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世界,正在惩罚那些没有教养的孩子

很多人都有过被“熊孩子”骚扰的经历。

说到熊孩子,不少人都会浑身一凛,脑海中浮现两个字——可怕!“熊”的出现,通常伴随着巨大的破坏力和杀伤力,“熊”过之处,一地狼藉。

高铁上,只要倒霉遇到了熊孩子,那么在他们下车之前,你的旅程注定不得安生。他们要么欢快地来回奔跑在车厢中,用雀跃的尖叫表达自己内心的快乐,让你的脑袋仿佛马上要炸成一朵烟花;要么用充满活力的节奏踢踹你的椅背,让你感受什么叫“动人心魄”;要么用高亢的外放声音,强迫你一起走进神奇的动画世界。

地铁里,熊孩子有座位不坐,却穿着灰扑扑的鞋子踩上踩下,玩得不亦乐乎,下车后留下一个印满鞋印的脏兮兮的座位。

餐厅里,熊孩子们在狭窄的过道间穿梭奔跑、喧嚣打闹,无视食客们愤怒的眼神,更不畏惧服务员手中滚烫的汤水和食物。

登门做客时,熊孩子们如同八国联军附体,兴味盎然地翻动主人东西,看到合心意的便撒泼哭闹要带走,带不走的便趁人不注意来个恶作剧,或摔或拆,总之怎么开心怎么来。

……

一些“熊”大了的孩子更是屡屡登上报端,不断“勇创佳绩”,并最终为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买了单。

湖北十堰,一名8岁男童随父母在超市购物时,用捡来的钢钉扎破粮油区28袋大米、13袋面粉,超市报警,最终孩子的父母花2600元将被孩子扎破的米面买下,为孩子的“熊”买了单。

某地商场,一个熊孩子用可乐“洗”了一架价值六十多万的进口钢琴,被索赔19.8万折旧费。据悉,这是一个“有前科”的孩子,在此之前曾经用水浇过亲戚的钢琴键,却被父母以“小孩子不懂事”、“正好帮忙洗琴了”轻易把责任推脱开来,而这一次,熊孩子和他身后的父母注定要为这个结果买单了。

一趟飞往美国洛杉矶的航班上,一家三口和一位日本籍男子比邻而坐。六岁的男孩不仅吵吵闹闹,上蹿下跳,更对日籍男子拳打脚踢。在劝告无果,忍受了三个多小时的折磨后,日籍男子最终情绪爆发,与孩子的父亲发生口角,并很快在飞机上厮打了起来。

这场空中闹剧最后以换座告终。然而让熊孩子和熊家长没想到的是,一踏上美国的土地,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们瞬间被二十多名警察包围,其中甚至还包括FBI。在经过调查取证后,最终美警以故意伤害罪禁止他们一家三口入境,并连夜将他们遣返回国。

“遣返”可不是简单的“送你回家”,它意味着这家人的护照上从此有了伴随终生的不良记录,以后再想入境别的国家将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

熊孩子为什么熊?根本原因只有一个——缺乏教养。

有人说过,“穷养、富养,不如教养”。教养是一个孩子通向成功的软实力,决定了孩子飞翔的高度。

一个缺乏教养的孩子是鲁莽、愚昧、粗暴和自我的,他们是麻烦和问题的制造者,是文明和秩序的摧毁者,他们让人很难相处,甚至经常让人产生厌恶和远离的想法。这些孩子不管是在生活中,或是今后走入社会,都难以得到旁人的青睐和赏识,他们能获得的,通常只是轻视的目光和鄙夷的眼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没有教养孩子的人生道路注定将比其他人走得更加困难。

而有教养的孩子面临的情况则刚好相反。

美国著名旅行作家凯鲁亚克说:“教养是一种不用说出来的美好。”一个有教养的孩子,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温暖舒畅。他们以温文有礼的文明姿态,受到人们的欢迎,受到社会的接纳。这样的孩子,不管走到哪里,人们都乐于帮助和提携他们,世界也将用温柔的善意回馈他们。有教养的孩子,人生的道路将越走越宽,他们身上光辉的品质,成为命运眷顾的焦点。

很多父母都以“年纪小”来搪塞和敷衍孩子那些糟糕的无礼行为,殊不知,“年纪小”并不是缺乏教养的理由,相反,从孩子懵懂懂事开始,父母便应该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教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做好最基础的建设。

那么,如何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呢?人民日报给出了三十二条教养礼仪,值得爸爸妈妈们参考。

中国有一句古话:“3岁看大,7岁看老”,幼年时期的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父母手中的画笔,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画风”。想要培养一个有教养的优秀孩子,那么从孩子幼时开始,父母就应该用手中的笔,一笔一划将规矩和礼仪写入他们心中,教会他们付之于行动。这些教养的细节,是父母送给孩子珍贵的人生礼物,将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灵魂中最美好动人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