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长春市朝阳区永昌街道党组织党员“战疫”扫描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长春市永昌街道按照五级书记抓防控的总体要求,强化组织力、战斗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头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那抹红,照亮了社区,映红了每一个楼栋。

“我曾经是军人,现在是消杀战士”

“我是一名党员,是社区第一书记,这次任务交给我”。 2月5日,永昌街道首名密切接触者需要转运到指定安置点接受隔离观察,永昌街道武装部长,杏花邨社区第一书记李树权第一时间找到党工委请求护送。

他穿着用雨衣和口罩“改造”的“防护服”冲锋到了一线。联系指引120急救车到居民家楼下,通知密接者下楼,将密接者送达指定位置后,为其办理入住手续……三次转运工作,这名密接者转运“特种兵”对这个流程已经再熟悉不过了。“熟悉”这个词,已经成为他冲锋在前的“借口”。

李树权还带头与11名队员组成“特战消杀小分队”,对居民楼道内的进行全面的消杀。他是队长也是一名队员,每日都到消杀现场亲自上阵,对有留观人员和隔离人员的居民重点楼道,他总是抢着往里冲,大家问他不怕吗?他说:“不怕,我曾经是一名军人,现在我是一名消杀战士。”

在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下,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下,永昌街道党工委积极动员,凝聚专业团队力量、党员干部力量、党员志愿者力量、联盟单位力量,四力合一,全域消杀,切实阻断了二次污染源头。

“组织把工作交给我 我就必须要干好”

“组织把工作交给我,我就必须要干好。”面对工作中的难题裴志强总是这样说。

集中隔离点主要接收从火车站、飞机场、高速公路等入长通道排查出的重点疫区返长人员。由于隔离人员入住时间随机性强,裴志强要随时待命,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睡觉也不能脱衣服,随时准备战斗,连续工作长达60多个小时,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接到6个返长人员入住的通知。

“吃得习惯不?睡得好不好?体温正常吗?”这些话裴志强每天不知说了多少遍,哪个房间需要血压计、水果,哪个小孩需要零食、玩具……针对不同人员不同需求,裴志强总是尽最大的能力去解决。

为保障好隔离人员的生活,永昌街道党工委积极将隔离人员保障服务与民生服务相结合,以社区为单位,成立了党员服务保障队、党员爱心车队,共计47名裴志强一样的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为隔离人员提供人员和车辆支持,同时针对留观站的留观人员开展了以细心、爱心、耐心为主的“三心”服务,提供帮助、便利生活、稳定情绪,增强信心。

“你是医生,我是街道干部,我们目标一致”

“你是一名病人,免疫力低下,一定要做好防护。”

“我在忙呢,你是医生,是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我是街道干部,是党员,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我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不把居民送到你那里去,我们目标一致”。

这是朝阳区永昌街道办事处卫生计生科长李莹与爱人几天来的日常。李莹的爱人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工作,疫情来临,几天几夜回不去家,见不着面。千言万语都化成一句话:“保重。”

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形势不断严峻,时间紧、任务重,李莹第一时间带领社区书记,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合力排查疫区来长人员。面对排查名单,她经常顾不上喝水吃饭、难受忘记服药。随着疫情变化,居民们有的恐慌,有的不屑一顾,为让居民尽早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李莹第一时间起草了致永昌街道居民朋友的一封信,拖着病体,与社区工作人员张贴到每一栋居民楼。

在永昌街道,还有很多李莹一样的党员干部,他们以党工委为核心、以社区为单位、以24个网格为基点,开展宣传排查工作。到现在,共发放宣传单40184张,张贴宣传画、海报、宣传册1555份,悬挂宣传条幅219条,利用辖区24块LED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同时他们还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网格包保、专人统计的工作方法,以入户、电话咨询等方式对辖区内16245户、53594人开展了两次地毯式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