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月饼脱脱”的雕刻大师传承人 一个售价几十元


“月饼脱脱”即月饼模具,是打造手工月饼必不可少的工具。家住孝义旧蔚屯村的闫来生老师傅,是闫氏月饼脱脱传统雕刻技艺的传承人,老先生从二十多岁起就子承父业开始了月饼脱脱的雕刻人生,四十多年来他雕刻的脱脱遍及孝义及周边县城及农村。现在大儿子闫晋凯和二儿子闫晋彪也都成为远近闻名的月饼脱脱的雕刻大师。|主编:刘昱|责编:张春颖 苏航|山西新闻网特约摄影师:郭建华


月饼脱脱的用料非常有讲究,必须使用上百年的梨木做模具,基本全手工打造,制作一个成品的脱脱需要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完成。
父子俩在选料,有些中心发黑的料基本成废料了,边角料可制作一些小件物品。
闫师傅家的院子就是加工车间。
将解好的原料再进行全面打磨。制作一个成品的脱脱需要好几天的功夫才能完成,从选料、解木、打磨、凿型、画样后才可以进行雕刻。
外型的雕刻现在基本都用机器进行初雕,在过去全部用手工凿制。
闫老师傅亲自雕刻。
老父亲欣慰地看着儿子的雕刻手艺。
场合不同而用途不同的各种月饼脱脱。除了传统的八月十五常用的月亮、月牙、葫芦、猴子、石榴等脱脱外,还有结婚、做寿以及特殊节日用的各种具有吉祥字眼的脱脱,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代表着和家团圆的团圆脱。
成品的月饼脱脱。
当地做寿时用的寿桃脱脱。
一个脱脱要用到十几个刀具,且刀具也都是自已制作的。
老师傅为儿子指点迷津。
闫晋凯师傅的木雕作品。
由于孝义旧蔚屯面临拆迁,闫师傅的加工车间搬到了李家庄村,好久没见面的父子俩在进行闲谈。
闫师傅做的匾额。月饼脱脱不是消耗品,一个也只能卖到几十元钱,仅靠此为生是不行的,现在,闫老师傅的两个儿子都有自已的产业,均以做匾额和装裱字画和制作木雕工艺品为生。但传统的脱脱手艺仍将传承下去。老师傅平时休息在家,闲暇里仍给乡里乡亲的雕刻着月饼脱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