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永定区“3+1”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为防疫“稳压”

红网时刻张家界2月28日讯(通讯员 赵玲)在全国同心协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永定区司法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区级、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加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社会稳压器”的作用,为疫情防控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防疫稳压“扎根基”,确保小事不出村。永定区共有258个村居、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900名人民调解员。村、居人民调解员主动发挥与群众紧密联系的优势,配合党委政府在百姓家中逐户排查疫情,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等防疫知识,全面摸排化解矛盾纠纷,坚持抓早抓小、应调尽调,防止矛盾激化升级。严格落实“1起纠纷3次调解”制度,经3次调解仍然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上报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由上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调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应。疫情期间,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10起,有效将一般民事纠纷化解在百姓家门口。

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防疫稳压“强基础”,确保大事不出乡。永定区共有24个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148名人民调解员。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员全程参与本辖区道路守卡、人员管控、法治宣传等防疫工作,及时化解工作中的涉疫纠纷,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司法所作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联络员”,有序指导辖区内人民调解员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向下收集纠纷信息,向上报送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保持信息畅通及时,防止社会重大风险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疫情期间,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51起,通过多层级、多部门共同参与,有效将较大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防疫稳压“补短板”,确保矛盾纠纷调解全覆盖。永定区共有9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40名人民调解员。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员依据疫情期间多发的医疗、物业、道路交通、婚姻家庭等纠纷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摸排化解工作,积极发挥自身懂法律、懂政策、懂专业,能做群众工作的优势,科学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在纠纷的定性、定责以及处理上充分体现人民调解员的专业、公正和权威。疫情期间,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7起,有效确保各特殊领域“术业有专攻”,调解无“死角”。

区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防疫稳压“破难题”,最终实现矛盾不上交。永定区“三调联动”办公室在疫情防控期间迅速传达落实党中央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决策部署精神,制定疫情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通过微信群对全区人民调解员进行指导和培训,引导调解员在特殊时期积极采用视频调解和电话调解等“无接触”的方式化解纠纷,组织调解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逆风前行,加入战“疫”。针对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多区域的重大矛盾纠纷,启用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统一调度相关部门开展联合调处,集中力量啃掉“硬骨头”,最大限度地把矛盾吸附在当地,结案在当地,从而实现矛盾不上交。疫情期间,共化解重大矛盾纠纷2起,全区无因纠纷化解不及时导致民转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人民调解组织;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人民调解员。在这场战“疫”中,全区291个人民调解组织,1088名人民调解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优势,坚守在维护疫情期间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奋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