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手抖是不是得了帕金森?

lvningwei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如果手拿著東西還在抖,那更不像帕金森!

帕金森病的抖動,就是病人靜止時,手也處於靜止狀態,手卻不由自主的越抖越厲害,運動時,反而不怎麼抖了。

帕金森病的臨床表現有靜止性震顫,動作遲緩,肌強直,運動平衡障礙及流涎,多汗,口齒不清,睡眠障礙,吞嚥困難,抑鬱,呼吸困難,痴呆,嗅覺減退等症狀。

帕金森病的主要輔助檢查為腦多巴胺轉運蛋白腦功能成像。懷疑得帕金森病可以做一個腦功能成像。必要時可以行腦部CT或MRI檢查。

對於帕金森的診斷應該先要有臨床症狀的支持:1,少動;2,至少有下列中的一個症狀,(1)靜止性震顫;(2)肌強直;(3)平衡障礙。

帕金森病的診斷還應先排除以下情況:

1,腦損傷,腦炎及反覆腦卒中後等原因而逐漸出現的帕金森症狀;

2,核上性麻痺;

3,發病三年後仍單側病變或病變持續緩解;

4,有眼球運動障礙;

5,小腦病變徵;

6,影像檢查發現有明顯的腦腫瘤及腦積水;

7,早期有自主神經受累或嚴重痴呆伴記憶力,言語及行為障礙;

8,巴賓斯基徵陽性;

帕金森病需要支持證據有

1,靜止性震顫;

2,單側起病;

3,逐漸進展;

4,發病後多為不對稱性受累;

5,臨床病程10年以上;


康駿朋醫生


醫學上的問題,建議還是去醫院檢查一下吧。

我一個哥今年五月手麻木,去檢查,說是腦瘤。

七月不在了,沒想到會這麼快。

世事無常,感覺不舒服了,還是去人民醫院看醫生吧,聽專業人士的。


有觀點的小毛蟲


手腳震顫、搖頭、行動遲緩常被認為是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狀,於是,當有些人發現自己有這些症狀時不免懷疑是否得了帕金森病。

不是所有的震顫都是帕金森綜合徵,帕金森綜合徵患者的震顫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一般會先出現在一個肢體,如手或腿,並伴有肌張力增高、運動不靈活等症狀,患者應注意區分。

根據震顫的發生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生理性震顫:正常情況下,生理性震顫很輕微,一般情況下不被覺察,多表現為動作性震顫,僅在維持某種姿勢時出現,在某些特殊狀態下(如交感神經活性亢進)以及使用特殊藥物時可加重,如患者在焦慮、緊張、恐懼時,震顫頻率較快,每秒6~12次,一般有相應的病史,去除這些觸發因素後,症狀即可消失。 

2. 原發性震顫:原發性震顫又稱特發性震顫,是一種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多在青年時期起病,是最常見的震顫病症,約60%的病人有家族史,主要表現為姿勢性震顫,也有意向性震顫的特點。

有些特發性震顫患者在飲酒後可能會有所緩解,但是這種緩解是暫時性的,長期飲酒可能加重病情。

此外,還有甲亢性震顫、癔病性震顫、中毒和感染性震顫、軟顎震顫等,如果震顫明顯並且影響了自己的正常生活,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具體發病原因對症下藥。


蜀國之人


手抖不一定是得了帕金森病,手抖是我們常說的震顫,雙手震顫可以見於多種原因,最常見的生理性震顫,緊張時可以出現;其次是特發性震顫,可以出現頭部的震顫,與遺傳有關係,嚴重時可以予以藥物控制;伴有肢體肌張力改變的靜止性震顫才考慮是否為帕金森氏病震顫,另外還有肝病導致的撲翼樣震顫、酒精中毒導致的姿勢性震顫等。

部分老年痴呆患者隨著病情的發展也會出現手抖,許多人認為是帕金森病呆。那麼,他們之間有哪些異同,應該如何區別呢?

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相同之處:

1、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都屬於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損壞後是無法再生的,過程是不可逆轉、持續發展的。

2、兩種疾病發展到晚期都會出現運動、思維、記憶、情感上的障礙。

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區別:

1、發病機制不同

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是兩個不同的疾病。帕金森病是因為腦部黑質的多巴胺神經細胞病變所造成的,而老年痴呆症最常見的類型是阿爾茨海默病,與腦內β澱粉樣蛋白和tau蛋白兩種異常蛋白聚集相關。

2、症狀不同

帕金森病主要是以運動障礙為主,早期可能會嗅覺的減退、便秘、抑鬱等,初發時以四肢的顫抖為主,運動障礙加重的同時還會帶來精神問題。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中晚期以後會出現痴呆症狀,這叫帕金森痴呆又叫PDD,它和阿爾茨海默病引起的痴呆有很大的區別。

