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區各學校師生原創作品宣展集錦(二)


平川共青團 新時代 新青年 新作為

小手拉大手 抒寫戰“疫”情

——平川區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中心

2020年春節因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而變得不尋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中國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戰中,人人都是戰鬥的主角。在“疫”戰洗禮中,我們被無數的醫務工作者和志願者英勇無畏的事蹟所激勵感動,是他們無私的奉獻在詮釋生命存在價值和偉大意義,今天所發生的一切,會將成為我們人生的大事記。“疫”情當前我們萬眾一心,八方馳援方顯中國力量,教育人,我們也應為打贏這場阻擊戰貢獻力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最美的身影

這些讓我敬佩、讓我感動、讓我心酸、讓我自豪的曇花雖耀眼,可卻只是曇花一現。煙火雖絢麗,可卻只是過往雲煙。但你們的身影,已永遠深深地刻入了我的心中。最讓我敬佩的是鍾南山爺爺的身影。他84歲的高齡卻依然義無反顧地奔赴前線。我看到網上流傳著一張照片,鍾爺爺在去往武漢的火車上,靠著椅背閉上眼睛睡著了,皺紋滄桑的臉上寫滿了疲倦,正如人們說,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他滿腔責任為國為民,令人肅然起敬。這個身影雖然勞累,可卻是讓我最敬佩的身影。

最讓我感動的是“白衣天使”們的身影。在這個傳統習俗閤家團聚的春節裡,他們馳援武漢,無法在家守護親人,卻在前線守護住了一個個生命,守護住了一座城市,守護住了一個國家。照片中,他們的臉上被口罩勒出了一道道深印。他們穿著臃腫的防護服,日夜不停地站在病床前,沒時間吃飯,沒時間睡覺,甚至沒時間去上衛生間。但是他們疲憊的笑容,沙啞的嗓音,卻是我眼中最美的色彩,耳中最動聽的聲音。他們轉過身走向病房,留給我一個最令人感動的背影。

最讓我心酸的是武漢人民的身影。我在網上看到過一張武漢的航拍照片,寬闊的街道上,沒有了往日車水馬龍的都市繁華,人行道上也只有寥寥幾個人。他們低著頭,戴著口罩,快步前行。他們的身影顯得那麼孤獨,那麼無助,這就是武漢人民。他們響應“封城”的號召,停下了出行的腳步,也攔住了疫情肆虐的步伐。我們應給他們支持,而不是謾罵與指責,要讓他們知道,在他們的背後有著13億人的默默關心,有強大的祖國的鼎力支持。英雄的武漢人,是最讓我心酸的身影。 最讓我自豪的是父母出外的身影。在這個全民宅家防疫的假期,別人的家庭中,他們的父母都跟孩子一起看電視、玩遊戲,想著法和孩子盡情享受溫馨的天倫之樂,可我的父母卻要不分晝夜地外出工作。他們守護著我們的社區,守護著我們的街道。每當我孤獨地趴在窗前看到父母漸行漸遠的身影時,我的心中除了不捨,更多的還有自豪:我的父母也是抗擊疫情的一線工作者!這,是最讓我自豪的身影。數身影,凝聚成了一道道戰無不勝、無堅不摧的堡壘。你們,是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的堅定信念;你們,是默默奉獻大愛無疆的無私精神;你們,是勇往無前攔住疫魔的堅強鬥士;你們,是茫茫人流中的逆行者!你們,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脊樑!

最美麗的身影啊!有你們在,沒有過不去的坎;有你們在,沒有爬不過去的坡。待到春暖花開,我們再擁抱!

