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区龙泉街道:“双线”作战勇担当 精准防控促复工

掌上春城讯 “企业什么时候可以复工?”“如果复工,申请流程是什么?”近几天,盘龙区龙泉街道城建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很多想复工的企业打进电话询问复工相关事宜。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复产复工迫在眉睫,龙泉街道提早谋划,提高服务意识,实行“一企一策”,对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开展“一对一”服务指导,把贴心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地落到复工复产的急需处。

抓生产同时,防疫工作也丝毫没有松懈,这次战“疫”中,龙泉街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全面防疫,筑起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上门“一对一”贴心服务企业复工

日前,昆明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召开第九次会议,会上强调,当前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稳增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分类有序指导企业复工复产。

龙泉街道正处于发展跨越的关键时期,城中村改造、基础设施、产业类项目较多。在抓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时,街道提前谋划、提前摸底,按照不同企业的规模、类型将辖区内企业、项目进行分类,分为重点投资项目、零售、住宿、汽车销售、房地产、楼宇等6类,目前,辖区涉及重点在建项目22个,限额以上零售企业2家,住宿企业2家,汽车零售企业1家,房地产项目16个,楼宇2栋。

精准摸底后,街道研究制定《龙泉街道企业工地复工复产标准要求》,成立重点地区“返工”人员管控与社会稳控组、综合协调与政策保障组、企业员工隔离服务指导组、重点企业服务组4个防控工作小组。

4个防控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工作台账,安排专人深入辖区企业,逐一排查登记,与企业共同做好复工准备工作,确保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无死角。

一家企业就是一个网格,一个工地就是一个网格。工作中,街道按照省市区关于疫情期间企业及建筑工地复工的有关要求,制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辖区项目企业及建筑工地复工后对疫情防控处置工作的通知》,拟复工企业及建筑工地加强疫情监测,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摸排,精准掌握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流动情况,切实把牢“外防输入”重要关口。

工程复工前,要求建设单位必须组织施工、监理、分包等参建单位联合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建立“一方案五台账”,严格对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要求,对安全隐患、疫情防控进行逐一排查并组织落实整改到位。

为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的困难和问题,街道推行企业联络员制度“全覆盖”,实行“一企一策”,对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开展“一对一”服务指导,把贴心服务更加精准高效地落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急需处。

“龙泉街道下步将加强与三峡云川公司的共驻共建,加快在道路、医疗、学校、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进度,做好对三峽企业的服务工作。”2月12日起,街道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调控中心楼、华能集团、云南省城投、俊发公司等,检查防疫工作情况和企业复工准备工作,了解企业需要街道及区政府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当好“店小二”,为企业提供口罩、酒精、消毒水等防控物资,在各村封闭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工地—村联动审核机制,保证农民工既能参与工地建设,又能回村入住,精准解决用工问题,确保企业能够开足马力抓紧生产,努力将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助力全面防疫

复工、防疫两手抓。今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这既是一场人民的“战疫”,也是对社会治理工作成果的大检阅。在这场战“疫”中,龙泉街道社会治理能力接受了一次实践检验。

1月21日,盘龙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召开,龙泉街道党工委书记姜建文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吹响集结号,要求全街道上下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任务,以对人民群众健康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街道第一时间制定《龙泉街道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街道防疫指挥部,成立工作专班,具体负责疫情监控、快速反应、协调处置工作,绘制《疫情防控应急处理工作流程图》,全力以赴开展科学、有序、全面的疫情防控工作。

制定专项工作应急预案,按时上报外省返昆人员健康情况,做好重点人员监测和防控宣传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发布疫情防控公告,切实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

每周定期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例会,适时召开工作研判会,不断提升疫情防控工作实效。

工作中,搭建“1+3+N”专群联动共享共治平台。以街道网格化管理“大综管、小总管”为基础,实行“1+3+N”专群联动共享共治。“1”即1名街道包保联系社区科级干部,“3”即“街道网格人员、社区网格人员、综治巡防人员”,“N”为参与综合治理的社会力量,包括社区工作人员,春城治安志愿者、各类“红袖套”、党员志愿者、楼栋长、小区物业等力量。