老年痴呆早期症狀主要是以記憶障礙和行為異常,運動障礙損害在早期並不明顯,而是以記憶減退為主。到了晚期才會出現肢體的僵硬,動作的不靈便發生運動的障礙,逐漸肢體的能力下降,生活能力下降,不能自理,那麼這時候已經發展到晚期。

帕金森病主要以對症治療為主,主要是減輕肢體僵硬、靜止性震顫,而老年痴呆主要是控制伴發的精神病理症狀(如抑鬱、焦慮等),改善認知功能,延緩疾病進展。

帕金森病除了服用藥物以外,還可通過神經核團毀損術和腦深部電刺激術(DBS)手術治療,而老年痴呆主要以藥物治療。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後,可瞭解更多知識,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做診斷、用藥和使用的根據,不能替代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治療及建議,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作為一名醫生,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回答您,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哦!那我們今天一起來共同認識一下帕金森

1.什麼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




2.帕金森的臨床表現

靜止性震顫(static tremor)

約70%的患者以震顫為首發症狀,多始於一側上肢遠端,靜止時出現或明顯,隨意運動時減輕或停止,精神緊張時加劇,入睡後消失。手部靜止性震顫在行走時加重。

肌強直(rigidity)

檢查者活動患者的肢體、頸部或軀幹時可覺察到有明顯的阻力,這種阻力的增加呈現各方向均勻一致的特點,類似彎曲軟鉛管的感覺,故稱為“鉛管樣強直”(lead-pipe rigidity)。患者合併有肢體震顫時,可在均勻阻力中出現斷續停頓,如轉動齒輪,故稱“齒輪樣強直” (cogwheel rigidity)。患者典型的主訴為“我的肢體發僵發硬。”在疾病的早期,有時肌強直不易察覺到,此時可讓患者主動活動一側肢體,被動活動的患側肢體肌張力會增加。

運動遲緩(bradykinesia)

運動遲緩指動作變慢,始動困難,主動運動喪失。患者的運動幅度會減少,尤其是重複運動時。根據受累部位的不同運動遲緩可表現在多個方面。面部表情動作減少,瞬目減少稱為面具臉(masked face)。說話聲音單調低沉、吐字欠清。寫字可變慢變小,稱為“小寫徵”(micrographia)。洗漱、穿衣和其他精細動作可變的笨拙、不靈活。行走的速度變慢,常曳行,手臂擺動幅度會逐漸減少甚至消失。步距變小。因不能主動吞嚥至唾液不能嚥下而出現流涎。夜間可出現翻身困難。在疾病的早期,患者常常將運動遲緩誤認為是無力,且常因一側肢體的酸脹無力而誤診為腦血管疾病或頸椎病。因此,當患者緩慢出現一側肢體的無力,且伴有肌張力的增高時應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早期患者的典型主訴為:“我最近發現自己的右手(或左手)不得勁,不如以前利落,寫字不像以前那麼漂亮了,打雞蛋的時候覺得右手不聽使喚,不如另一隻手靈活。走路的時候覺得右腿(或左腿)發沉,似乎有點拖拉。”


姿勢步態障礙

姿勢反射消失往往在疾病的中晚期出現,患者不易維持身體的平衡,稍不平整的路面即有可能跌倒。患者典型的主訴為 “我很怕自己一個人走路,別人稍一碰我或路上有個小石子都能把我絆倒,最近我摔了好幾次了,以至於我現在走路很小心。”姿勢反射可通過後拉試驗來檢測。

非運動症狀

帕金森病患者除了震顫和行動遲緩等運動症狀外,還可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睡眠障礙、認知障礙等非運動症狀。

鑑別診斷🍗🍗🍗

帕金森病主要需與其他原因所致的帕金森綜合徵相鑑別。帕金森綜合徵是一個大的範疇,包括原發性帕金森病、帕金森疊加綜合徵、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和遺傳變性性帕金森綜合徵。症狀體徵不對稱、靜止性震顫、對左旋多巴製劑治療敏感多提示原發性帕金森病。

帕金森疊加綜合徵

帕金森疊加綜合徵包括多系統萎縮(MSA)、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和皮質基底節變性(CBD)等。在疾病早期即出現突出的語言和步態障礙,姿勢不穩,中軸肌張力明顯高於四肢,無靜止性震顫,突出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對左旋多巴無反應或療效不持續均提示帕金森疊加綜合徵的可能。儘管上述線索有助於判定帕金森疊加綜合徵的診斷,但要明確具體的亞型則較困難。一般來說,存在突出的體位性低血壓或伴隨有小腦體徵者多提示多系統萎縮。垂直注視麻痺,尤其是下視困難,頸部過伸,早期跌倒多提示進行性核上性麻痺。不對稱性的侷限性肌張力增高,肌陣攣,失用,異己肢現象多提示皮質基底節變性。