你看到了什麼,記住了什麼

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晚會,是唯一一次看完整的晚會,當攝像頭掃過臺下空無一人的觀眾席時,莫名的鼻子有些酸楚眼眶就溼了;當白巖松讀到:你看到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時,眼淚再也忍不住了,這淚為我勇敢的祖國而流,為我腳下的這方熱土而流……

大年三十的時候,和往年一樣,載著妻兒回老家過年,路上妻子還說:今年的三十怎麼和往年不一樣,往年都陽光明媚,今年怎麼天陰沉沉的,我抬頭看了眼天空,的確,陰沉沉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消息滿天飛,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經過鎮上的集市時,小販的叫賣聲,車聲,人們討價還價的聲音,有些人家的對聯都已經貼好了,火紅火紅的對聯,那是中國紅,人們早早的穿好了新衣裳,在攤販前挑選著家裡最後需要的東西,似乎這個年和以往的年沒什麼不同,誰也不知道,接下來,等著我們的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大年初一早上醒來的時候,手機上的消息,最多的不是關於春節的祝福,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消息,各個微信群裡轉發著今年過年不轉親戚的消息,新聞上時時報道著最新的疫情狀況,我們原本準備出發去探望親人的腳步停了下來,在老家待了五天,居然沒有見到一個鄰居,大家都自覺的不串門兒了。我的家在大山的深處,這裡的人們淳樸善良,這次回家沒有看見一個鄰居,但我看見了大家不約而同的自覺和遵守,我看見了科技是如此快速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人手一部的手機使得人們能快速的獲取消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約束自己,我記住了這些可愛的家鄉人,你們停下的是腳步,走下去的是中國力量。

決定返回,是因為妻子告訴我,她們單位排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值班表,負責109國道入口的值守,24小時,同事們從初一就開始了。這一次我在她的眼裡看到了從未有過的堅持,我壓下了心頭千千萬萬的擔心,載著她回來了,她是我的妻,是孩子的媽媽,可她也是一名基層的工作人員,她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她告訴我:安排值班的同事沒有一個人請假,她告訴我:國道上很冷,可是大家從來沒有如此的團結過。我看見了她的勇敢,看見了千千萬萬衝在一線的工作人員,他們平時偶爾會抱怨工資怎麼還不漲,會吐槽單位食堂的飯菜怎麼千年不變,但這一刻,當祖國需要,他們沒有一個人是逃兵,他們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安寧。

第一次深刻的記住鍾南山,是因為他84歲了,和我的奶奶同歲,印象裡奶奶已老很多年了,現在生活必須依靠

他人幫助,否則時時處處就有危險。而鍾南山院士居然在84歲高齡,在國家危難的時刻,率領著自己的團隊,日夜奮戰在防疫一線,那是怎樣的一種擔當,他在趕往武漢的火車上睡著的圖片刷遍了朋友圈,大家都在心疼著這位老人的同時,內心也被他深深的撼動著,國之脊樑說的就是他吧!在央視記者採訪的鏡頭裡,他哽咽了,他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定可以過關!他這是給14億中國人吃了定心丸,大家好像在漫漫長夜裡看見了曙光,在寒冷的冬日裡看見了春意料梢。下一次,當我的學生問起,老師,我們為什麼要讀這麼多的書,寫這麼多的作業時?我一定會堅定的告訴他們:為了成為像鍾院士一樣博學而有擔當的人,成為他那樣救國於危難之間的人,為了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我看見了鍾南山院士成了全民偶像,我看見無數人為白衣天使點贊,這是覺醒,是成長,鍾南山之後會有千千萬萬的南山,他們是國之倚仗,是民之驕傲。我記住了你們的樣子,14億中國人記住了你們的樣子!

疫情防控是全民運動、人民戰爭。這段時間面對肆虐的病毒,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火神山、雷神山轉眼間短短几天就屹立在了那裡,這是一種怎樣的速度;全國各地一批批逆行的白衣天使、志願者出征武漢,這是一種怎樣的勇氣;全國各地都打響了防控的阻擊戰,人們都響應祖國的號召宅家不出門,這是怎樣的堅定;各地“硬核”喊話,捐款捐物,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又是怎樣的團結……這段時間,湧現出了很多感人的、正能量的故事,這一個個蒸騰著精氣神、氤氳著家國情、噴發著正能量的故事,走入人們的視野,滋潤人們的心靈,這讓全國人民更加有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這場疫情定會在歷史的長河中烙下永不磨滅的刻痕,這刻痕是一個國家力量的刻痕,智慧的刻痕,團結的刻痕,這刻痕更是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國富民強的象徵。

