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像儿女一样!”武汉97岁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治愈出院,非常高兴,感谢所有医护人员对我的精心治疗。”2月22日,97岁高龄的新冠肺炎患者徐绪炳,经过18天治疗,从武汉市第六医院出院。离开医院时,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握住医生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徐绪炳是“二七”烈士徐延发的后代,武汉市上世纪70年代劳动模范。与病魔抗争的18个日日夜夜,见证了老人不屈的斗志,也见证了社区和医院的共同努力。

情绪崩溃时,社区就是“靠山”

不能吃饭、卧床不起、高烧不退。1月底,当这些症状一一在徐绪炳身上出现时,女儿徐惠清的心,一下跌入谷底。

徐惠清一家住在江岸区二七街道联合社区,家中除了97岁的老父亲,还有88岁的母亲。父亲病倒,照顾家人的重担,落在徐惠清肩上。

父女俩感情特别好,如今父亲病重,徐惠清照顾起来尽心尽力。但铁打的汉子,也有落泪的时候,更何况娇弱女子。一天,见到父亲的症状始终没减轻,徐惠清崩溃了,电话里,她向社区书记刘雷鸣哭诉。

“政府一定会想方设法,尽快安排你父亲住院,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你不是一个人在抗,社区是你强大的后盾。”这通电话足足打了2个多小时,刘雷鸣的耐心安慰,让徐惠清的情绪慢慢平复。

徐惠清并不知道,早在得知徐绪炳病倒的第一时间,社区就已多次上报、寻求床位。

不能干等着。彼时,社区的防护物资很紧张,84消毒液仅剩5瓶。刘雷鸣没有犹豫,拎起一瓶84消毒液,又带上些医用酒精和粮食蔬菜,带着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徐惠清家中慰问探望。每天,刘雷鸣和徐惠清都会打3、4通电话,询问徐老病情、安抚情绪。最终徐绪炳住进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

病情起伏时,医生胜似亲人

“老人年事已高,且有基础疾病。”武汉市第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小江说,由于徐绪炳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再加上精神状态不好,一入院就成为医护人员的重点关照对象。

“围绕他的治疗,在用药上不仅要兼顾新冠肺炎的药,还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心脏、肾脏等脏器功能,兼顾老年慢性病的药物,防止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王小江说,医院专门为徐绪炳成立了治疗小组,每天都会开讨论会,商讨治疗方案。

“今天比昨天的精神好多啦““给你一个大大的赞,加油!”徐绪炳耳朵听不清,护士胡钰每次护理时,都会特意凑近,大声为他加油鼓劲。

“在隔离病房里,医护人员除了平时的医疗护理工作,还要给我喂饭、清洁身体、协助大小便,照顾我生活。”徐绪炳说,住院后,他因与家人分离,自己又年事已高,一度担心“挺不过这关”,是医护人员24小时的不间断陪护和照顾,让他重新鼓足勇气直面病魔。

“医护人员冒着传染的风险,像儿女一样,经常握着我的手鼓励我,他们就是我的亲人。”徐绪炳说,虽然医护人员每天穿着防护服,看不清他们到底长什么样,但他会永远记住这一身的“白色战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成龙 通讯员 罗瑶 袁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