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从罗振宇《时间的朋友》到山海经的盘古开天、女娲补天

看了罗振宇的2019-2020《时间的朋友》开场演讲,这段开场演讲的时间大约是20分钟。

演讲内容可谓精挑细选。

开场演讲中有一个片段提到了盘古开天,一个做“罗辑思维”的自媒体人在跨年演讲中可以和“神话传说”沾上边,着实令人好奇。

在《时间的朋友》开场演讲中神话传说的切入

这个话题的切入是这样的:

“西方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我们接受这个概念很长时间了,对,我们确实没有什么信仰,但是在2019年我看到了一段话,我为此感到一种鼓荡的自豪感,就是只要把那些鲜明的传说列出来,你会发现,这些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等等等。”

这段话让观众以为演讲者是对神话传说引以为自豪。


但瞬间,演讲者的态度急转直下:

“这些词后面你会发现有一个强烈的共同特征,那就是即使面对看似狂暴、凶暴的力量、看似不可战胜的力量,一种绝对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盘古开天不就是天地未分吗,分它就是了,女娲补天不就是天漏吗,补就是了,后羿射日,凡人射掉它,还有夸父逐日,最搞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追,反正追不上我就是要追;还有精卫填海,一个小鸟去填一个永远也填不满的海,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就跟他搞了,最激励我们的就是大禹治水,父子两代人面对同一个困难,换着法的跟它作战,对,这就是我辈中人”。

。。。。。。

很快,又做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急转弯:

“跨年演讲为谁服务?就是为你们这些人服务。”

作者是不是想用这段话形容既荒唐又愚昧的“我辈中人”的狂热、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精神?

这就不得不让观众纳闷了。

对于神话传说,个人是什么观点,你当然有自己的权利。

我想说的是,既然你对神话传说这么极力的讥讽、挖苦和排斥,那么就彻底抛弃呗,怎么又用到跨年演讲中做承前启后的铺垫呢?

作为一个资深自媒体人,节目既然是“罗辑思维”,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理性的逻辑啊?

就是从当西方人提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时油然而生的自豪,到对神话传说的敬畏和尊重啊,怎么会极力讽刺和挖苦呢?

然后又用神话传说中狂热、愚昧、永不服输的神话传说人物形象来形容走在自己旁边的“我辈中人”。

一波三折,到底想表达什么?


对于神话传说应该持什么态度?

对于山海经,我们知道,西汉司马迁,著名的史学家的态度是: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对于山海经中记载的内容,司马迁本人是不敢评说的,我认为,这才是一位史学家应当拥有的严谨态度。

因为这部作品时代相隔太遥远,历史的场景相差太大,留给司马迁的是对先民和未知的敬畏。

作为一个打造“罗辑思维”节目的自媒体名人,你用的是什么逻辑,推理出《山海经》在部作品所记载内容的荒唐和愚昧呢?

对这部经典最基本的客观态度都没有,对于未知、对于历史,还谈什么敬畏和探索。

《时间的朋友》开场演讲留給我们的启发

这个现象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这个耐人寻味的话题让我们再次看到,人对知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即使穷尽你的一生,都无法学尽庞杂的知识。


特别是,在一个领域内越是专业、越是有成就的人,在这个领域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那么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所具备的知识、判断和认知可能会非常的匮乏和缺失。

但是往往这样的人,就越是有成就感,有社会地位,越有可能不会示弱,往往就会在其他领域把自己当成一个全才、一个意见领袖,对任何话题不加思索的高谈阔论,最后的结果就是对他人的严重误导。

对于成就、对于权威不盲从,能够独立思考,我想,才是我辈中人今天应该持有的态度。

对《山海经》神话传说的种种疑问和判断

神话传说真是如罗振宇所说吗?

神话传说源自于《山海经》。

我们知道《山海经》是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奇书,源自于上古时期,对于《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具体年代,很多的学者现在还在探索。

考古学家自上世纪至今,在地球多处频繁发现的多次史前文明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今天地球上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多次人类文明。

就是当一次人类文明走到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期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被毁灭,然后一个新的文明从一个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什么都没有的基础上从新发展起来,循环往复。

在这些考古遗迹中出现的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即使今天地球的科技都无法达到,着实令人惊讶。

史前文明的发现让《山海经》中的种种神奇,那些近乎匪夷所思的记载变得越发扑朔迷离,令人神往,引发无限的遐想。


我们刚才讲了,考古学家现在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史前地球文明,当一个时期的人类文明走到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阶段被毁灭,然后一个新的文明又从新开始。

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会不会就是地球人类在史前不同时期文明的记载呢?在上古时期是不是处处充斥着惊天动地的神迹呢?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逐鹿之战、大禹治水,在今天的人看来就是神话科幻片,可是在当时,也许就是一种真实的历史场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上古时期就是一个半人半神的社会,所拥有的文明和思想我们今天的人只能仰望。

那相对于不同时期的史前文明,我们今天的地球人缺失了什么?

假如考古学家发现的史前文明是真实的,那地球文明的更新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宿命。

今天的地球文明相对于历史上的史前文明,我们已经走到了哪一个阶段?

我们今天面对的全球范围的地震、火山、无数动物的非正常死亡、人类病毒、天然蝗虫、环境恶化、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假如这些灾难在不同时期地球文明的历史上都出现过,那当时产生这些灾难的原因又是什么?

假如地球文明的周期更新是一种宿命,为了避免今天的地球文明重复这种宿命,我们今天应该做什么?

写在后面

2020庚子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正在继续,我们惊讶的发现,那些被病毒肆虐、从家人身边无奈离去的同胞,在病毒和灾难的面前是那么脆弱,在那一刻,财富、权势,什么都没用了。

这时候,发现我们曾经夜以继日所追求的财富只是我们维持生命的一种手段,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什么都带不走。

那么,这个世界是不是应该有比这些有形的财富更有价值,对人、对万物、对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宽厚友善、更智慧高尚,可以拯救我们命运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

我们之前曾经从货币的职能入手,谈到过当代人和古人价值观相比,货币职能的延伸和变迁。

我想,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波折和不幸,不论表面原因是什么,最终原因一定会回归于人,回归于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回归于对人生、对社会的认知和判断、对未来的认知和判断,毕竟,我们身边是一个妖艳、多彩、让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去识别。

每个人都是地球文明的一员,谁都不能置身其外。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应该审视一下自己?思考一下我们所处的环境?尝试去发现和探索改变人类文明曾经在历史上被宿命的方法?

一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