疫情在繼續,我們堅信勝利的曙光就在不遠處。今天所發生的的這一切,會將成為我們人生的大事蹟。朋友,在這特殊的時期、你看見了什麼,記住了什麼,你為什麼感動,又為什麼徹夜難眠……

溫馨,溫“心”

今年春節,毫無疑問,非比尋常。一場突如其來的“戰役”,打碎了所有想團圓的心。這場疾病的蔓延,從一個人到一村人,從一個家到一棟樓,從一個縣區到一個城市,從一個城市到整個中國!舉國上下,似已無一人容身之所,所有人眾志成城,齊心協力,誓死打贏這場攻堅戰。只是,為了全國,乃至全世界能安全度過這場疫情,有多少有血有肉的愛國青年未此不懈努力!一張張白紙黑字的請戰書,一次次刻骨銘心的宣誓,這——就是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勇士們!為此,我代表平川區,代表甘肅省,代表全中國所有患者想向你們說:謝謝您,我——最親愛的人,你,你們——辛苦了!這種偉大的行為,讓我們老百姓溫馨,更溫“心”!

有這樣一個“鐵娘子”讓我深深感動與敬佩:她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嚴麗。由於她性格爽直堅毅,人們給她起了外號“鐵娘子”。“說不怕是假話,但我們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春暖花開。”嚴麗說,“面對新疾病,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失去信心。”是啊,有誰能不怕這病毒肆虐呢?但怕又有什麼辦法,難道就因此退縮嗎?難道就由疫情蔓延下去嗎?不,不可以!我相信,一場難關不算什麼,經歷了大風大浪的中國,依舊能在這次風暴中挺立起來,而且會更加熠熠生輝,展現中國的精神,展現中國人的精神,要知道,我們,可是龍的傳人!

由於當前醫療救護物資急缺,很多醫生和護士十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嚴麗也是如此。“呼吸也會受影響,時常感覺胸悶呼吸困難,說話明顯費力,寫病歷也會變慢。”但這並沒有讓她放棄,反而更讓她堅定了抗疫情的信心。可長時間連軸轉不休息,最終讓她身體垮了。

這就是平凡,平凡中又透露出偉大。就像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到: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為他那個世界的存在而戰鬥。從這個意義上說,在這些平凡的世界裡,也沒有一天是平靜的。嚴麗用她的實際行動在向我們宣誓:這場戰爭我們一定會贏!

說到這,向大家提個建議,多待在家中,少出門,這——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讓我們共同攜手,相信,中國不會被打倒,反而在習主席的正確帶領下,不久的將來,這裡,中國的頭頂將重現光明,中國又會出現更大的生機!

再一次向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英雄們致敬!因為,有了你們,中國,溫馨,更“溫心”!

加油,中國必勝!

武漢 ,加油

2019年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落下了序幕,2020年卻在惶恐不安中開始了新的篇章。今年的春節沒有了往日熱鬧,原來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空無一人,格外冷清。

因為一個不幸的消息突如其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在武漢市被發現並且迅速擴散、傳染,這個消息就像天電雷在我身上炸了似的,把我的美好的春節的計劃變的支離破碎。不能去親朋好友家拜年了,也不能去想去的地方看風景了,甚至連門都出不了了!這下可好了,大家都變成宅男宅女了。我感覺我又胖了幾斤了。

我非常好奇這個病毒到底有多厲害?連武漢都要封城,連全國人都不讓出門,還要找回從武漢“走散”的300萬人!帶著這些疑問,我去問我老爸。老爸吭了一聲後嚴肅地說:“這個病毒可以與2003年的非典相比,估計比它還要厲害,它可以人傳人的”,我一聽嚇了一身冷汗。

