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港码头生产能力100%恢复,力争3月在建项目全面复工


2月20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南沙区复工复产专场新闻通气会,介绍南沙自贸片区、大湾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以及产业发展政策等情况。广州港务局副局长袁越介绍了全市港务系统复工复产情况,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苏兴旺介绍了广州港疫情防控、生产亮点及重点项目建设复工情况。


中央省市媒体实地探访了广州港近洋码头工程等重点项目,对话广州港、广汽广丰等企业负责人,详细了解南沙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进展。


港口作为重要物流节点,承担着保障国计民生重要物资运输的重任。春节假期,广州港全年365天码头不打烊,一手抓防控疫情,一手抓港口生产,各大码头维持了24小时的不间断运转,港口生产井然有序,有效保障珠三角地区的能源和食品等民生物资供应。同时,广州港集团正全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全面复工,落实“六稳”要求,发挥国有企业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的作用,助力经济稳定运行。


自春节以来,广州港集团在防控疫情的要求下,全力确保在港作业。2月19日,集团公司全天24小时在岗总用工12269人,生产现场在岗上班比例75%。南沙港区作为广州港的主力港区,截至目前码头员工和劳务公司复工率均超80%,龙穴岛拖车公司复工率超90%,广州港穿梭巴士65艘驳船全部复工。


随着珠三角工厂、制造企业陆续复工复产,生产需求逐渐复苏。码头现阶段着手进行内外贸出口货物反弹的生产准备工作。目前,南沙港区内外贸航线恢复同比接近75%左右,作业人员等基本到位,南沙港码头生产能力几乎达到100%。



四大工作亮点


亮点一 :疫情发生以来,集团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了集团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按照上级精神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优先保障珠三角地区的能源和食品等民生物资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亮点二 :1月份,广州港集团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完成月度指标,其中砂石、石油化工品、商品汽车和外贸煤炭同比分别增长65.2%、8.1%、6.7%和3.6%,生产经营实现平稳开局。


南沙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8.2万TEU,其中外贸55.0万TEU,内贸完成73.2万TEU;粮食码头完成粮食自然吨52.6万吨,同比增长213.1%;小虎、港发石化码头,南沙汽车码头生产平稳。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接卸了三个航次的智利车厘子快线,超过3500吨智利车厘子经南沙港进口,南沙港区成为华南地区进口水果时效最高、费用最省的理想口岸。


2月份以来,因防疫需要,外贸出口方面受疫情影响出口货物集港量减少。南沙港区的区位、成本、空间优势越来越为客户所认可,近期将有新航线挂靠南沙港区。南沙三期2月1日-12日单日平均吞吐量同比增幅34.16%;2月17日,广汽丰田复产的首批84台海运商品车在南沙汽车码头集港。


亮点三 :2月9日以来,为确保合作伙伴在港货物运作顺畅,广州港集团向广大客户发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致合作伙伴的函》,做出四项承诺:一是加快疏运、提高作业效率;二是争取进一步提升堆存能力;三是保障重点船舶作业;四是在全国沿海港口中首个出台港口收费优惠政策。


亮点四 :广州港集团积极从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加快推进海运口岸单证无纸化流转。此前,南沙港区外贸出口无纸化已覆盖南沙港区3个集装箱码头、120多家集装箱公路运输企业,南沙港区码头出口业务办理“无纸化”率高达85%。疫情发生以来,广州港全力推广网上办单,极大减少人员聚集,减轻疫情扩散风险。1月24日-2月19日,广州港集团EDI中心处理各口岸单位电子报文31593份,网上办单率达到了96.3%,广州港生产调度指挥系统完成船舶调度600艘次。


今年,广州港集团承担国际航运枢纽、市重点项目和预备项目共12项,年度计划投资额为38.91亿元,较2019年年度计划投资额增幅21.5%。


广州港各项目单位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投资建设。目前,南沙港区在建重点工程共5个,其中南沙四期、南沙粮食码头扩建工程春节期间未停工,近洋码头2月18日复工,粮食码头筒仓二期、南沙物流中心南北区项目今日复工。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力争3月中下旬在建项目全面复工,确保全年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任务目标不减。


通气会期间,广州塔酒有限公司向广州港集团捐赠了防疫口罩100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