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導演、院士、畫家……那些在疫情中逝去的英才



整理 | 河 西


截至2020年2月22日12點,在這次疫情中,累計報告的死亡病例已經達到了2348人。

這些鮮活的生命,在一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倒下了。他們中有普通人,也有院長、導演、院士、畫家……很多都是各行各業中的精英,他們的離去是他們所在行業的巨大損失,怎不令人扼腕嘆息。

今天,讓我們來緬懷這些在疫情中逝去的英才,為他們點上一支蠟燭。


楊曉波



楊曉波(1963年1月-2020年1月27日),湖北天門人,美國俄亥俄大學工商管理碩士,198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6月參加工作。

曾任湖北省黃石市委副書記,黃石市市長、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曾主政黃石,帶領這座礦產枯竭的三四線城市擺脫了對資源的依賴,成功實現經濟轉型;他亦是近期首位因感染肺炎去世的金融業高管,掌舵長江財險六年。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楊曉波確診為新冠肺炎後入住湖北省人民醫院,於1月27日晚上去世。


紅凌



紅凌(1966年11月-2020年2月7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生前系華中科大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楚天學者(特聘教授),中國抗癌協會納米腫瘤學會委員和中國稀有疾病研究聯盟全國協調主任。主要研究與人體重大疾病及稀有疾病相關的基因UBIAD1的分子機制。

2020年2月7日,紅凌不幸因新冠病毒感染,醫治無效在協和醫院去世,享年54歲。


林正斌



林正斌(1957年7月-2020年2月10日),中國知名移植專家,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科原副主任醫師。

林正斌在腎移植術及術後治療、慢性移植腎腎病的治療、腎移植術後的各種併發症的處理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其主持的《國產環孢素賽斯平的實驗及臨床研究》曾榮獲湖北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一等獎。2020年2月10日上午11點,林正斌教授因新冠肺炎搶救無效不幸逝世。


劉壽祥



劉壽祥(1958年4月-2020年2月13日),湖北武漢人,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美術系師範專業,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湖北美術學院美術教育系原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劉壽祥擅長水彩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並被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深圳美術館等收藏。作品有《牧牛少年》 《橋》等。

2020年2月13日,劉壽祥因新冠肺炎逝世,享年62歲。


劉筱嫻



劉筱嫻(1933年5月-2020年2月13日),中國著名預防醫學教育家、婦幼衛生專業創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出生於廣州市,祖籍廣東臺山,1957年畢業並留在武漢醫學院(現同濟醫學院)衛生系任教。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

2020年2月13日,因病醫治無效不幸在武漢同濟醫院逝世,享年87歲。


常凱



常凱(?-2020年2月14日),湖北電影製片廠導演、“像音像”對外聯絡部原主任。他所從事的“像音像”是推進戲曲振興的國家文化工程,主要致力於將戲曲名家演繹的經典劇目以儘可能完美的影像資料形式加以保護和傳承,曾參與電影《我的渡口》、楚劇《可憐天下父母心》等作品的拍攝製作。2020年2月14日,常凱因新冠肺炎醫治無效,在武漢市黃陂區去世,享年55歲。

在這次疫情中,常凱一家遭遇滅頂之災。

1月25日大年初一,常凱的父親發燒咳嗽,呼吸困難,送至多家醫院就治,均告無床位接收,多方求助,也還是一床難求,被迫回家自救。

1月27日,常凱的父親去世。

2月2日,常凱的母親去世。

2月14日,常凱和他的姐姐同天去世。他的姐姐就是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醫院梨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注射室護士柳帆。2020年2月14日18:30,柳帆因患新冠肺炎在全力搶救後無效病逝,享年59歲。

短短17天,常凱家中4人相繼離世。


段正澄



段正澄(1934年6月-2020年2月15日),出生於江蘇省鎮江市。1957年從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系畢業後留校任教,先後擔任機械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製造自動化研究所所長、製造裝備數字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他長期從事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學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研發了國際首臺全身伽馬刀,為湖北的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200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2月15日,因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醫院逝世,享年86歲。


劉智明



劉智明(1969年-2020年2月18日),湖北十堰人,畢業於武漢大學醫學院,主任醫師、博士、神經外科專家,生前系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

擅長顱腦外傷、顱內腫瘤、腦血管病及椎管內病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擅長神經外科疾病手術治療。

2020年2月18日上午10點30分,劉智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柯卉兵



柯卉兵(1979年2月-2020年2月19日),出生於湖北黃梅,曾任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工會主席。2月19日凌晨,柯卉兵因患新冠肺炎不幸逝世,年僅41歲。

柯卉兵致力於中國社會福利政策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華中科技大學自主創新基金項目、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的研究。曾任中國社會學會社會發展與社會保障專業委員會理事兼秘書長、中國社會保障30人論壇青年學者聯盟成員、中國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在本次疫情中,華中科技大學也是重災區,近半個月來,華中科技大學已有5位教授因患新冠肺炎離世。他們分別是:紅凌、林正斌、劉筱嫻、段正澄和柯卉兵



徵集令


《新民週刊》現面向全國徵集新冠肺炎採訪對象和真實故事:


如果你是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人員或其家屬,我們希望聆聽你的“戰疫”故事,也希望傳達你的訴求。

如果你是確診、疑似患者本人或家屬,我們希望瞭解你和家人如何“抗疫”的過程,讓外界瞭解你的真實經歷。

如果你是疫情嚴重地區的普通市民,我們希望展現你的樂觀,並傾聽你所需的幫助。

如果你是公共服務人員或各類捐助者,我們希望看到你的“最美逆行”,記錄下你的無私。

……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我們誠徵對疫情瞭解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相關線索,說出你的故事,讓我們用新聞留存這一切。

《新民週刊》新冠肺炎線索徵集值班編輯聯繫方式(添加時請簡要自我介紹):


週一:應 琛 微信號:paulineying0127

週二:金 姬 微信號:gepetta

週三:黃 祺 微信號:shewen-2020

週四:周 潔 微信號:asyouasyou

週五:孔冰欣 微信號:kbx875055141

週六:吳 雪 微信號:shyshine1105

週日:姜浩峰 微信號:jianggeladandong


如你需要捐贈物資,可與以下兩位工作人員聯繫:王勇:WangYong-SH 吳軼君:rommy150708(添加時請註明“捐物資”,方便工作人員快速通過您的申請,謝謝。)


新聞是歷史的底稿,你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期待你的故事、你的線索!



大家還都在看這些

新民週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

或進行與新民週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