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出台新措施,欧盟继续支持中国,点赞

疫情来临,很多国家对中国发布了旅游警告,并对从中国出发或者经停中国的货轮进港停靠、货物检疫检验和对人员流动等三个方面出台了的最新措施。这些措施将影响中国外贸企业开展商务活动,增加出口成本,个别线路贸易中断。


货轮进港停靠:绝大多数国家没有特别要求,五国出台特严措施

截止到目前,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越南、菲律宾等5个国家对国际中国的货轮提出了严格的管控要求,包括隔离14天,货船不能停泊,船员不能下船、换班等。其中,美国规定, 14天内到过中国大陆的船舶和船员,在船员没有生病的情况下,船舶可以靠泊美国港口,但船员不能下船。如果14天之内船舶在中国大陆的港口有船员上船的,则被列为危险船舶,需立刻通报美国海岸警卫队。新加坡要求,对过去14天内前往中国大陆的旅客、船员或在中国大陆停靠过的船舶,都要实施更加严格的预防措施,但是船舶靠泊作业可以正常进行。所有在过去14天内到访过中国大陆的新访客不允许入境或过境。也就是说,船员不允许在新加坡换班和下地。澳大利亚规定:

从2月1日起,对从中国抵达该国的船舶,实施严格检疫措施。所以,在2月1日(含)后离开中国大陆前往澳大利亚的船舶,将被隔离14天。如果出现船员发病的情况,船舶可以正常工作 。但是,如果有船员报告生病,则船舶将重新被隔离14天。越南宣布,从2月4日起,所有过去14天内自中国起航的船只进港前都只能在锚地办理检疫手续,并且要求船主和代理在进港前要主动向海防国际卫生检疫中心通报过去14天内自中国起航船只上船员的健康状况。菲律宾要求,从2月3日起,所有来自中国等新冠疫情高发国家的船舶,都不能直接靠泊码头泊位,并禁止船员上岸。在两周内停靠过中国的船舶,如果需要在菲律宾靠港,船员应开具《海事健康证明》。


中国货物出口:关闭口岸,禁止进口,增加检疫要求,熏蒸消毒处理

四个邻国关闭口岸或暂缓清关,禁止跨境运输,个别线路贸易中断。其中,

俄罗斯自1月31日起,临时关闭远东地区16个中俄边境口岸,齐齐哈尔空运口岸暂停开放。延长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后贝加尔边疆区5个地区的俄中边境口岸关闭期,关闭期将至3月1日。吉尔吉斯斯坦自2月1日起,临时关闭中吉边境口岸。蒙古国暂时关闭红山嘴—大洋、乌拉斯台—北塔格、老爷庙—布尔嘎斯台、阿尔山—松贝尔、阿日哈沙持—哈比日嘎等公路口岸。越南友谊口岸发出暂缓清关,中国香港自2月4日起,关闭罗湖、落马洲、皇岗、港澳码头口岸,陆路集中在深圳湾口岸和港珠澳大桥口岸通关。

印尼、喀麦隆、俄罗斯暂停部分活体动物进口或者过境。约旦和巴基斯坦增加了检验和消毒要求。其中,印尼暂停从中国进口活体动物,喀麦隆暂时停止从中国进口动物及水产品,俄罗斯请求中方3月1日前,暂停对上述动植物产品发放检疫证书,加强海陆空口岸动物检疫措施及动物检疫部门监管。俄罗斯还限制部分动物跨境运输。

约旦海关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化妆品进行检验以预防病毒,边境兽医管制站加强对进口产品的兽医和卫生控制要求。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对来自中国的动物产品加强熏蒸消毒措施。


商务人员的入境:禁止中国公民入境,或者增加防疫检验措施

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2月9日更新的世界各国对中国居民入境管制措施的列表,已经有127国家采取了临时应对措施, 其中,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0个国家禁止中国居民入境。其余97个国家对中国公民入境家,要求加强体温监测、填报相关信息、自我隔离14天等。 总体来说,欧盟、加拿大等国家,以及南美洲国家大多没有对中国居民申请签证没有新增限制措施。而且,欧盟举行卫生部长特别会议,重申应采取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相一致的适度防控措施,不需要禁止中国游客进入欧盟,请强调欧盟同中国站在一起,将继续向中方提供支持。


对中国外口影响:商务活动无法开展,出口成本增加、个别贸易中断

30个国家禁止中国居民入境,会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开展,外贸企业到境外开展业务洽谈、参加展会,外贸企业需要提供境外技术支持和工程承包人员无法出境,或者出境后需要隔离14天,无法及时到岗,导致国际商务活动无法正常展开。

少数国家对自中国的船舶限制进港、不准船员下船、轮换的相关政策,对亚洲航线的船舶影响比较大。因为亚洲航线没有那么长,航行时间比较短。但是,对于美洲和欧洲航线来说,一般航行时间都在14天以上,如果到达极少数港口所需的时间少于14天,也可以通过调整航速,满足在海上漂足14天的要求。但是,总体上增加了运输时间,提高了运输成本。而且,一些国家增加检疫要求,货物熏蒸消毒处理,也将推升外贸出口成本。

关闭口岸、暂缓清关、禁止跨境运输、停开国际班列,个别线路出现贸易中断的现象。特别是到达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将会受到较大影响。导致少部分商品和线路的国际贸易暂时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