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用心+贴心 惠民县人社局多举措便民利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新国同志(右一)到“千名干部连千企”帮包企业调研

狠抓党建提升工作水平

近年来,惠民县人社局坚持“围绕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工作”的工作思路,突出“严”字当头,坚持“实”处发力,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全面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红色引擎”作用,使党的建设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强大动力。

抓学习强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惠民县人社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出发点,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目标,积极探索将思想党建融入经常性教育,补好精神之“钙”。以多主题、多方面的专题培训进行集中学习,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内容涵盖党务知识、文明礼仪、廉洁从政等多方面;由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与年轻干部结对帮带,传授专业知识和经验技巧,使青年干部在实践中学习新知、积累经验、少走弯路。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加强,队伍素养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人社形象进一步树立。

重服务讲奉献,拉近党群关系。惠民县人社局把服务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鲜明主题,积极实践探索服务方式,结合全县脱贫攻坚精准贫困户帮包工作安排,部署开展机关服务基层、党员服务群众、合力推动发展活动,努力推动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惠民县人社局组织干部职工进镇街、入村庄宣传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劳动维权等方面的政策,接受群众现场咨询。深入企业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送辅导、送帮扶,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保险宣传、政策辅导,解疑答惑。

严党纪转作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惠民县人社局相继召开纪律作风建设专题会议和窗口作风整顿会议,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得触碰底线。在“守纪律、讲规矩、明底线、存敬畏”的前提下,讲奉献比作为,围绕“一次办好”事项,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县人社局党组研究制定了《党组议事规则》、《工作管理制度》、《党费收缴制度》等13项规章制度,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铁的纪律、铁面无私的人社铁军。通过专题党课、“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查摆制约人社发展的瓶颈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影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关键问题,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下大力气抓好整改,促进了干部职工提振精气神、锤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

惠民县人社局班子成员到大厅了解窗口业务办理情况,询问办事群众的满意度,现场解决影响“一次办好”的问题。

“一次办好”方便群众办事

“以前办理业务要跑两个窗口排两次队,现在拿一个号就能在一个窗口一次性办好,真是帮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轻轻松松就把事情办完了,实在太方便了!”近日,在惠民县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大厅为企业员工办理退休业务的樊海阳为工作人员连连点赞。

群众面前无小事。为切实做好“一次办好”改革,持续优化服务环境,惠民县人社局以企业和群众满意为目标,围绕“一次办好”改革,以“合法合规事项马上办、一般事项网上办、面向个人事项就近办、复杂事项帮着办”四办服务为措施,用新要求新标准新标尺来衡量业务工作,严格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总要求,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纵深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打造服务质量优的营商环境,展现人社效率,彰显人社担当。

完善规章制度让作风更实效率更高。旗帜引领方向,思想照亮航程。人社局完善13项规章制度和AB岗制度,以钉钉子精神一项制度一项制度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紧盯,从局长做起,用制度管人,加大监察督导力度,规范工作纪律,督导必严,违法必究,让制度落地有声,着力确保人社政策落地生根的实效性。

推行综合柜员制让业务办理更顺畅。局班子成员,每天到大厅了解窗口业务办理情况、内部科室之间业务协调情况,询问办事群众的满意度,现场解决影响“一次办好”的问题,致力于优化人员配置,简化办事流程,合理布局前后台岗位,现政务大厅人社局窗口已由最初的50个窗口精简为17个窗口,串联变并联,实现同级业务一窗办理。

加快智能推广让业务流程传播更广泛。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依托“互联网+人社”新趋势,制作“惠民人社二维码”,让群众扫码即可了解企业退休、劳动就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卡五大窗口板块人社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所需材料,打破只能打电话、到窗口的传统咨询方式。“惠民人社二维码”已张贴到全县109个社区的醒目位置,开创“手机一扫,不用再跑”的新局面。充分发挥安装在人社所、社区、银行、企业42台人社自助终端机的作用,真真切切的方便群众,实现家门口办理人社业务。

