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遊坦之和鳩摩智一樣都練《易筋經》,為何結局卻天差地別?

用戶68736147


《易筋經》作為少林寺的鎮寺之寶,乃是武林中人夢寐以求想要修煉的絕頂秘籍。在《天龍八部》中游坦之和鳩摩智兩人先後學會了這門寶典武功,然而兩人結局卻天差地別。



且看萌月關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下面是我的分析。

1、獲取方式

遊坦之:《易筋經》原本是在蕭峰手中(阿朱上少林寺偷取,準備給慕容復的),卻不小心掉了被遊坦之撿到。



鳩摩智:遊坦之在路上遇到鳩摩智,誤以為鳩摩智是去少林寺的高僧,並將《易筋經》交給了鳩摩智,鳩摩智從此得到易筋經練法。


萌月關評價:兩人獲取《易筋經》的方式都過於簡單了,可謂運氣逆天。可以說在這方面,兩者算是同一起跑線。

2、修煉目的

遊坦之:修煉易筋經完全是為了活命,機緣巧合之下學會的,可以說最初是被動型的修煉。



鳩摩智:本身武學修為高深,為了武功能夠更上一層樓,強行修煉,急於求成,而傷己身。



萌月關評價: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遊坦之修煉時可謂心無旁騖,自然水到渠成。而鳩摩智卻急功近利,早已被內心膨脹的慾望所侵佔,修煉則事倍功半。

3、修煉根基起點不同

遊坦之:完全小白一枚,修煉《易筋經》之前武功屬於路人甲小嘍嘍級別。修煉易筋經時處於心無雜念,用的是循序漸進的方式,內力之深厚直接跨入一流高手之列。若不是因為武功招式太過粗糙匱乏,缺乏戰鬥經驗,蕭峰要想勝過他絕對沒有那麼簡單。



鳩摩智:作為“天龍四絕”之一,武功早就是頂尖一流水平。在未修煉易筋經之前,他的武功已經少有人能與之並肩。修煉易筋經可以說是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的作用,但他卻因此心態發生了變化,加上他又修煉了道家小無相功,少林七十二絕技等武功博雜,導致內力紊亂,反而留下了暗疾隱患。



萌月關評價:從九到十的難度不亞於從一至九的階段,甚至還要更難。遊坦之屬於從一到九的過程,並且由於開了小掛(冰蠶之毒),因而顯得比較容易。鳩摩智則屬於這種九到十的階段,原本就是極為困難的,鳩摩智還給自己增加了難度,導致最後功敗垂成。

總結一下:遊坦之修煉易筋經屬於偶然,運氣佔據了大部分,加上他個人的追求並不在武學上,反倒是獲得了成功。而鳩摩智則對於武學太過偏執,利慾薰心。修煉貪功冒進,明知自己的武功境界已觸碰到了壁障,卻沒有選擇化解壁障的方法(佛學精湛的高僧,應當學習掃地僧那樣用佛法化解),卻一味的強練,被名利矇蔽了雙眼,失敗是必然結局。



引申:我們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沉澱自己,做事切不可太急功近利,要循序漸進,腳搭實地,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如果只為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最終害人害己,得不償失。希望與大家共勉!


月關略萌


《易筋經》少林派武功的精髓,號稱天下第一內功修煉心法,也是很多追求至上武功人的夢想。

遊坦之修煉《易筋經》覺得順風順水,感覺並沒有什麼難度;而鳩摩智修煉之後,反倒造成體內的隱疾,每到月圓之時便痛苦難忍,最後走火入魔,被段譽化去功力之後,才險些保住性命。


同一部功法為什麼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局,個人認為有以下三點:

1、基礎不同:遊坦之是零基礎開始學習的易筋經,排除內力相互衝突的可能;鳩摩智修煉武功多樣,他的主要內功是小無相功,高端的道家的內功心法,佛家與道家的內修定義不同,有時,難免會有衝突。

