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隐形战士”“无名英雄”他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检验检测人员何美琼和蔡雪阳正“全副武装”,准备进入核酸检测实验室。他们随时可能面对的是病毒含量极高的标本,感染风险大。

消毒可以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病毒传播。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消杀人员需要“随时迎战”,第一时间赶到目的地,对疑似、确诊患者以及密接者停留、经过的场所进行全方位消毒。

陈顺金背着50斤重的消毒喷雾器负重前行,用喷头扫过每一个角落,确保不放过一个死角,不留下一个隐患。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吴佳亮和吴源源经常需要重走一遍确诊患者、密接者到过的地方,掌握其活动轨迹。每次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与他们一起寻找“消失的记忆”……

采集样本后,需要按生物安全要求严格密封包装,放入专门的运输箱,送至实验室。

四个小时,三级防护!每一份样本核酸检测背后,检验检测人员都需要在负压实验室里长时间连续工作。迄今为止,他们检测的核酸标本数量达600份以上。

知识宣传人员,想方设法以最大范围地向基层及群众传播防控知识,提高全民的防控能力。

后勤保障组对新调拨的口罩、防护服、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用品进行仔细清点与入库整理,保障各类应急物资正常供应。

  一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数据的变化时刻牵动人心。但你知道吗,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人员与一般接触人员如何判定?这些病例涉及的区域和场所是怎样确定的?在每一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背后,都有一群隐形的“逆行者”。他们虽不在临床一线,却冲锋在疫情处置前沿,承担着每一例疑似、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临床样本的核酸检测工作。

  他们直接面对的要么是病人和有可能发病的人,要么是可能含有病毒的标本,要么是最有可能残留病毒的场所。他们身处隐形的“战线”,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他们同样是这场抗击疫情战斗的主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健康守门人”的作用。他们都有一个名字——疾控人!

  自石狮出现疫情以来,石狮市疾控中心第一时间集结,取消假期全员复岗,并迅速组建了5个疫情处置小组。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党员带头报名加入……中心主任李炎芳在疫情中“逆行”的一个多月里,每天驻守在一线,经常要后半夜才能下班回家。

  对他们来说,每一次电话铃声响起,每一例疑似病例上报,都是出征的号角。“集合,出发!”这份“条件反射”已形成惯性。

  这天下午,市疾控中心又接到通报:一例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症状,并转到市总医院隔离病房诊治。消杀人员全副武装,立即赶赴密接者家中及周边等疫点进行全面消毒。

  同时出发的还有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他们进入市总医院隔离病区,直面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作为前沿阵地上的“侦察兵”,他们要像警察破案般寻找一切可能传染的蛛丝马迹,摸排感染来源、传播方式和可能的感染者,为的是赶在病毒进一步传播之前,找到更多密切接触者并管理起来,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

  他们都在与疫情赛跑。

  与此同时,还有一项既重要又危险的工作正在进行:核酸检测,这一直是新冠肺炎诊断的重要标准。考虑到早一分钟检测出结果,就能尽早诊断出患者,降低更多人的感染风险,检验检测人员24小时应对准备,长时间超负荷运转,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从年前至今,检验科负责人蔡聪勃挺身而出,主动把重活累活扛在肩上,日夜奔波在转运样品的路上。第一时间送达样品后,才有空卸下防护装备,泡一碗泡面果腹,而此时已是凌晨以后。

  还有那坚守一线的后勤保障组、卫生宣传组……对于石狮疾控人来讲,不需要递交“请战书”,因为人人都在战场上,人人都在战”疫”前线。

  (记者 谢艳 颜华杰 通讯员 邱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