病毒比非典還厲害,我真為衝在抗擊冠狀病毒第一線的白衣天使們擔心。後來又聽說這種病毒還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嚇得我鑽在家裡一步也不敢往外邁,甚至都不敢把頭伸出窗外,怕空氣飄過了病毒。這幾天我確實做到了足不出戶,為國家做貢獻了。看新聞報道說,已經有上萬人確診,幾百人死亡,不過也有好百人已經治癒出院了,治癒率還是挺高的。

今年春節假期,我每天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關注疫情的報道,整天提心吊膽地關注著新增多少?死亡多少?出院多少?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足不出戶和默默祈禱疫情趕快結束,病毒趕緊走開!相信我們能很快戰勝這次疫情。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宅在家裡不出門!不給病毒留機會,不給政府添麻煩,寧願長點膘,也不在外飄!

中國,一定贏

新年在“爆竹聲中一歲除”的冬日裡到來,2020,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年初,一場以湖北武漢的為起點的病毒性肺炎在全國蔓延開來。起初只是一個城市,一位數字,一條消息,我們守著自己的家園,看著屏幕上跳躍的快速增長的數字;看著地圖上一點一點變化的顏色;看著周圍的城市一個一個被標註。當一切堆積,迫近,驀然回首,我們每個人都已身陷其中。喜氣洋洋的中華大地,正經歷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眾志成城的中華兒女,用耐心、決心、信心與病毒殊死搏鬥。中國,一定贏!

中國一定贏,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一月十九日,八十三歲的鐘南山院士毅然前往疫情的源頭:武漢,一如當初的堅定,一如當初的信心,給人們服下了一顆定心丸。曾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說:“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去?”;除夕夜晚,一批醫生奔赴一線,也許放棄了幾年一次的相見機會,也許錯過了父親六十歲的大壽,也許剛換上一身紅裝,也許年夜飯都沒來得及上桌,“國有戰,召必回,戰必勝”請願書上一個個鮮紅的手印,是信仰,是決心,是醫者的責任,是中國人的血脈;病房裡,90後女護士單霞剃了心愛的長髮,漸凍症的院長張定宇拼命奔跑,幾歲的小女兒隔空給了護士劉海燕一個擁抱。是誰的睫毛結了霜花?是誰的嘴唇因怕浪費防護服而乾裂?是誰的臉頰被口罩捂出了疹子?是誰從未後悔,與死神搶奪一個又一個生命!是你!你逆著人流的方向,衝在人群前面,用血肉之軀撐起生命的屏障,因為有你,所以我們,一定贏!

中國一定贏,因為平凡中處處是偉大。百歲老人拿出畢身積蓄,偷偷放在醫院的前臺,當找到她時,她說:“這麼好的中國,當然要一直好下去。”;幾歲的小女孩,摔了存了很久的存錢罐,因為她知道,我們的母親生了病;從警察局“逃跑”的是悄悄放下幾箱水的學生;汶川人民拉著菜和物資萬里趕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初的災難,我們一起度過,以後每個迎接黎明的黑夜,我們也都要在一起;九十歲奶奶守護確診兒子四天四夜,是“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的血脈;所有的中國人,都在吶喊: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無論多麼微不足道的貢獻,都是平凡中綻放出的最不平凡的絢爛。因為有你,所以我們,一定贏!

中國一定贏,因為中國是最偉大的國度。建一座醫院需要多少時間?十天十夜。火神山,是與死神賽跑的中國速度,這座用心血和汗水澆灌的奇蹟,是中國速度交出的完美答卷;5G的無時延信息供給讓信息傳遞由及時達到實時,並在第一時間鋪就了巨大的輿論場,“心繫醫院進度,中國加油”,這是出現最多的評論,在這巨大的輿論場。共同的感情,共同的期盼,共同的關注,共同的血脈,都凝成一股力量,一股中國力量,這力量,足以戰勝一切困難和災難;報銷政策,讓多少絕望的家庭看到了光明;一批又一批先進的醫療器械運進醫院,讓多少患者重獲新生。這,就是中國!我們的母親,用她的愛,用她的力量,驅散著病魔的侵襲,我們從不害怕,因為背後,是中國!因為是中國,所以我們,一定贏!

