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代代相传」从战太行到美太行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随着时光的变迁,这种精神已经深刻融进了林州人民的血液中,他们从战太行、出太行到富太行、美太行,让红旗渠精神代代相传。

连日来,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培训班学员,大家通过纪念馆留存的红旗渠建设时期的珍贵照片,近距离感受红旗渠精神。

河南调查系统党员党性教育

第二期培训班学员 张广宇

听到党员领导干部的口粮始终低于群众,这一点对我们当代的党员干部是有很大的启发,党员干部只有时时处处做好表率,才能增强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才能带领老百姓坚定地跟党走。

红旗渠干部学院副院长 曹彦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红旗渠是一个充满初心的地方,我们要把红旗渠打造成永久的党性教育课堂,永久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让更多的人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除了现场教学,学院还邀请了传承红旗渠精神的模范典型和大家交流,林州市石板岩乡大垴村党支部书记许存山就用自己的经历给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

大垴村位于海拔1788米的太行山巅,交通闭塞,不通水源。直到1980年,仍有67名50岁以上的老人从没有下过山。这样的状况,让当时年仅26岁的许存山毅然回到家乡,决心要在壁立千仞的悬崖上凿出一条山路。

林州市石板岩乡大垴村党支部书记 许存山

还有修红旗渠那样难吗?只要咱鼓起劲,你有这个信心, 有这个决心,什么事都难不倒咱。我就写了一首言志诗:人生若许年,壮志立肝胆,心存人民苦,誓把大山搬。

以诗为志,许存山与七十多名村民一起,住在山野,吃在山野,为了炸石开山,他长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凌空飞荡,腰部被绳索勒出了血,睡觉时连衣服都脱不下来。

林州市石板岩乡大垴村村民 杨安贵

你像这个电线杆都是我们扛上来的,都是发扬红旗渠精神,老许党支部书记带着我们,一股劲一定要修好。

经过八年苦战,一条通往山下全长38公里的盘山路终于修通。如今,这条路不仅让村民走出了大山,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山东游客 李华

我从山东济南过来,看到大垴村修的这个盘山路非常震撼,我觉得这个要没有一定精神支撑是很难完成的。

现在,在许存山的带领下,依托盘山公路,大垴村的中药材种植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红红火火,村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林州市石板岩乡大垴村党支部书记 许存山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林州人民世世代代的精神财富,在红旗渠精神的鼓舞下,没有我们干不成的事。这种精神就是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不低头的精神,这种气概永远不能丢失。

在红旗渠精神的影响下,如今的林州市正从战太行、出太行逐渐向富太行、美太行的目标迈进。

内容总监:徐辉 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