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雨水節氣到來,這份化溼食方得先備好

今天是農曆雨水節氣。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即便未必春雨不斷,空氣溼度仍然會不斷升高,時有“倒春寒”出現。因此,雨水時節適合祛寒除溼,需要一些化溼祛寒的藥食材,砂仁是其中之一,而正確的搭配更能讓其功效加倍。

砂仁+陳皮:化溼之餘還理氣

陳皮性溫味辛,具有理氣和中、燥溼化痰的功效,一般以質幹、手感輕、易折斷且散發醒神香味者為佳。配合化溼的砂仁,以及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水鴨,其健脾祛溼的功效更加顯著,適合平素脾胃虛弱、脘腹痞滿、食慾欠佳者,以及常感疲乏喜睡、全身肢體困重倦怠者。

陳皮砂仁煲水鴨

材料:陳皮半個,白朮25克,茯苓50克,淮山30克(鮮品300克),苡米50克,砂仁4粒,水鴨半隻,瘦肉100克,生薑2~3片(3~4人量)。

製作方法:瘦肉洗淨切塊,藥材洗淨備用;水鴨斬殺後,去毛、內臟,清洗乾淨,斬大塊去血水,入鍋內加薑片爆炒片刻,將爆炒後的水鴨、瘦肉、上述藥材以及薑片一起放入湯煲中,加入適量的水,武火煲15分鐘,改文火煲45分鐘,添加食鹽調味即可。


砂仁+北芪:化溼之餘又養胃

脾胃虛寒的人群在倒春寒時容易出現胃脘部疼痛,疼痛時往往伴有胃部寒涼感,用熱敷的方式或進食暖胃的藥食,症狀就能減輕。用砂仁搭配北芪煲豬肚,三者合煲適用於脾胃虛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也是胃下垂及虛寒型慢性胃炎者食療的湯品。不過,陰虛火旺的人就不太適宜了。

砂仁+北芪豬肚湯

材料:春砂仁10克,北芪30克,紅棗6個,豬肚半個,瘦肉100克,生薑數片(3~4人量)。

製作方法:各藥材洗淨,紅棗去核,稍浸泡;豬肚洗淨,颳去白膜,翻轉用生粉反覆揉擦,沖洗後汆水,切成條狀;瘦肉洗淨切塊;將北芪、豬肚、瘦肉和生薑放進瓦煲內,加水2000ml,大火滾沸後改用中小火煲1~1.5個小時,最後10分鐘放入春砂仁,湯成後調味即可食用。


砂仁+草果:化溼效果加倍

草果這款食材可能不少人會覺得陌生,其實喜歡滷水的人一定吃過它。草果與小茴香、八角、花椒等一樣具有強烈的辛香氣味,是烹飪常用五香之一。草果本來是一種藥食兩用的化溼藥,具有溫中、燥溼的作用,如果遇上同樣能溫中化溼的砂仁、以及散寒消痰的白胡椒,再配合溫脾利水的鯽魚,自然更能加強溫脾陽之力,病在脾胃的寒溼困脾及舌苔白厚膩者更合適。不過,草果不宜陰虛血少者,故孕婦、陰虛血虛者還是少用為宜。

砂仁草果煲鯽魚

材料:砂仁5粒、草果6g、白胡椒8~10粒、鯽魚一尾、生薑3片(4人份)。

製作方法:

砂仁、草果稍沖洗,用刀背輕砸兩下;胡椒砸碎。鯽魚斬殺,去內臟、魚鱗,洗淨,魚身劃2刀,熱鍋內略煎至金黃。將魚及草果、胡椒同納入湯煲中,加水1500ml,武火煮15分鐘後改文火煮45分鐘,再加入砂仁煮15~20分鐘,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砂仁+豬肚:化溼之餘還改善胃納

豬肚補虛健脾胃,搭配少量砂仁,不但能溫中行氣,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納。本湯偏溫,平素陰虛火旺、溼熱內蘊者不宜。

胡椒豬肚煲雞

材料:胡椒20粒、黨參30g、玉竹20g、紅棗3粒、砂仁2粒、豬肚1個、光雞半隻、瘦肉100g、生薑適量(4人量)。

烹調方法:豬肚處理掉內外部汙穢物質,清洗乾淨,用麵粉反覆搓洗乾淨後,焯水、切塊。雞洗淨、斬件;瘦肉洗淨、切塊。藥材沖洗,胡椒拍爛。所有藥材放入湯煲內,加水2000ml,武火煲15分鐘後改文火煲45分鐘,加食鹽調味,喝湯吃肉。


砂仁+牛肚:化溼之餘補虛羸

選擇牛肚,因其性溫味甘,甘入脾,具有補虛羸、補中益氣、健養脾胃的功效。

砂陳四君子牛肚湯

材料:黨參30g、茯苓10g、白朮15g、陳皮1瓣、砂仁2粒、紅棗2粒、金錢肚300g、瘦肉100g(3人份)。

製作方法:金錢肚買已經處理乾淨的,清洗後焯水備用。瘦肉洗淨切塊。藥材沖洗。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內,加水2000ml,武火煲15分鐘改文火煲至金錢肚軟糯,加食鹽調味,金錢肚撈出切塊,喝湯吃肉。


▼▼更多精華文章▼▼

復工後最安全的午餐方式,時令健康口味自選→_→

【本週靚湯】“倒春寒”來襲,健脾化溼祛寒養肝,一個也不能少→_→

雨後春筍健脾胃正當時,花樣做法也離不開一個秘訣→_→

“即食餐”成白領新寵,上班午餐來一份?→_→

乍暖還寒時宜食用這種肉進補,七大做法送給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