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沧州:他们与医务人员一起冲在第一线

。一出驾驶室,外面的寒风吹得他浑身冰凉。

此时,李卫华已经累得说不出话。他将脱下来的防护服放到指定地点后,处理完个人卫生,按照指定的路线一路小跑回到值班室,等待下一次的出车命令。

此时,已是夜里11点50分。早已饥肠辘辘的李卫华打开柜子,发现里面摆着同事为他准备的方便面和火腿。看到眼前这一切,他心里暖暖的。

与李卫华轮班值守的还有司机杨茂辉。每次出车时,他都感觉穿在身上的隔离服捂得他透不过气来。尤其是在等待医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的时候,坐在车内的他非常难受。

从准备出发到完成任务,整整4个小时。期间,杨茂辉没有喝水,没有上厕所,克服一切困难为病人争取救治时间。时间最长的一次,他连续七八个小时没有吃饭喝水。

接到出车命令

犹如听到冲锋号

杨茂辉和李卫华都是退伍军人。对于他们来讲,每次接到出车命令,就如同听到了战场上的冲锋号。他们要用最快的速度穿戴好防护装备,赶到指定区域。

直到现在,47岁的杨茂辉还记得他第一次转运患者时的情景。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隔离衣、鞋套……之前,杨茂辉已演练多次穿戴防护服的流程,早已熟记于心。10分钟后,救护车停在了救治大楼门前。

接上病人后,杨茂辉一路疾驰奔向目的地。完成患者转运后,杨茂辉回到值班室,一把抓起桌上的水杯,一口气喝光了杯子里的水。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他还没有吃午饭。

每次出发前,李卫华都会做好心理准备:路途顺不顺利,最快多长时间能返回医院。有时候,他的计划只能随着患者的病情变化而变化。有一次,李卫华接到通知,马上转运一名患者。接到任务,李卫华立即做好防护,将救护车开到指定地点。紧接着,他又接到通知:由于情况有变,救护车原地待命。他这一等,就是2个多小时。每过一会儿,李卫华都会重新制定计划。他要用最短的时间将患者运送到目的地。

一个多月来,杨茂辉和李卫华一直坚守在岗位上。虽然辛苦,但他们毫无怨言。他们说,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人人都是战士。能参与到这场战役中来,他们很自豪也很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