己負責任的權利,家長也失去了培養孩子責任感的好機會


小學生,成績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養學習習慣,培養學習興趣。


為你的做法點贊,謝謝你關注我,祝你和孩子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