2、掃地僧說過,少林功法過於剛猛,不能強行修煉,是要伴隨佛經同時修行的,不然很容易被修煉的功法反噬,還有佛家講究一切隨緣;遊坦之修煉只是抱著試試的態度,並沒有強制要求自己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鳩摩智不同,他強行修煉《易筋經》,就像是段譽教他的六脈神劍一樣,雖然他以極好的資質強行突破,但最終受到了反噬留下隱疾。



3、佛家講究普度眾生,救人於水火,少林功法亦是一樣,講究強健體魄,解毒療傷;遊坦之是在身中劇毒的情況下修煉的,用易筋經壓制毒素,算是誤打誤撞,因禍得福。


不一樣的修煉背景,不一樣的修煉方式,不一樣的修煉目的造成了不一樣的後果。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諸位大神指教。


立水


在老版當中,遊坦之和鳩摩智都練了《易筋經》,但是在世紀新修版的《天龍八部》當中,遊坦之練得是《神足經》,而鳩摩智也就沒有練《易筋經》了。所以我們就按照三聯版《天龍八部》的設定來解釋吧。

在三聯版《天龍八部》設定當中,想要學會《易筋經》,必需要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習武功之念。這點是鳩摩智肯定做不到的,鳩摩智可以說是《天龍八部》中最大的武痴了,他對武學有著極深的執念。另外呢,鳩摩智修行了七十二絕技使用之法,已經有了暗傷,而後來強行修煉《易筋經》等於是在自尋死路。最後走火入魔了,一身功力便宜了段譽。

而遊坦之為什麼能夠學會《易筋經》呢?因為他根本不知道那個是《易筋經》,也根本看不懂,只是跟著上面的姿勢在練。另外呢,意外的吸收了千年冰蠶的功力,他還以為冰蠶鑽進了他的身體,他只要運轉功力冰蠶就會出來。所以他是以玩的心態去召喚冰蠶出來玩而運轉武功的,正好合了《易筋經》的心境,從而修煉成功的。


悠然布衣


天龍八部中游坦之和鳩摩智,兩個人性格各異,遊坦之的易筋經,要強過鳩摩智的易筋經,這是毋容置疑的。


易筋經是少林至寶,百年來一直都是至高無上的典籍,許多少林高手,曾經痴迷此經書,但始終一無所獲,即便鳩摩智是武學天才,也難以練成易筋經。相反資質平平的遊坦之,卻能將此功融會貫通,而且還能與喬峰和丁春秋等人一戰。

其實少林易筋經相當霸道,威力也是無比的驚人,這本經書本在少林寺,但是阿朱盜走之後,寺內人並非展開追殺,而是不了了之,這到底為何呢?原來易筋經修煉難度奇高,少林百年一來,竟無一人練成,而一個掃地僧也是如此,最後抑鬱而終。他的徒弟瘋瘋癲癲,無意之中練成易筋經,至於其中緣由,他也不得而知,由此可見易筋經的難度,絕非凡人所能及也。

既然如此,遊坦之為何能夠練成易筋經呢?其實答案非常簡單,修煉易筋經需要內心坦蕩蕩,無任何私心雜念,也無追逐名利之心,否則大事難成。當年遊坦之身中冰蠶之毒,無意中按照經書中的經脈走勢解毒,冰毒立即化解,不知不覺中,內功精進,而易筋經的修煉,也在這個時候悄然進行。

但是遊坦之並不知道這是易筋經,只是把他當做解毒經來看待,所以才能夠神功大成,若是強行修煉,結果可想而知,必定功敗垂成。


鳩摩智正是犯此大忌,所以一直久攻不下,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鳩摩智一心求成,反而適得其反,強練易筋經,百害而無一利,鳩摩智也因此走火入魔,原著中也有所提及。


可是明王此刻‘承泣穴’上色現硃紅,‘聞香穴’上隱隱有紫氣透出,‘頰車穴’筋脈震動,種種跡象,顯示明王在練過少林七十二項絕技之後,又去強練本寺內功秘笈《易筋經》……”他說到這裡,微微搖頭,眼光中大露悲憫惋惜之情。

掃地僧已經給出答案,坦言稱鳩摩智修煉易筋經,不知大家是否發現一個細節,掃地僧說七十二絕技,用了練過一詞,而易筋經則是強練。這說明易筋經強練,根本無任何成效,反而引火上身,這也正是少林只有瘋癲和尚,能夠練成易筋經的原因。


