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区杏林镇:防疫一线,基层女干部展“巾帼”风采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悄然打“响”,在华州区杏林镇的防疫一线,有一位女干部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她,就是杜晨,现任杏林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阳光社区第一书记,大年初四就已经驻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她,展现了一名基层女干部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杜晨是一名有着10年党龄的共产员,在疫情防控战打响的第一时间,带领社区年轻党员写下请战书,自愿申请到一线参与防疫。她说,越是困难时期,共产党员越要冲的上去,作为第一书记必须带头做出榜样,为同事们树立防疫信心,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防疫工作开始,杜晨作为阳光社区的第一书记始终未离责任片区,配合镇包联领导、社区书记扎实开展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严格落实镇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部署。疫情防控初期,宣传动员、张贴公告标语、社区布点、管控居民小区人员出入、排查外地特别是武汉(湖北)返华人员、出入人员信息登记、小区全面消毒……所有的工作接踵而来。由于阳光社区内老旧小区居多,物业管理薄弱,社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杜晨多次与镇防疫领导小组沟通申请增加人手,并且主动要求负责社区最大、人数最多、情况最复杂的复肥厂家属区。


复肥厂小区现有893户,2765人。在拉网式排查武汉(湖北)返华人员时,杜晨和点位上的同事只用一天时间跑完了小区17栋居民楼,光她自己就摸排了200多户。那一天摸排完,她还开玩笑说自己把一年的楼梯都爬完了,不过摸排过程中群众的理解让她欣慰很多。起初,小区居民们对于社区“车辆一律不得进出”、“人员一律测量体温”、“出入一律严格登记”的制度要求不理解,意见很大。不配合的群众也不在少数,甚至还会有过激行为,杜晨作为该小区的防疫负责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和群众耐心解释和劝导。杜晨说她其实也怕,但是作为负责人,必须给同事们做出榜样。

突发事件也在考验着杜晨的协调处事能力。有一次,小区里的张先生和妻子要开车出小区,按照规定所有车辆一律不得进出。杜晨上前劝导时得知,张先生的妻子因严重的颈椎病导致头晕,需要立即就医。她按程序为他们测量体温和信息登记,同时安排其他干部联系120,但120车辆紧缺无法及时赶到,杜晨决定自己开车送他们去医院。因为及时得到治疗,张先生的妻子并无大碍,杜晨的这一举动也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和群众纷纷称赞。特殊时期,规定必须遵守,也可以灵活处理,杜晨同志在非常时期不顾自己安危主动送陌生人去医院,的确是好样的。从那以后,小区的居民有困难都会跟她先沟通,不再硬闯乱来,居民的理解多了,支持也就多了。

共驻共建单位的加入大大缓解了防疫点位的工作压力,但随着返乡复工人员的增多,杜晨又接到了新任务。返华人员需要居家隔离14日,随着隔离户不断增加,返华人员信息登记及上报、隔离户的后勤保障和体温检测的工作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她每天都要和自己包联的十户隔离户通2次电话,询问他们的体温和生活需求。隔离群众有情绪,她总是温柔的开导和关心,慢慢地大家对这个女干部越来越客气。每天主动汇报体温,感谢的话语也是越来越多,她说,有些群众年纪偏大,特殊时期的耐心、关心和沟通可以给他们极大的鼓励,防疫工作也会顺利很多。是的,隔离病毒不隔离爱,门可以阻隔病毒,阻隔不了的是爱与关怀,这种爱是双向的,双向温暖着门里、门外的人。

除此之外她还要到处跑超市给隔离户买菜和生活用品,再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他们家里,一天能送四五家,杜晨感叹自己最近变成了“快递员”。可能是女干部的缘故,她更多了一份细腻和敏感。在给隔离群众送东西时发现,食品放在地上既不卫生也不礼貌,开门递进去会增加接触风险。于是,她突发奇想制做了许多“消毒置物箱”放在隔离群众的家门口,每次将蔬菜和生活用品送到门口时先给箱子消毒,然后再把东西放在箱子里。这样能避免物品接触地面,带盖的箱子也可以避免细菌进入,安全卫生的同时避免了频繁接触,让居家隔离的群众也能够感受到工作人员的点滴用心和体贴关怀。小小的箱子不足为奇,难能可贵的是特殊时期这份细心和关心,也是一线防疫工作者的一份“特殊关怀”。

这场疫情中太多逆行的勇气和身影鼓舞着中华儿女,这样的逆行是担当、是使命、是坚守、是无畏,更是信心。杜晨说,自己的孩子刚刚三岁,他虽然不知道妈妈每天上班干什么,但是作为母亲,身体力行是最好的榜样。她要用行动告诉孩子,妈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所有的困难都在努力克服。人生也是一样,只要坚持,再大的困难都能战胜。杜晨连续驻守卡口已近一个月,她说,疫情没有解除,她就要和阳光社区所有的工作人员、所有的群众一起并肩抗战,继续与病毒战斗,继续坚守在人民群众的家门口,等待和迎接战疫胜利的好消息!

像杜晨一样坚守防疫一线的基层干部数不尽数,他们肩负着同样的使命和责任,不畏风险、逆向而行,意志坚定却又心怀温情。相信经过这场噩梦,中国会更加优秀、更加坚强,相信一切都会更好的!(陈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