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8 别了!青山工人村,武汉最后的棚户区!

在武汉的青山区,有这么一个地方,它在上个世纪因为工业建设而诞生,供养着数万人的生活,又在新世纪成为武汉最大的棚户改造区,开始褪去那些过去的简陋,完成蜕变与新生。

过去,嫌弃这里的人说它是“武汉贫民窟”,而今天,当地的居民说:“只要以后灰没了,这里就是我们眼里最好的小区。”

与烟尘为邻的街道

工人村的范围不大,被青山红钢城和武钢的旧工厂区夹在中间。

它的整体格局像是一条细长的树枝上左右长着分支。那些分支是一些长短不一的街道,街道两边有许多密集的新建小区。而这条树枝的主枝便是工人村路。

如果再往右,是武钢的工厂和工业园区,那也是造成工人村路通向外面的这主干道上,每日烟尘弥漫的源头。

每天,有无数辆大型货车在这条连接工人村路的大道上行驶往来。每一辆大车经过,都会掀起一阵烟尘,惹得周遭的路人快步远离,捂住口鼻。

在这条进入工人村区域的烟尘大道的两周,是一处处早已建好的现代化小区,和一栋栋兴建中的高楼。而在十几年前,还都是灰墙黑瓦,一排排低矮的平房。

在“烟尘大道”与工人村路交界的拐角,有家回民烧烤,老板姓王,是土生土长的工人村居民。他年轻的时候做过工人,后来转业做起了生意,打小住在这儿,父母也都是过去居住在棚户区的工厂工人。

有的时候他会从后厨出来,站在屋檐下交叉着双臂看着马路对面的一片工地感慨。

那是一片兴建中的小区,面积广大,全部建好后将分给一批拆迁户。

根据规划,这里还将配套建设一片商业区,这里几乎寄托了工人村人关于现代化小区生活的所有期望。

不过老王知道,就在几年前对面还未施工的时候,那里依然是一排上个世纪的老旧平房,它差不多是整个工人村最后几处拆迁重建的地方。

“等这片小区建好了,希望到时候就冇得那么多灰吧,不然这里还是有点稀烂。”

穿着黑色背心,戴着大金链子的王老板说这几年开店子收入还可以,但是在这块儿住久了,也不愿再买其他地方的房子或是搬走。

王老板说工人村相对于主城区还是太偏,位置在三环线外,即使棚改之后有了许多新式小区,平常街上能看到的基本也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大多想逃离这里。

“新房子建完了,等以后商业也发展起来了,这里才能算更好吧。”老王抖了抖手里的烟,双手交叉着站在屋檐下观望。

最大棚改区的过去

未拆迁之前,一些人把这里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贫民窟作比较,并称之为“武汉的贫民窟。”

因为这儿曾是武汉最大的棚户区,有着上万名工人为了工业的建设,居住在简陋的工棚、平房里。工人村的名字,由此而来。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两个项目武汉钢铁公司和青山电热厂在青山区开始建设,全国有超过十万工人在青山区安营扎寨,有大约五万名的工人居住在附近,工人村因此建立。

△黑白图来自网络

那个年代,是个人为了国家建设可以奉献一生的时代。无数工人在此成家立业。一排排简陋的工棚、平房密集的堆在一起,外边不算宽敞的街道坑坑洼洼,有些屋子旁边的歪树也没多少叶子,灰秃的枝干张牙舞爪。

倘若只是单纯的看那个时候的老照片,会觉得黑白底色中的一切都无比破败。

那时的人们物质贫乏,却又不为这种贫乏焦虑。大多数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工厂与自己简陋的小房间往返;在脏乱的街道,菜市场里计算着柴米油盐;在灯光昏暗的桌前共享晚餐时光……

至于孩子们,在弄堂一般狭长的房子间隔里追逐嬉戏、掏鸟窝、钓鱼、打玻璃珠……生长在简陋的环境里的他们也有着最简单的乐趣。

对于从小就生长在这儿的居民来说,他们对这片土地保有最深沉的眷恋。

终将会变好的未来

工人村的中段,是仅剩的一片还未拆迁的老建筑。那是曾经的老邮电局,现在已经废弃,蓝色的墙壁爬满了植物,沾着厚厚的灰尘。

旁边的废品回收站门口堆满杂物,青苔爬满台阶,一路湿滑。坡上的两层小楼是间旅社,毫无人气,仿佛还保留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设施和成列。

废品站的阿姨亦是旅社的老板,因为拆迁规划较晚,但围墙却早已打了起来,这也导致近年旅社的生意愈加冷清。

她与老伴之前都是武钢的工人,后来退休,就把自己的旧平房改造成了旅社维持生计。

他们都做过工人,身上依然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朴素与吃苦精神,即便年纪大了,也不愿清闲下来,又或许是真的想给子女减少些负担。

“诶,估计也是位置的原因,我们这里才最后拆,但是生意都冇得了,那还不如早点拆算了。”

老人在屋棚下织着毛线叹气,暗淡的光线下她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若隐若现,仿佛这片地区漫长的时间和变迁都滑过了她的脸庞。

“不过和过去比,工人村肯定还是越来越好了,好多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以前都没想过自己老了还能有一套新房子。”采访结束之前,低着头织毛线的她这么说。

对于工人村的老居民来说,过去那段辛勤奋斗的岁月,那些见证过历史已被拆除的老建筑,都和时光一起刻在了他们最深的记忆里,成为他们依然留恋不愿离去的原因。

作为武汉曾经最大的棚户区,这里曾是一代人生长和奉献的地方,历经过贫穷与艰苦,就如一个一生辛勤,历经辛苦的老人般,如今终于可以享享清福了。

或许尚未完成的规划,和未达完善的发展让灰尘成为当地人最诟病的所在,但对这片区域怀有感情的工人村人,期待着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切都趋于完美。

等到所有的棚改完成,路上的烟尘消失的时候,工人村的人们,应该会展露更舒心的笑容。

小公举互动话题

你知道青山工人村吗?

对青山工人村有哪些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