鳩摩智和遊坦之,同練易筋經,為何天差地別,答案就在於此,若鳩摩智也無慾無求,勢必神功大成,但是他急於心切,最後迷失本性。這與遊坦之截然相反,遊坦之無意將易筋經練成,而少林瘋癲和尚也是如此,只有達到無慾、無相、無人相,才能將易筋經融會貫通。

若是讓鳩摩智重新修煉,他也難以成事,畢竟鳩摩智是“武學障”,心中求勝之心太盛,而易筋經正是“慢”的武學,正所謂預先取之,必先予之,鳩摩智反其道行之,如何練成易筋經呢?而遊坦之正是順流而上,所以才會大成,這是二者的區別,真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武學能否大成,往往都在一瞬之間。


古金武俠


遊坦之和鳩摩智一樣都練《易筋經》,為何結局卻天差?

這個問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並不是單單練就能成功。

首先就突出在兩個在修練時的環境與心態都不同。(注:兩人身體質素方面都有條件修練《易筋經》。)

比如說:遊坦之本來是聚賢莊的少莊主,但是當年聚賢莊大戰,其父戰敗不堪受辱然後自殺。遊坦之的幸福前半生就此結束,命運開始幾經波折。後來為父報仇刺殺蕭峰,但是被蕭峰放走後,卻被阿紫所擒。毀其容顏,帶上鐵頭,阿紫稱之為鐵醜。後來遊坦之被阿紫逼迫試毒,中了冰蠶之毒。卻因撿了蕭峰遺落的《易筋經》,練成了絕世的冰蠶毒掌成為堪比喬峰的高手。所以說遊坦之練成《易筋經》純屬機緣巧合,而無半分功利之心,只是為了將體內寒毒排出。



而鳩摩智練《易筋經》是為了讓自己的武功更上一次樓,鳩摩智本來就痴迷於武學,先是欲奪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後來又去燕子塢,再去少林都是為了武功。更是強行修煉了少林七十二絕技,並且妄圖將這門武功融合,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突破才聯繫的《易筋經》,最後走火入魔。





再然後後天因素問題,

比如說練習《易筋經》有兩個要求,就是要勘破我相、人相。這是佛家的至高境界,鳩摩智這種陷入武學障的人,是無法勘破這種境界的,所以走火入魔也是必然。而遊坦之因為心思單純,最緊要是還沒練過武功。而鳩摩智還強行融合少林七十二絕技,然後還在佛門重地修行道家的“小無相功”。這是兩種不兼容的武學,而鳩摩智卻倒行逆施,更容易導致走火入魔。



所以加上多個因素,導致遊坦之和鳩摩智雖然都練習《易筋經》就導致結局大不相同了。


大金牙睇漫畫


看到這個問題,可以用另外一種角度去思考;這就好比是一把雙刃劍,用的好那就是如虎添翼,用的不好就是傷人傷己對己無利,當然,這把劍的本身並不傷人的能力,而是在使用的人,最簡單的說就是刀可以用來做飯亦可以傷人,關鍵是在人。

回到問題上,學習同樣的東西為什麼結局不同呢?因為兩個人的目的不同所以達到的結果就是不一樣的,兩個人所追求的東西不一樣,一個是武痴,一個是白紙;一個在集眾家武學與一身,一個是什麼都不會遊手好閒白紙一個,這樣的兩個人物註定結局是不一樣的。


任何的事物都只是工具,並沒有實際的意圖,一個正能量的人使用那就是幫助人,一個邪惡的人使用那就是害人害己的錯事。


鬼谷子思想


遊坦之練的是神足經吧


怕啥幾


鳩摩智比遊坦之的智商高多了


奧德修斯蛇夫座聖鬥士


遊坦之是被愛衝昏了頭腦,甘願為自己心愛的人而死

鳩摩智一心想成為天下第一,一直在追求武功上的突破,後來被段譽吸去內力,大徹大悟

兩人的追求不一樣,自然結局也不一樣


請叫我talented


鳩摩智基礎比遊坦之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