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圓的按理是沒有東南西北之分的古人是依據什麼分劃東南西北?

大有雜談


地球是圓的按理是沒有東南西北之分的古人是依據什麼劃分東南西北?。地球是圓的,並不錯,但地球又是在圍繞太陽轉動的同時,又是自轉的,在地球上觀看太陽,就會出現太陽從一個方向慢慢升起,繞過地球上空慢慢落到一個相反的方向,因此古人把太陽昇起的方向叫做“東”而落的方向曰“西”,這不就有了東西之分嗎?。

結合地球自轉,依太陽出沒確定的“東”和“西”。古人最初確定南和北,大概是依據,太陽正午時,物體的影子最短時,影子所指方向為“北”,相反方向,即是“南”方。這大概就是,古人最初,確定的東西,南北方向的由來。

地球本身,又是個大磁體,伴隨古人四大發明,指南針的出現,把方位劃分為360度,就更精密了,航海,航空就方便多了。


老兵4200


從上古伏羲氏經過長期遊牧生活後,從天體的太陽和月亮以及星星變化中總結出了氣候,方位圖(河圖,洛書)發明了先天八卦,明確了東西南北概念。最常見用的就是日出日落了。

後期又出現了計時的工具,常見的有兩種,一是“日晷”,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陽影子移動,對應於晷面上的刻度來計時。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運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針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大家應該在北京故宮裡和觀象臺上見過。

漏是以滴水為計時,是由四隻盛水的銅壺組合,從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隻底下有小孔,最下一隻豎放一個箭形浮標,隨滴水而水面升高,壺身上有刻度,以為計時。


我是地圖觀,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地圖觀


題主你這個問題很逗。

地球是圓的,第一,古人並不知道這件事;第二,即便知道了,就一個人來說,也不會感覺是站在一個不很大的圓球上,地球太大了;第三,東南西北,是以一個點為座標區分的方向,這和區分上下左右的道理差不多。

遠的不去說,也還說不太清,至少在商代,那時的先民已經有了東南西北的概念,甲骨文裡也有了這四個字。

甲骨文的“東”字,徐中舒先生說:“象橐中實物以繩約括兩端之形,為橐之初文。甲骨文及今文俱借為東方之東,後世更作橐以為橐囊之專字。《說文》:‘東,動也。從木。官溥說,從日在木中。’乃據後起之字形為說,不確。”

其他甲骨學大家,大都贊成這個意見。

王蘊智教授說,與 “老”和“考”、“女”和“母”等一樣,甲骨文的“東”,是從“束”而來的“變體分化字”。他的研究,“束”變為“東”,亦與徐中舒先生所說的“以繩約括兩端”相一致。

甲骨文的“南”字,唐蘭先生說,下部是倒置古代瓦制之樂器,上部是懸掛瓦器之繩索。借為南方之稱。《說文》:“南,艸木至南方有枝任也。”此說形義均不對。

此解,其他甲骨文研究者也大多贊成。

甲骨文的“西”字,王國維的解讀是“西,象鳥巢形”。《說文》:“西,鳥在巢上也。象形。日在西方而鳥棲,故因以為東西之西。”羅振玉說:“篆文的巣字,是鳥在巢上。日既西落,鳥已入巣,故不復如篆文於鳥巢上更作鳥形矣”。

徐中舒先生說:“按羅說可從。”

甲骨文的“北”字,沒有異議——象二人相背之形,引申為脊背之背。又中原以北建築多背北向南,故引申為北方之北。

那麼,商代的先民,是怎麼確定東南西北的呢?

第一,一定與古人農畜業等生產活動的需要有關。

中國是世界三大農業革命發源地之一。大約一萬年前後,中國的很多處於新石器時代地區的先民,已經由採集狩獵的生產方式,逐漸轉變為農耕畜養為主的生產方式。

農耕和畜養,最關鍵的因素之一,是氣候和季節。

這使當時各地的先民,都開始注重天文和氣象的觀測。

現在,在陶寺遺址發現了相當壯觀的觀象臺。其他一些遺址中,也發現有當時的先民觀測天象的遺蹟。

在甲骨卜辭中,有不少觀象臺的記載,至少在殷墟四周都有。

商代對於天文氣象觀測的成就,應當是在以前的文化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第二,一定與古人在天文氣象觀測之後總結出的“曆法”有關。

1,商代,對太陽的運行,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認識,儘管還不夠精確。

商王室,有一項重要的祭祀制度——周祭,即每十天作為一個祭祀時間段,每十天換一個祭祀對象,或是上帝或是先祖,還包括其他神祗。每三十六個祭祀時間段為一個週期,循環彷彿。這叫“三十六旬”。

