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伪女权:只渴望安家的你,当不了“苏明玉”,又看不起“樊胜美”

文|小段誉 有文有煨签约作者

《安家》最近大火,沉寂了几年的孙俪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回大众视野,关于“精英女性”“权威女性”相关话题又一次上了热搜,也让“平权运动”支持者们大呼过瘾。

但关于“娘娘”饰演角色房似锦的母亲深刻讨论,也让中国的伪女权主义者,又一次奋笔疾书般的找到了自我逃避的出口——原生家庭。

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朋友包括我们自己,都很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迷茫焦虑纠结痛苦,女生在面对职场上的不公平的时候,会选择将自己的遭遇归结为原生家庭,这往往是最好寻找也最容易寻找到的借口,也成为“伪女权”最常见的理由与借口。

我有个关系特别好的小学同学,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是我俩最后一次见面。

我拿着礼物走进KTV的包厢,看着开心欢笑的她,届时她已经和母亲闹翻,中考成绩也并不理想,她坐到我的身边,告诉我:“你能来,真好。”

我被烟熏的眼角直流泪,问她怎么考成了这样。她当时只是淡淡地和我说了一句:“就怪我爸妈呗。”后面听说她上了一个非常一般的高中,没有上大学。

后来我上了大学,我遇见了许多极为优秀的女孩子,她们或者内敛、或者朴素、或者善良、或者奔放。

她们中有人陷在外国名校就读,SCI影响力因子1.135;有人在地方政府高就,成为办公室的红人;有人担当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帮助无数迷茫的人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有人成为自媒体工作者,月入过万。

我曾问及过她们一个共同的问题:“在你人生的路上,你最感谢谁。”

她们的回答出乎意料的一致:“感谢父(母)。”

她们中很多人并不对外宣称自己是女权主义者,但是行事作风却真的展现出“女权主义”精英的架势——不认命,不认输,不妥协

很多时候,女权不是宣之于口的言之凿凿,而是货真价实的自食其力。

格力的女总裁董明珠,驾轻就熟,杀伐决断;阿里巴巴的资深副总裁彭蕾,眼光独到,新三力说;华为原董事长孙亚芳脾气火爆,狂风暴雨。

她们最终能够用自己的脚,选定自己的站位,这地位并不是靠带薪休假得来的,也不是靠原生家庭得来的,更不是靠男人给钱给来的,而是靠自己夜以继日的加班工作打拼出来的。

知乎上有人这样评价:真正有才干的女性远远比平庸的男人要抢手

对于女权的初次认知,来源于《奇葩说》的马薇薇,她当时用非常的“高光演说”介绍了波伏娃和萨特。

自那以后,我开始渐渐知道,西方有一群斗士,她们探究的主题是关于歧视、刻板印象、物化女性(尤其是关于性的物化)、身体、压迫与父权等。她们凭借自己的一点点争取,最终让那个白人男性至上的世界有了一丝丝松动。

后来,我也渐渐发现,国内出现了一群“耀武扬威”的人,她们探究的主题是关于如何管住老公的钱,如何在房产证上填上自己的名字,如何在离婚后分到可观的财产,如何在婚后不住在男方家(不和婆婆相处)等问题。

她们凭借着自己“抄袭”来的理念,理所应当的“榨取”着男性的物质资源,并理所应当的觉得这是自己应得应分的;

道貌岸然的“放纵”自己,摆脱道德的束缚并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自由;以自己无法支撑自己高级别的欲望,而名正言顺的把男性当成ATM机。

给大家安利一个一试便知的“小公式”,测试你的另一半是不是“伪女权”。

晚饭后,可以先聊一个带有XX镜头的电影,随后随即说一句:“今晚伺候老子睡觉啊!”

这时候,真女权主义者会回答:“滚,凭什么是老娘伺候你睡觉,是你伺候老娘睡觉才对!”

这时候,伪女权主义者会回答:“滚,你一没给老娘买包,二没给老娘买表,三没给老娘买口红,老娘凭什么要伺候你睡觉,我又不是你的丫鬟。”

这里面的逻辑,究竟是谁在物化谁呢?