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

此綜合徵是由藥物、感染、中毒、腦卒中、外傷等明確的病因所致。通過仔細的詢問病史及相應的實驗室檢查,此類疾病一般較易與原發性帕金森病鑑別。藥物是最常見的導致繼發性帕金森綜合徵的原因。用於治療精神疾病的神經安定劑(吩噻嗪類和丁酰苯類)是最常見的致病藥物。需要注意的是,有時候我們也會使用這些藥物治療嘔吐等非精神類疾病,如應用異丙嗪止吐。其他可引起或加重帕金森樣症狀的藥物包括利血平、氟桂利嗪、甲氧氯普胺、鋰等。

其他

遺傳變性性帕金森綜合徵往往伴隨有其他的症狀和體徵,因此一般不難鑑別。如肝豆狀核變性可伴有角膜色素環和肝功能損害。抑鬱症患者可出現表情缺乏、思維遲滯、運動減少,有時易誤診為帕金森病,但抑鬱症一般不伴有靜止性震顫和肌強直,對稱起病,有明顯的情緒低落和快感缺乏可資鑑別。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心理助手可er


不一定的,很多疾病都會導致手抖。帕金森是第一個,此外還有特發性震顫(除了明顯的手抖震顫以外,沒有帕金森的其他表現,而這個是良性疾病)、低血糖(糖尿病低血糖發作的時候也會有手抖)、甲亢(甲亢病人也會有手抖、心慌等高代謝表現的)。


不要一看到手抖就是帕金森。


什麼樣的手抖才考慮帕金森呢?

首先患者年齡有50歲以上的時候(這個年齡段才最可能發生帕金森,年輕人很少帕金森),手抖震顫通常從一側肢體的上肢開始起病,手抖是經典的“搓丸子”震顫,表現為規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對掌運動。隨著病情發展,帕金森患者會逐漸擴展至四肢。而且手抖是靜止性明顯,精神緊張時加劇、運動時減輕、睡眠時消失。


帕金森患者除了手抖,還會有動作遲緩的,這是帕金森患者最重要的運動症狀,表現為多種動作緩慢、隨意運動減少。嚴重的患者從臥床時翻身和從坐位起立都很困難,綁鞋帶、扣紐扣、洗臉、刷牙都感到困難。此外,帕金森患者的面部表情肌肉很少動,面部表情缺乏,稱之為面具臉,不喜歡笑。說話也會變得語速減慢,語調變低。走路的時候可能會有慌張步態,表現為越走越快,小碎步。


帕金森患者還會有肌強直,肢體肌肉很僵硬。寫字越來越困難,字體越來越小。


上述都是帕金森病人的典型表現,只有在手抖之外有上述表現,才會第一時間考慮帕金森。


李鴻政醫生


手抖的原因有兩種,一是生理性手抖,二是病理性手抖。

生理性手抖動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靜止時出現,是一種細小的、快速的、無規律的抖動。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緊張、恐懼、情緒激動、劇痛及極度疲勞的情況下出現,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隨之消失。

病理性手抖的常見疾病有特發性震顫、帕金森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酒精戒斷症狀、小腦病變、 藥物中毒等。如果出現嚴重的手抖,已經影響了日常生活,建議就要多加預防醫治了。

如果是病理性的手抖,我們應該怎樣治療呢,因為筆者在診所見過很多手抖震顫病人,其中有一些服用中藥後效果作用特別顯著,在這裡筆者講述一下生理性緊張手抖和病理性的緊張手抖分別怎樣治療,實際上治療手抖就是很簡單的事情。

首先我們來說生理性的手抖需要怎麼治療。

一、我們需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太看重結果,正常發揮。

我們在生活中比如考試或面試的時候,經常非常緊張,以至不能發揮到正常的水平,還搞得一塌糊塗。我們需要保持正常的心態,平常心,不要看結果,把它當成平時的小事來處理,這樣就可以消除緊張。

二、做好充足的準備,準備周全則可心平氣和。

我們在做重要的事情的時候,經常非常緊張,我們需要之前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就可以應對發生的突發情況,或是有些生疏的東西,因為準備可,也有所瞭解,不會沒有思路,最後緊張的不行。

三、還可以在開始重要事情之前,緩慢深呼吸,這樣可以克服緊張。我們在參加重要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如果非常的緊張,可以緩慢的深呼吸,十來次,注意速度要慢,深吸一口氣後緩慢吐出,這樣就可以克服緊張手抖。


壹方祛顫湯講課


作為一個健康公益從業者,這裡告訴你


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


來說說都有哪些症狀會造成手抖呢?


