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高景利:战“疫”中的“忘我”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记者 李玉杰 通讯员 刘培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唐山市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攻坚战正在全面打响。这场战役中,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赌上生命,保平安,护周全!逆行战魂,向阳而生。高景利,唐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感染救治专家组组长、开滦总医院副院长,有着三十年党龄的共产党员首当其冲。

高景利(右一)正在病例会诊。刘培丽 摄

作为河北省重症医疗专家的他,曾经带领他的团队战胜了非典和甲流疫情,他具有丰富的抗击疫情经验,作为河北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唐山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的他主动担负起唐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定点医院所有住院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治就是责任,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钟,工作高速运转。每天要与省专家组协调所有诊疗相关的事情,及时会诊重症、危重症患者诊断方案及治疗情况;与唐山市卫健委沟通汇报患者信息;与院内专家沟通临床救治中所需设备、耗材是否备齐;向市领导汇报救治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一天能睡4个小时都成了奢望。

求真务实、身先士卒、扎实工作

大战前夕,组织相关专家积极备战,人员、设备、床位、培训、流程、规范、预案……层层把关,运筹帷幄。从1月27日收治唐山市第一例患者开始,紧张的救治工作拉开了帷幕。每天上午8:00高院长准时组织召开呼吸、重症、影像、检验、中医等专家的交班会,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分析病情变化原因,研究制定对策,确保每一名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科学的治疗。2月2日接连两例重症病例收住重症监护室,气氛愈发紧张,为有效救治,降低死亡率,每天下午19:00针对危重、重症病例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根据病情变化总结、讨论、制定新的诊疗方案,严格落实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一人一院一团队,一人一策一方案,专人专家制管理模式。从医疗资源调配、医疗团队组建,到危重患者病情判断、精准救治,他都做到事事清楚、件件落实,严格流程和规范,竭尽全力,努力确保患者平安。

不畏风险、责任担当、迎难而上

2月3日,接收了一位年轻患者,虽没有基础病,但临床症状表现最为严重,夜里23点多发热38.5℃,突发胸闷、呼吸困难,各项指标变化明显,情况一下子紧张起来。高院长接到汇报后,立即连夜组织紧急会诊,总结症状,查找原因,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精准诊疗方案,经过高流量氧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强心利尿,患者症状很快缓解,呼吸平稳,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9%,看到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所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指标已恢复正常,但是作为从业近三十年的重症专业医生来说,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之后才算放心。经过协调,于凌晨1:36高院长与病人视频连线成功,询问病情,关心感受,他鼓励患者要有信心战胜疾病,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回荡在指挥部房间,然而此时的东方已经泛白,还没等躺下休息,病房又传来消息有患者出现了紧张、烦躁、恐惧的表现以及过激行为,高院长马不停蹄的来到指挥中心,视频连线耐心为患者做心理疏导,在精神科心理咨询师到来之前成功的为三位患者做了心理疏导,缓解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高院长反复嘱咐在岗医护人员非常时期既要让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又要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要随时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此时,楼道里嘈杂的声音逐渐响起,又是一夜不眠,新一天的战斗又将继续……

实战30多天以来,病情瞬息万变,特别是危重病人的救治,与死神搏斗,时间就是生命!监护仪、呼吸机、血流动力学监护、重症超声……重症监护室里彻夜战斗,像这样的不眠之夜不计其数。可高院长一直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关心身边每一个人,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要有信心,早日康复;鼓励和鞭策医护人员加强自身防护、强健体魄、沉着应战。当目送患者好转转出重症监护室;目送患者出院回家,他脸上露出欣慰的表情,转身又投入到紧张的救治工作中。

就像《因为有你在身旁》中写道:“你的眼眸,坚毅明亮像一束烛光,任黑夜再冷再漫长,都有你在身旁……”他就像一束光指引着我们,为我们引航,保我们顺畅。这就是我们的高院长—疫情一线的导航!这就是我们高院长—唐山人民的脊梁!这就是我们高院长—让病痛魔鬼无处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