之前所有伪女权的描述,让一部电视剧里的角色跃然纸上——樊胜美

樊胜美有着所有“伪女权”者身上的全部特质,虚荣、不够上进,拜金,捞女,渴望钓到金龟婿。

在与王柏川结婚前夕,要求一定要在房产证上加自己的名字,如果不加,就说自己没有安全感,榨取着王柏川与其父母的物质资源。当她得知王柏川无法在房产本上加自己的名字时,她选择愤然离席。

在与王柏川恋爱初期,她伪装成为成功人士,借陪客户的时机敲王柏川的竹杠,成功拿到爱马仕的丝巾。在与王柏川冷战期间,勾搭到曲妖精的渣男哥哥,并成功被骗睡,拿到购物卡、小礼物等。

她的出场台词是:“我有料,我有品,你值得拥有。”她酒后对安迪说:“老娘有一个荷尔蒙需要平复。”当安迪想要去尊爵汇帮她一把的时候,她毅然说出:“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18年一篇《情感婚姻与消费观》的论文中,对北上广三地的一万对情侣进行抽样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在奔跑的社会中更加注重物质财富,而光环效应所导致的伪女权者更加注重手到擒来的“物质财富”,即另一半创造物质财富,我来享用。

而忽视了,女权主义的本质是,自己创造物质财富,不等不靠任何人。

我在闺蜜圈做了调查,《欢乐颂》这部电视剧里,她们最看不上“樊胜美”,然而,现实中的很多人,活得还不如樊胜美。

樊胜美最起码最后自立自强了一段时间,直到真正能够给她安全感的陈先生出现。樊的婚姻究竟幸不幸福姑且不论,起码有人愿意陪她走进婚姻。

而现实中的一些奇葩们呢?

因为社会结构性的差异,致使很多男性在恋爱期处于“没有社会话语权”的状态,即没有物质财富的累积,也没有精神财富的奠基。男性况且如此,同等阶层的女性可想而知。

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想要取得平衡,就必然要牺牲一部分人。


掌握社会话语权的精英男性,依靠自我的“光环效应”骗取“没有话语权”的年轻女性,通过交易,双方获得短暂的各自满足。

而掌握社会话语权的女性会将多数交易以各种形式终止,而“没有话语权”的年轻女性将各种心酸、怨念转移到“没有话语权”的年轻男性身上。

因此,变本加厉的彩礼,婚前各种作死的要求,都是为了让自己“有安全感”。

“安全感”的逻辑线条一直是紊乱的——因为受到伤害,所以要变本加厉的从下一个不愿意伤害自己的人身上找寻回来。

这种变相的将自己合法化长期化进行“X交易”的逻辑,是所有田园女权的通病。

她们很容易在谈婚论嫁的节骨眼上,被男方抛弃。她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嫁女儿和娶媳妇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和你结婚后,我就没法经常回自己家了。”

“我爸妈提出的所有彩礼要求都不过分,我们家就我一个女儿。”

“房产证上一定要写我的名字”“不写我的名字,你娶我回来当免费的保姆”

“我的工资没有你高,家里的重大开支理所应当你来承担。”

她们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幻想着自己成为《都挺好》里的苏明玉,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能自己泡到帅哥,能帮家里解决所有的问题。

但她们终究成为不了“苏明玉”,她们中70%的人在父母要求她们不必那么上进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反抗;她们中80%的人被家里娇生惯养,以生活不能自理为荣;

她们几乎90%的人都缺少苏明玉身上的拼劲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别人解决,哪怕自己能够应对,也害怕麻烦;

她们中95%的人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认为不能够接受自己一个人独当一面(两地分居);她们中100%的人害怕吃苦。

这就是她们渴望却又无法实现的原因,因为吃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锻炼出来的。

一项调查显示:当公司要安排员工去乡镇轮岗的时候,绝大多数90后女性员工选择“轮到我我就辞职”。

“真女权”往往会把一句话挂在嘴边,“靠自己,才能吃饱饭,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

“靠自己”是一句非常朴实的话,但被猪油蒙心的很多妙龄少女,却把“自己”理解为自己,而非自己的本事。

【排版|喵喵 审核|有文有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