做好“减法”算好“加法”让办事程序更简便。细致梳理,摸清家底,能整合的坚决整合、能简化的坚决简化、能减掉的坚决减掉。8月底前,将有8项业务下放到镇办,2项业务下放到定点医疗机构,3项业务完成并联审批。窗口各项业务减时限、减材料、减流程,倒逼业务科室提速增效。确保年底前,办理材料再减少30%,办理时限再减少20%,一般业务网上办理率达到50%,确保“一次办好”真正落到实处,群众满意率100%。

惠民县人社服务大厅设立咨询岗,位于大厅显眼位置,选拔经办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精干人员,随时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调度经办单位窗口服务。

促进就业增强群众幸福感

日前,一场“春风行动”招聘会在惠民县胡集镇举行,该县石庙镇的张汝明凭借其电焊方面的一技之长与博兴县的一家企业实现了对接。

此次招聘会共邀请了东营、淄博、滨州及惠民县内的25家企业参加,涵盖会计、办公人员、电焊工、电工、化验员、操作员等30余个工种,活动当日共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

今年上半年,惠民县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1—7月份,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370余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8%,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40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4%,控制在3%以下。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促进城乡各类人群积极就业,新年伊始,惠民县人社局组织开展了2018年“春风行动”春季大型招聘会,40余家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3500余个。针对全县贫困人口,惠民县人社局联合张店区人社局召开“张店—惠民就业扶贫招聘会”;针对黄河滩区迁建失地农民,惠民县人社局召开了“黄河滩区迁建居民专项招聘会“,参会企业累计50余个,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300余个,参会求职人员累计2400余人次。

惠民县人社局积极开展就业援助计划,加大对“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力度,鼓励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目前,企业吸纳工作正在开展,已有5家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人。上半年享受公益性岗位人员159人,发放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84.21万元。

惠民县人社局大力开展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业务,扶持鼓励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2018年初到现在,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笔,发放贷款金额480余万元,为创业者提供贴息56.35万元,扶持19人实现创业,带动150余人实现就业,带动失业再就业50余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15人,发放补贴2.35万元。

贫困人员在桑落墅镇堤口杨村扶贫车间上班就业。

强化社会保障增进百姓福祉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重要支柱,为了让“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失有所帮”的民生甘露沐浴更多的人民群众,近年来,惠民县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大限度地将社会保障做得细致周到、深入扎实。

今年上半年,惠民县人社局共征缴各类社会保险费77030万元。征缴企业养老保险费12720万元,为16004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0578万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12123万元,为4951名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发放退休养老金(不含各代发项)13872万元;征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6851万元,为12.3万名60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9187万元;征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7548万元,统筹金支出5754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34719人、征缴医疗保险费36393万元,全县居民医保基金支出24531万元,其中支付人保财险公司大病保险费3532万元。参加工伤保险3.1万人,征缴工伤保险费460万元,为325名参保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524万元。参加生育保险1.65万人,征缴生育保险费289万元,为175人支付生育保险待遇227万元。

另外,惠民县人社局为2413名故亡人员发放丧葬补助金120.7万元;为1.3万人发放高龄补贴308万元;为3031人发放教师补贴255万元;为54人发放电影放映员补贴10.8万元。

记者还了解到,按照省市人社系统有关要求,县人社局全面落实定点医疗机构联网工作,不断扩大跨省备案人员范围,从异地安置退休人员扩大到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和符合条件异地转院转诊人员。同时不断简化备案手续、扩充备案渠道。对于患恶性肿瘤等需按疗程重复住院的参保人员,在首次办理转诊转院手续后,一个年度内因相同疾病再次转往就诊医院治疗的,可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参保地经办机构办理转诊备案。不断探索建立窗口备案、网上备案、传真备案、手机APP备案等多种服务渠道,确保备案渠道畅通,为参保人员异地就医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对异地就医备案及联网结算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多方协调解决,做到不推诿、不拖延,确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顺畅。上半年,惠民县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住院人次分别为3993人、65338人,有3889人、61220人实现了就医直接联网结算。

