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复耕两不误,83岁老大爷赶农时忙农活,说种地就是最好的锻炼


近日,坚持疫情防控的同时,各地也相续开始安排复耕复产。笔者在晋南的黄河滩地,遇到了正在给花椒树压枝的秦大爷。秦大爷告诉笔者说,趁着天气晴好,自己今天出门早,小半天的工夫已经干了不少活,“前段疫情严防期间,我们村管得很严,大路小路都封了,这几天因为农时到了,地里的庄稼不能耽误,加上疫情好转,村里人就开始到地里干活了。”


秦大爷今年83岁,除了血压高,心脏稍微有点毛病,身体再没有什么大毛病。“我这身体在我们村算好的,全村两千多人,八十岁以上的男的不超过15个,九十岁以上的只有1个。”秦大爷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比较满意,“虽然八十多了,这二十多年我一直在滩里种地干活,心情畅快,干点轻省活一点也不觉得累。其实,我并不算是地道的农民,但我喜欢种地。”
秦大爷忙着手里的活说:“我是从企业退休的,还出过工伤,天车把腿给挤伤了,好在养好后没啥大碍。退休后我就回到村里养老,老伴在十多年前去世了。我们有一儿一女,儿子接了我的班,两三年前得了肾衰竭不在了,现在孙子也在厂子上班。”图为秦大爷往地里打楔子,用以捆绑绳子。

“别人都羡慕我每个月有退休金,吃穿不愁能安心养老了,可是我在家里闲不住。我们村离黄河滩地特别近,滩涂地广人稀,外地前来包地的需要大量雇人干活。我和包地的老板打了好多年交道,他看我干得好,就给了十几亩地让我自己种。”秦大爷说:“你看,这块种花椒的两亩多地就不用掏钱,而且这块地土质好,是不用浇水的漏沙地。如果交承包款的话,大约得500块钱一亩呢!”
“可惜老伴没享多少福早早走了,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为了不拖累他们,我就重新找了个老伴。”秦大爷说,自己一个月有3000多退休工资,够他们两个人吃穿住行了,而且年龄大了也花不了多少钱,有节余的话还能给孩子们帮衬帮衬。这不,现在感觉身体还行,就想再种点花椒树增加收入。
“花椒树耐旱,管理不用花太大力气,就是全部需要手工操作,费时不费力,适合我们老年人种。栽了花椒苗我发现,想质量好产量高,必须要学习技术。”秦大爷说他通过自己看书和咨询专家,掌握了一个要点,就是树龄两三年的花椒树在成长期内,必须压枝,“不压平不接花椒,直的接得很少,压平后一个叶接一串。去年我觉得压太狠了,后来放了,有两苗没放的结得特别多,看来按科学道理就要压平。”

“黄河滩的好花椒树寿命不会太长,为了充分利用产椒期,还是要精心管理。这棵小花椒树今年是第三年,就要开始挂果了,一棵十来年的花椒树要摘八斤花椒,具体能收多少花椒就看气候了。”图为秦大爷小心翼翼地把小花椒树的枝条压弯,然后用红塑料绳固定。他说自己开始没有经验,去年试了一下算是有经验了,种地就得要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摸索,才能有好收成。
图为秦大爷用来固定压枝绳子的木棍,都是村里其他种果树的果农修剪后不要的树枝。秦大爷将捡来的树枝截成十来公分长的木橛子,用来固定绑绳。
秦大爷介绍说,这几年很多农作物价格不稳定,但是干花椒的价格一直保持在35元左右,也不愁销路成了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如果好好管理,收入不会少,我这又活动了身体,还给家里增加了收入,一举两得的事。”八旬高龄的秦大爷看不出一点劳累,笑呵呵地忙着手中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