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无奈“放过”塔利班,又连搞2场军演,重心全面转到大国竞争

时隔60多年,为了从战争泥潭脱身,美国又将在一个没有胜利的协议上签字。白宫方面在2月21日表示,如果“减少袭击”的共识能够执行,那么美国将与塔利班在2020年2月29日签署和平协议。

  就这么“放过”塔利班,美国其实充满了无奈与不甘。如果能够彻底打赢,美方根本不会考虑谈判。塔利班方面已经隐约透露出夺取天下并重建秩序的志向。《纽约时报》2月20日罕见刊发塔利班的来稿,从中可以一窥双方和解的内在原因。



  经历长达18年的混战以及数次无果而终的谈判之后,塔利班与美国之间的互信基本为0。包括此次谈判在内,塔利班都没抱太大信心。而这次之所以能够成局,关键在2个字——厌战。无论美国还是塔利班,都不愿再继续杀戮下去,因为这场战争注定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当然,这个结果对塔利班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成功地把美军拖入阿富汗的战争泥潭,从战略上来讲是成功的。美国无法再投入天文数字的金钱和资源在贫瘠的山沟里和荒芜的土地上与塔利班作战,因此只能选择妥协。

  从这个意义上讲,塔利班与强大的美军达成了平手。战场上谁都无法取胜,才能平等地坐到谈判桌旁。塔利班的承诺是,不会让外部势力利用阿富汗来威胁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这其实是部分答应了美国的条件。而对美国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喀布尔亲美当局的前途和命运——塔利班则予以巧妙的回避,只是声称会根据阿富汗人的共识来决定。显然,塔利班不会放弃胜利果实。与此同时,塔利班还着重强调,己方会严格履行协议,而条件就是所有外国军队都必须如约撤离。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与塔利班已经基本谈好了交易条件:美国撤军,塔利班则要保证不再威胁美国及其盟友的安全。



  倚仗强大的实力,美国已经习惯于把平等的协议视作不平等。只要不是明显对美国有利,就不能称之为胜利。但现在,美方不得不纡尊降贵,与塔利班握手言和。这不是美国想要的结果,但这是必须接受的结果。比起当年的大英帝国和前苏联,美国选择全身而退是一个现实的决定,尽管美方不得不在一个没有胜利的协议上签字。

  阿富汗即将迎来迟到的和平,而美国在做出断腕般的止损决定后,马上紧锣密鼓地举行了2次重要军演。

  五角大楼的消息称,美国已经展开一系列的模拟军演,假设俄罗斯针对欧洲部分的北约成员国进行战术核打击,美军则进行“还击”。2月20日,美国防长埃斯珀特意视察北达科他州的核导基地,以及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战略司令部总部。此前的2月4日,美方已经证实准备了W76-2的低当量核弹头。此举被认为是降低使用核武门槛的一个步骤。



  几乎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关岛联合日本和澳大利亚举行了“对抗北方-2020”军事演习,将一直持续到2月底。演习内容包括大规模空战战术训练。美国空军出动了包括F-15“鹰”、F-16“隼”、F/A-18“大黄蜂”战机、B-52战略轰炸机、KC-135加油机、E-3加油机等在内的主力装备。澳大利亚除F/A-18之外,还带来了E-7A预警机。日本则额外出动了US-2水上飞机演练水上搜救。

  可以说,美军的这2次军演都有明确的针对目标。祭出核武威慑俄罗斯自不必说,在关岛的演习则直接与当下东亚地区形势有关。2月12日,美军MC-130J特种作战飞机从日本嘉手纳空军基地起飞,飞越海峡上空。与此同时,美军2架B-52轰炸机在东部空域飞行。2月13日,美军一架P-3C反潜机出现在鹅銮鼻外海。2月15日,一艘美军作战舰由北向南经过海峡。

  从阿富汗腾出手来的美军,开始在西太平洋地区加大军事施压的力度。从大范围来看,美国与塔利班签署和平协议,逐步撤军,对伊朗也是围而不打,特朗普甚至要把中东都当成“弃子”,专注于大国竞争,恐怕是个坏消息。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呈现说而不做的色彩,但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却在稳步推进。

  海峡正成为冲突热点区,歼-11锁定台战机只是开始。分裂势力的所有赌注都押在大陆不敢武装统一,而寄希望岛内人民的愿望其实已经破产。什么时候打、打多大规模都不可预测,能够肯定的是统一只能依靠武力。武统已经箭在弦上。



  美国现在很少提“同时打赢两场战争”,基本已经回归实际,意识到“战略竞争对手”军力的提升不可小觑,正在进行相应部署,可见战争并非遥不可及。岛民们虽玩不起“刺猬战略”,我们也要如猛虎搏兔,速度决定美国干涉的深度。前方是惊涛骇浪,但统一的决心和意志岿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