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達奚武在北周建立過怎樣的功勳?

勇敢堅強ygjq


達奚武,字成興,代郡人。他年少的時候,灑脫不羈,精通騎射,深得賀拔嶽的賞識,賀拔嶽出征關西時,推薦他在自己手底下做了別將。永熙三年,賀拔嶽被侯莫陳悅殺害,達奚武就和趙貴收殮了賀拔嶽的遺體回到了平涼,共同擁戴和輔佐宇文泰。之後又隨同宇文泰平定了侯莫陳悅,朝廷授任他為中散大夫,都督,被封為了須昌縣伯。

西魏大統初年的時候,任職東秦州刺史。大統二年,高歡(也就是北齊神武帝)和竇泰,高敖曹兵分三路人馬來侵犯西魏,宇文泰想要集中所有兵力先攻打竇泰,然後再各個突破,各將領都持不同意見,唯獨達奚武和蘇綽意見相同,於是生擒活捉了竇泰。之後,宇文泰想進而繼續進兵攻打奪取弘農,宇文泰派遣達奚武率領兩名騎兵前往偵查敵人的動向,未曾想和敵人的偵察兵碰到了,共斬殺了六個敵人,而且還俘獲了三個人回來了。高歡來到沙苑,宇文泰又命他前往觀察敵人動靜,達奚到帶領著三名騎兵,都穿上了敵人的衣服,趁夜晚偷偷混到了敵營中,偷聽到了敵人的口令,回來以後,達奚武將他所瞭解到的情況都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宇文泰,宇文泰對他大加稱讚,最終取得了勝利。因功,被授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的職務。

大統四年,宇文泰救援攻打洛陽,達奚武率領一千騎兵擔任前鋒,先擊敗了莫多婁貸文,緊接著,向河橋進發,奮力拼殺,並斬殺了東魏名將高敖曹,升任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擔任北雍州刺史。後來又在邙山作戰打仗,當時大軍形勢極其不利,高歡節節勝利進軍攻打到陝地,達奚武率領部下拼死抵抗,高歡這才引兵退去。大統十七年,西魏文帝元寶炬下詔書讓他率三萬軍隊,籌劃謀奪漢川,圍困攻打南鄭,當時南梁梁州刺史蕭循想投降西魏,正好蕭紀派遣他的部將楊乾運等人率領軍隊一萬多人救援蕭循,蕭循就佔據城池不出。達奚武在白馬城大敗楊乾運軍隊,從而逼迫蕭循獻城歸降,蕭循知道援軍被打敗了的消息以後,這才投降。自此,劍閣以北全部平定了。

等到周孝閔帝宇文覺即位以後,達奚武被授任為柱國,大司寇。當時,北齊北豫州刺史司馬消難率領全州前來歸降,宇文覺下詔命令達奚武和楊忠一同前往迎接接應司馬消難回來。北齊將領耶律敦入侵汾州,絳州,達奚武率領一萬騎兵抵擋,將其打敗。保定四年,跟隨宇文護率領軍隊伐齊。當時洛陽被尉遲迥包圍,達奚武和齊王宇文憲拼死抵擋。到了晚上,各自收兵。宇文憲想等到天亮以後再和敵人交戰。達奚武想回師,兩人因意見不同發生了爭吵,他對宇文憲說:“在洛陽時軍隊打了敗仗,眼下軍心渙散,很難支撐下去,如果要是不趁著夜色趕緊回去,恐怕到時想回去都回去不了了”。宇文憲聽從採納了他的意見,全軍返回。

達奚武還沒有功成名就的時候,好吃好穿。等到身居高位以後,他行事簡約,比以往收斂了很多。還曾經不顧六十的高齡,親自爬上華山山頂為百姓祈禱下雨。但是他生性貪財,吝嗇的毛病並沒有完全改掉。他擔任大司寇的時候,利用職權把國庫中的國寶“萬釘金帶”帶回家裡,被人給舉報到了宇文護那裡。宇文護念及他功勳卓著,不想讓他難堪。就下令把“萬釘金帶”賜給了他。但是輿論卻對他大加地批評。


虛心求教xuexi


達奚武,字成興,風流倜儻,騎馬射箭樣樣精通,曾在賀拔嶽手下任別將。侯莫陳悅殺害賀拔嶽後,達奚武與趙貴處理了賀拔嶽的後事,即揮師趕到平涼,擁戴宇文泰。後來跟隨宇文泰打敗侯莫陳悅,官封須昌縣伯。

大統初年,任東秦州刺史。當時齊神武帝高歡和竇泰,高敖曹兵分三路來犯,宇文泰決定集中兵力先打擊竇泰,再各個擊破,許多將領並不同意。達奚武認為宇文泰的戰術可行,同意他的戰法,後來證明這個戰略非常正確,生擒了竇泰。在弘農戰役中,宇文泰派達奚武領兩個人去偵查敵軍動向,結果與敵遭遇,三人斬殺了六個敵人,還活捉了三個俘虜。在沙苑戰鬥中,宇文泰又讓他去偵查敵人,達奚武領著三個人,都穿上了敵軍的服裝,趁夜混入敵營,偷聽敵人口令,觀察敵人兵力部署。依據他的報告,宇文泰指揮部隊端掉了敵人的老巢,取得了勝利。因此功,晉爵高陽郡公。

大統四年,宇文泰攻洛陽,達奚武任前鋒,先打敗了莫多婁貸文,又在河橋斬殺了高敖曹。在邙山戰役中,西魏部隊處於劣勢,高歡率軍攻到了陝西境地,又是達奚武率部阻擊,高歡才引兵退去。大統十七年,達奚武調到漢川,圍攻南鄭,但是梁朝梁州刺史蕭修想投降西魏,又寄希望於援兵到來。達奚武擊破援兵楊乾運的部隊,迫使蕭修獻城投降。從此劍門以北都成了西魏王朝的天下。他率兵返回京都後,推辭了朝廷封他為柱國的建議,以大將軍身份去鎮守玉壁。周孝閔帝即位後,達奚武被授柱國,大司寇。曾與楊忠一起接應北齊豫州刺史司馬消難前來投降,又擊敗了齊將耶律敦侵犯汾州,絳州的部隊。保定四年,與楊忠率兵攻打北齊,第二年,又與宇文護率兵伐齊。當時尉遲迥圍攻洛陽,戰事不利,敗兵如潮水後退,達奚武和齊王憲在邙山一帶設防,抵禦齊軍,戰到夜晚,雙方收兵。齊王憲也準備第二天再與敵戰鬥。達奚武審時度勢,對齊王憲說:“在洛陽我軍吃了敗仗,軍心不是很穩,我看難以支撐,要是等到明天,我怕走都走不了。”齊王憲聽從了他的建議,連夜撤兵,保全了自己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