1.帕金森

這個是最著名的,震顫,也就是手抖,是帕金森患者最常見的典型症狀。但是不是說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


帕金森往往還有

睡眠障礙

便秘

情緒低落

動作遲緩

如果多個症狀一起出現,那麼才很可能是帕金森,需要去就醫治療


2.甲狀腺病變

很少有人知道,甲亢和甲狀腺炎等甲狀腺病變,都可能引起手抖。

當甲狀腺出現故障的時候,有可能導致血液裡的甲狀腺素升高,造成代謝增加引起肌肉震顫。


但甲狀腺病變往往還伴隨著

心慌

怕熱

口渴

食量增加

等症狀


3.低血糖

低血糖的症狀和甲狀腺病變類似,當處於低血糖的時候,人會自動分泌甲狀腺激素促進糖原分解位置血糖平衡。


但是,低血糖的手抖往往是呈週期性的在餐前發作,然後在餐後迅速得到緩解


此外部分精神類藥物,也存在讓人手抖的副作用。


4.戒斷反應

除了上面的原因,常喝酒和常抽菸的人,在嘗試戒酒戒菸的時候,多多少少會出現戒斷反應。



而手抖也是戒斷反應的表現之一,除了手抖還有

抑鬱

失眠

狂躁

除掉上述的所有原因,吃的過鹹,或者短時間過度受力都會造成手抖


所以當出現手抖症狀時,不要過分擔心是帕金森,去醫院做一個全面檢查才知道問題所在。


聚力公社


“喝水時手抖,是帕金森嗎?”

“提重物久了手抖,是帕金森嗎?”

什麼是帕金森?

帕金森病是一種運動障礙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發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年輕的小夥伴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了。

據統計,全球已有超過1000萬名帕金森病患者,其中有近300萬在中國。在我國,帕金森病已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之後中老年人的“第三殺手”。

帕金森是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會造成肢體活動紊亂,產生常見的肢體“僵、慢、顫”等症狀。奧黛麗·赫本就曾飽受帕金森病的折磨,最終不幸離世。


手抖就是帕金森?

不完全是。

帕金森最被人熟知的症狀是手抖,但它還可能表現為肌僵直、運動減少、走路慌張(“慌張步態”)和寫字越寫越小等症狀。但還有很多患者因為症狀不典型,常被誤診。


下面這套國際上常用的自測題,能幫助早期發現帕金森,爭取治療時機。(以下每個問題,如果答案為“是”,計1分,“不是”計0分。)


1.你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

2.你寫的字是不是比以前小了?

3.有沒有人說你的聲音比以前小了?

4.你走路容易跌倒嗎?

5.你的腳是不是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

6.你的表情是不是沒以前那麼豐富?

7.你的胳膊或者腿顫抖嗎?

8.你自己係扣子困難嗎?

9.你走路時是不是腳拖著地走小步?

如果總分超過3分,建議立即就診,通過相關檢查明確是否為帕金森,並遵醫囑治療。

帕金森病如何預防?

1、儘量少接觸化學及重金屬物質。

如汞、錳等,農村少接觸農藥,如百草枯、魚藤酮等;

2、有些藥物可能引起震顫。

老年人儘量少用,如利血平、氟桂利嗪、精神藥品等;

3、控制基礎疾病。

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積極預防腦血管疾病;

4、積極參加運動。

尤其是輕緩的體育運動,比如氣功、太極拳、太極劍、慢跑等。2011年,國際權威 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曾發表了一篇美國科研團隊藉助太極拳訓練改善了帕金

森病症狀的報道。

5、綠茶和蜂膠。

很多國內外文獻報道綠茶中的酚類化合物具有很強的神經保護作用。而蜂膠中的主 要活性成分咖啡酸苯乙酯有很強的抗氧化功能,對帕金森樣損傷起到保護作用。


康侶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

手抖分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引起手抖的原因很多。那麼手抖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嗎?



帕金森病在醫學上稱為“原發性震顫麻痺”,又稱“震顫麻痺”,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主要是因位於中腦部位“黑質”中的細胞發生病理性改變後,多巴胺的合成減少,抑制乙酰膽鹼的功能降低,則乙酰膽鹼的興奮作用相對增強。兩者失衡的結果從而出現“震顫麻痺”。帕金森病主要表現為震顫、肌僵直、運動遲緩和姿勢不穩,病情進一步發展可出現情緒與智力改變,精神方面的症狀,嗅覺減退,流涎等症。




通過以上了解可以知道手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病。如果持續性或經常出現手抖,應該去醫院,查明手抖原因,以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