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独守三百年前“古宅”,有人出100万不卖,怎么回事


阻防疫情,宅在家里翻看去年拍的照片,忽映入眼帘的是一组照片还附有一段纪实故事,那是去年我同几位摄友来到平陆县探秘地窖院文化时,发现的这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地窖院,是一座历史悠久拥有三百余年明清年代的“古宅”。院子门边四周雕刻精美,古典而清雅,以木质的纹理与砖石的特质,还有古人的希冀与憧憬,嵌入时光的深处。

现在的院主人姓尹,已七旬高龄。老人告诉我们这座地窖院建筑风格在当地绝无仅有。虽已历经三百余年历史沧桑,呈现着古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但是还蕴藏着很多辛酸的故事。说着顺着他手指的地方出现一口深井,在每逢下大雨时,洞坡流下来的水都会被阻挡流进这井里边,从而保证雨季院子里不会遭遇水灾。

老人说:这座地窖院最早的主人是位周姓大财主,家财万贯,那时候良田百亩雇佣了很多扛活的长工,都住在这里面。为监视长工和预防窃贼,还设有瞭望哨口,通过哨口就可监视第一道大门及洞外的一切情况。


来到这个第二道大门囗,由青砖砌成,门楼上翘脊飞檐,玲珑剔透,青色古雕瓦虽有几块掉落但仍排列有序,建筑工艺精良。老人指着门楼下面的青石板,真可谓是“水滴石穿”,年久被雨水滴打的坑显露无遗,窥见这座院子历史悠久。

虽然这周姓的大财主家财万贯,也经不住战乱的洗礼,八年抗战时期,大财主举家小逃难而去,留下这座院子被日本鬼子占领并设立了司令部,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回归到人民手中。

走进窑洞,在墙上有一块三米长左右的黑板,老人欣慰得说自从日本侵略军投降走后,这座院子被政府收回,建成学校,也就是当年的“张店第四完小”,他自己小的时候就在这教室里上课学知识,几十年直到后来建成了新校舍才搬迁出去,随后政府把院子卖给了他,陪伴他生活到现在。

当我们问起夏日雨季来临时,是怎样保证这院子不遭遇水灾,他指着院子里的那块大石板说:夏天大到暴雨时常发生,地窖院又处于低位,排水防灾是必须的,这石板下面就是一口深井,雨水会从石板处流进井里,防止窑洞被淹。

随后老人带着我们来到当年老财主的粮仓,指着窑洞上面的小洞口讲道:窑洞上面是碾麦场,每逢收获好的粮食,都会从这通道流下来进入粮仓,不用人去扛。

又指着窑洞底部下方用砖堵住的洞口,介绍说这是五六十年代时挖的地道,里面有好几里地远,自己小时候经常在里面捉迷藏,当时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用来备战防灾广积粮,那个年代我们这里周边到处挖的都是地道,不稀罕。

另一侧则是院连院的通道口,原来这里几座院互通着,可以从这里通往另一座地窖院,因年代久失修,里面已经坍塌,在通道另一端院子已被主人填埋,只留下这一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人行通道,没有人敢进到里面去,危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给老人按上了自来水,而自来水的管子就是从窑洞口上面的烟囱里放下来的,管子不会裸露,冬天特冷的时节管子也不会被冻住。况且每个窑洞口都备有通往院外的烟囱。当时老财主雇用了许多长工,每个窑洞都住满了人,这烟囱是专供窑洞里面冬季取暖烧柴火出烟用的。

买下院子已经有几十年了。住进来的时候栽下这棵“老汗美”梨树,现在长得比院子还高,每年树上都结满了梨子,成熟后软甜可口,好吃极了。还特别邀请嘱咐我们到梨子成熟期过来尝尝。

参观完后,老人家回到自己住的窑子里,炉子上煲的大米粥,蒸的馍馍、菜已经熟了。招呼我们来吃,婉言谢绝老人的好意后,他自己端起饭菜坐上坑台,边吃边看着电视,生活得舒坦惬意。说儿女们都在外面打工买了房子住进城里,他自己一个人守着这座“聚宝盆”不愿去城里打搅他们。

当我们告别老人来到院子高处,拍下了这座“古宅”的全景图。想起老人刚才说过,前几年有位富豪,看上了这座“古宅”,出价一百万,老人不卖自有他的道理。在老伴去世后独守着这“聚宝盒”几十年,一直生活在这个装载他酸甜苦辣和幸福安康的“古宅”里,过着简朴的农耕生活,和这座“古宅”一起慢慢变老。愿老人家健康长寿!

【喜欢更多的图片故事请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