同時,他們還有一個“三十七旬”的計算計時間的方法。

商代的“年”,處於“三十六旬”和“三十七旬”之間,就是說,商代一年在360-370天之間。

這肯定是基於對太陽運行的觀測得出的結論。

2,商代,對月亮的運行,也有了相當程度的認識,比對太陽的運行更為精細。

當時的人們,通過觀測月亮運行,已經基本掌握了月圓月缺的規律,由此確定了“月”這個時間概念。

商代,一年中有十二個月,以“一、二、三、四……十二”來表示月份。

所以,“殷歷”是陰陽合曆,即把太陽運行和月亮運行結合在一起確定“曆法”。

而且,當時對日食和月食已經加以關注,並在卜辭中體現了出來。

3,商代,對於星辰的觀測,同樣重視,並給若干星座起了專有名稱,如“大火星”等等。

對此不多贅述。

由於基本掌握了太陽的運行規律,於是,古人們認識到,農畜業的生產週期,是與年緊密相關的。

也由於基本掌握了月亮的運行規律,於是,古人們懂得了在幾月播種,幾月粟熟。

更由於基本瞭解了一年中在哪些個月份可能有雨、有風、有雪,於是,古人們有了“四時”的劃分。

在甲骨文中,有“春”、“秋”和“冬”字,唯獨沒發現“夏”字,這是一樁懸案。但商代已經明確區分“四時”,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通過卜辭可知,商代對於雨水,十分關注。

“《合集》28255,三期”卜辭說:“其求年於嶽,茲有大雨。吉。”

“《合集》28258,三期”卜辭說:“其求年於河,此有雨。”

“《合集》28275,三期”卜辭說:“其求年祖丁先酒,有雨。吉。”

但是,在商代先民看來,雨、雪、風等,又是與“四方”密切相關的——不同方向的風,會帶來不同的天氣。

他們認為,“四方”都是神祗,這四個神祗,統領著各自的風神,而風神可以“管轄”雨、雪、風。

“《合集》14294,一期”卜辭說:“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夷,風曰莢。西方曰彝,風曰支。北方曰勹,風日改。”

“支”和“改”是兩個打不出來的字,按《康熙字典》用此二字。

但可知,“四方”前面的是四個“方神”的名字,後面的是“風神”的名字。

在甲骨卜辭中,體現著商代人們對四方神的崇拜。

“《合集》30260”卜辭說:“癸未卜:其寧風於方,又雨。”

“《合集》32992”卜辭說:“囗醜貞:其寧雨於方。”

“《合集》34144,四期”卜辭說:“庚戌卜:寧於四方,其五犬。”

“《屯南》493,四期”卜辭說:“寧疾於四方。”

商代的先民,不僅向四方神求風求雨,還求去疾保佑健康。

商代,是一個極其信神的朝代。這與當時的認知水平有關。

可以肯定的是,當時人們對於“四方”的認識,最關鍵的,也與生產活動有關,具體確定四方的方向,一是靠日月星辰為參照;二是根據季風來確定;三是按照生活習慣,比如前面說到的甲骨文的“北”字的含義。


一老沈一


人要活動要移動,要記錄和表達活動方向,總得有個參照物,即座標吧?

現在的人知道地球是圓的,但古人並不知道這一點,我們的古人,把太陽昇起的地方記為”東”,把太陽落下的地方記為西,把曖風吹來的方向稱為”南”,把寒風襲來的地方稱為”北”,當時也許只為傳遞信息方便而已,並不具有特殊的含義!

不是地球是圓的,就沒有東西南北之分!地球本身並不需要分什麼東西南北,它在宇宙中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不點,它只要圍著它的母星——太陽轉,跟著太陽跑就可以!它不需要上面的人類給它定什麼東南西北,也不需要上面的細小生物–人,給它劃什麼經度緯度!就如我們不會給自己身體分東面半個,西面半個,南面半身,北面半身,東經120度,北緯三十度……但我們身體裡的細胞,得知道自己在哪,幹什麼工作一樣!

但地球上面的活動個體,需要辯別方向,得記住來時的路要去的目標,方便與其它同類的聯繫,於是在與大自然千年萬年甚至千百萬年的接觸後,總結出一套大家都能心領神會的方向符號,讓對方知道自己在什麼位置,或者讓自已知道對方在哪裡,如果不能準確表述自己或群體的方位,那隻會永遠停留在胡亂瞎竄的低級動物時代,也許許多動物也有表達它們的東南西北方向的語言和方式,只是我們不知道或不理解罷!

如果古人把太陽昇起的方向叫”西”,太陽落下的地方叫”東”,那現在的我們也跟著叫”西起東落”,如是而已!


風輕雲淡有情天


我作個簡單的回答,我們的祖先聰明才智,常觀天象,最先以北斗七星辨方向,後來又發現磁場,發明了指南針,從始悟出東南西北的方向。


用戶5013830917827


地球是圓的,但並不代表沒有東西南北。首先我們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而不是生活在地球外的神,所以你要用地球人的腦子想問題。太陽那麼大一個東西,每天還發光發熱,相信是個人都不會忽略。太陽每天都是東昇西落,南烈北藏,這就奠定了古人辨別方向的基礎。另外古代人通過觀察,還發現了北極星在晚上能夠指向北方,而且一年四季太陽和北極星都有變化,所以他們在確定方位時也是會變通的。


太宗歷史


四正方位的確定非常簡單。依據並不複雜的天文知識,便可以比較準確地確定南北方向:以太陽定東西,以極星定南北。極星是指北極星。


LHC否極泰來


地球是橢圓形。學點地理知識就知道沒你說的那個按理。古人按日出日落,山坡、房屋等分東西南北。


狼外婆的多肉園


參照物唄,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第一次可以以太陽為參照物,之後以身邊事物為參照物。晚上參照北極星和地面建築等等。


用戶如是我聞


以太陽的方向而定的,如中午的太陽方向是正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