通过“1+3+N”专群联动共享共治,整合工作力量,发动群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形成了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的“大参与”社会治理格局。

社区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筑牢社区防线,防疫力量必须下沉。

街道机关全体在编在岗职工及编外人员全部取消休假,下沉社区网格,参与疫情防控,逐户逐人筛查摸排,严格落实动态报告制度,切实做到“一天一摸排、一天一分析、一天一调度、一天一报告”。

此外,通过整合志愿者、热心和爱心人士等组成“防疫统一战线”。截至目前,街道共集合网格员136名、党员先锋958名、群众志愿者824名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截至2月20日,累计排查60066人,累计监测611人,累计监测35942人次。

对辖区5个没有物业的铣床厂、电子管厂等老旧小区,由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居民楼栋,粘贴防疫温馨提示,并对网格内的住户逐户摸排,做好登记服务工作,共完成排查1683户,4106人。同时,社区党委积极组织发动楼道内居民党员力量,在老旧小区督促进出居民扫码签到,加大管控力度,做好小区“一门式”管理工作。

在疫情防控中,街道、社区也做好服务工作,街道建立了“武汉返昆人员交流群”,帮助群众解答健康疑惑问题、解决生活难题;社区、村党组织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杀毒灭菌、困难帮扶等工作,及时为自我隔离观察的居民提供物资、心理辅导等服务。

职能部门网上信访,接诉即办,第一时间回应群众需求。从1月22日至2月20日,龙泉街道共收到34个与疫情相关的投诉件,全部办结,案件满意率达到97%。坚持法治思维,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确保防疫措施依法依规,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以法治意识引导居民筑起防疫墙。

党员先锋抗疫一线显担当

“这个时候我们党员不冲上去谁冲上去?”“党员就是不一样、党员就要带好头,关键时刻冲在前,困难面前不退缩。” 1月24日(大年三十),在召集已经放假回家的社区工作人员又回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龙江社区党支部李志红书记这样说。

党员就是战“疫”中那抹最亮的红。在开展防疫工作中,龙泉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把抗击疫情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战场,以党支部为作战单元,党员带头,真正做到“党旗插在最高处、堡垒建在最前沿、党员冲在第一线”。

工作中,结合街道网格化管理实际,做细社会治理最小单元,对村、社区网格党支部进行优化调整,在28个小区建立小区(庭院)功能性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初步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庭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四级网格,根据疫情防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修改完善街道、社区、网格责任清单,打出“党建+网格+物业”组合拳。

发挥“红色物业”示范引领作用,强化街道、社区、小区、物业四级联防联控,科学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2个物业公司党支部向街道党工委递交了请战书,7名一线优秀工作人员向街道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华润中央公园物业党支部广泛动员小区党员、工作人员、卫生室医护人员,建立一支20人的强有力的党员防控队伍,确保小区防“疫”无死角。

在城市社区,党组织以庭院为单位,通过党建引领积极发挥党员楼栋长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庭院微信圈”25个,组织45名社区工作者、99名楼栋长、135名党员志愿者以场所为单元开展疫情防控,实行网格化、地毯式、全覆盖筛查排查。

5个村改居社区按照网格责任区域,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各小组党支部书记率先进入村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发动105位农房户长、172名党员志愿服务者在村内进行宣传、协助做好信息排查上报,做到辖区5012户村民排查全覆盖,27个村公共场合、重点区域全部进行消毒。

模范带头。从1月24日至今,街道全体领导以身作则,连续奋战在岗位上近30天。引领激励街道上下奋勇向前,坚守在一线。

街道党工委下辖41个党支部以支部为单位向党工委提交请战书,958名党员首当其冲,配戴党员徽章,亮明身份,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第一线,覆盖到街道所有网格的各个疫情防控卡点。各级党组织在辖区街面、道路两侧党组织悬挂党旗65面,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疫情防控的各项决策部署都要通过基层去落实。我们相信只要紧紧依靠基层力量,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战疫魔,就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冬天即将过去,春天不会遥远。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雷晴 通讯员:濮永存 文/图

编审:周晓雪

终审:李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