惠民县人社局派驻孙武街道东信村第一书记为方便群众,在村委办公室村安装社保缴费一体机一台。

“人才红利”助力乡村振兴

“专家老师讲得很专业、很实用,这些技术知识用在俺家果园里,今年肯定又是个大丰收!”大年陈镇三鑫村果农王学力信心十足地表示。近日,惠民县人社局举办的果树种植培训班开办,农业专家们的“课题讲解+现场指导”精彩授课,激发了学员们的参训热情。

这是惠民县人社部门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此次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育一批农村“高、精、尖”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实现乡村振兴,能人带动是关键,今年以来,惠民县人社局围绕我县苗木、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对具有劳动能力、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返乡创业人员,开展就业创业培训。以农产品种养殖、选种育苗、病虫害防治、种植管理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为重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围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和家庭服务业发展,开展乡村民宿、家政服务、草柳编、电子商务等特色产业培训。今年上半年,开展培训10余次,培训400余人次。

惠民县人社局积极组织该县农业企业参加“渤海英才·博士故乡行”、“海纳工程·出彩滨州”等招才引智活动,坚持刚性和柔性引进相结合,通过工作兼职、项目聘用、专家顾问等方式,引进能为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定期摸排我县重点龙头农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及时发布人才智力需求目录。今年以来,共引进捷克专家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8人。

惠民县人社局还加大对农业经济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者,给予1.2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利率享受一定程度优惠。

惠民县人社局将高层次高技能农业人才纳入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特别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人才,进行一对一服务。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人才提供“点对点”“保姆式”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近年来,惠民县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在高校人才引进方面,通过政务服务大厅前台和微信公众号为县域内企业提供招聘服务,组织县域内11家企业赴齐鲁理工学院参加2018届毕业生双选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余人。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的培养方面,通过项目争取,为山东龙马重科明科勒博士拨付千人计划人才建设资金500余万;为盟威斯林格镶圈有限公司张子元积极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科技创业类),拨付留学人员来滨创业资助经费5万元,市级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助资金5万元;为山东龙马重科朱熹巴拨付人才建设资金(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产业技能类)150余万元;2018年,推荐我县7家企业参加“东营银行杯”滨州市第四届创业大赛暨“齐鲁银行杯”山东省第四届创业大(滨州赛区)选拔赛。闫凯旋(移位机研发团队)获得创新团队组二等奖、何伟伟(山东贵人家居有限公司)获得初创企业组二等奖,分别获大赛奖励资金3万元。

真情帮扶浸润民心

日前,在惠民县人社局的帮助指导下,该县桑落墅镇堤口杨村与山东祥和家纺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占地6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车间厂房以每年1.5万元的价格租赁给祥和家纺有限公司,如今车间已安装60个加工机位和10个整修平台。公司在优先招收该村贫困户人员的前提下,免费负责员工培训,员工就业后每人可实现年增收入2万多元,有效增加村民收入,达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的。

今年以来,惠民县人社局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全面落实人社扶贫政策,有效推进了扶贫工作。惠民县人社局通过人力资源市场组织招聘会、网上对接暨共享张店区人社局发布的招聘信息等多种方式就近安置惠民县贫困劳动者。该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免费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服务,为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送岗位、送信息。该局制定并印发了《2018年惠民县“互助扶贫公益岗位”开发实施方案》,开发“互助扶贫公益岗位”100个,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名;依托桑落墅镇两处就业扶贫车间安置贫困人口120余人次。

在落实居民医保扶贫政策方面,该局按照每人190元的标准为全县2672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代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428万元。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住院5495人次报销1552万元;为我县享受大病保险政策800人次报销350万元,其中为44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支付居民大病保险待遇241万元。

“下一步,我局将创新推广‘就业扶贫车间’模式,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口开展免费培训,传授职业技能。”惠民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新国说道,“我们将继续为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代缴居民医保参保费。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费;落实居民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医疗费用每段补偿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落实年度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50万元、使用大病保险特药不设起付线政策;对看病难的贫困人员,开辟‘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