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所有的細微之下都隱藏著春暖花開冰面破裂的巨響,九州大地,就要重放光彩,漫漫黑夜,將迎來新生的黎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一定勝利!中國,一定贏!

抗擊疫情 你我同在

2020年的春節是一個叫人難忘的節日,每個人的感受或許都不同,我覺得今年的年味太淡,完全沒有往年的歡愉氣氛。人們都如同老鼠一樣躲在家中不敢出門“是個名副其實的鼠年”。即使這樣我們也是在為國家出力,雖然我們身在敵後,但我們的心永遠和前線的白衣天使是在同一戰線上的。

寒假剛剛開始武漢就傳出噩耗,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突如其來。上下不出半月陸續就有上萬人不幸感染,而確診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這時候鍾南山院士站出來了,他在我們最慌亂的時候給我們帶來希望,讓我們有信心同病毒抗爭。全國上下一條心,相信我們可以戰勝病毒,就像趕走2003年的SASI一樣。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人們寧靜的生活,看著這些天不斷上漲的數字,每個人的心情都無比沉重,但是大家也知道,這段時間可能是處於一個高峰期,高峰期過後就會逐漸好轉,或許距離疫情徹底結束也不遠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到現在已經快2個月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裡,一開始由於人們的不在意,到後來的全民防控,幾乎每個人都在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貢獻。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01

身患漸凍症,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仍然在一線工作,仍然心繫人民!漸凍的身軀掩不住一腔熱血!

02

安徽省六安市,一名小夥衝進警局,丟下500個口罩向警察說了一聲“你們辛苦了”之後便跑掉了。任憑警察如何叫喚追趕,小夥卻已經不見人影。即使他留下的只是背影,卻如此正面善良!

03

十幾名姑娘,在闔家團聚的日子,毅然決然留在一線與病毒做鬥爭。為了方便工作,她們沒有絲毫猶豫剪掉了長髮。她們一番話更是令人動容:“我們連生命都交上去了,頭髮算什麼!”

04

瀋陽老人陳淑蘭賣爆米花50年,平時撿撿破爛,攢了2萬5千元全部捐給醫院。拾荒者老人,拾起人心最初的樣子。

05

著名歌手韓紅在武漢封城後,勇赴一線,傾盡家產做慈善。飛雲之下,最美的歌聲來自心靈!

縱使抗擊疫情前路艱險我們依然奮勇向前,人人爭做“抗疫逆行者”。

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我們每個人對疫情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對戰勝困難和挑戰保持必要的信心和耐心。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向白衣天使們致敬

阿姨們您們辛苦了,您們的年齡大多都如我的媽媽,在祖國需要您們的時候,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中行,新冠疫情猛於虎,而您們卻勇敢的逆行而上,顧不得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就奮不顧身的馳援武漢,都說您們是天使,我要說“您們是衝峰陷陣的白衣戰士”。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隨時危及著每個人的生命,而您們的精神卻是:怕,誰都怕,即然來了,就不再怕,再苦再險也要堅持;一位阿姨面對記者時說“我想哭,可我不敢哭,一哭眼睛模糊,就不能工作了”更有一位阿姨,寫下遺書“如果我這次因疫情而死,自願將遺體捐獻給國家,用來科學研究,以救治更多患者……”阿姨,您們的奉獻精神,深深的感動著我幼小的心靈。我要說,我們大中國的每一個人,危難時刻,不分男女,都會義無反顧,不怕犧牲,有了您們的這種英勇的精神,我們的大中國會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從您們身上我看到了許多,懂得了許多,我保證,從現在開始,我更要努力學習,為將來更加強大的祖國貢獻自已的力量。讓我再次說一聲:阿姨們多保重,勝利凱旋時,一個都不能少,我用鮮花迎接您們,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中國必勝!祖國萬歲!

我要成為這樣的人

2020年首,就在全國人民準備歡天喜地過大年的時候,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如鬼魅般悄無聲息地出現了,由它感染的肺炎從武漢蔓延開來,疫情深深地刺痛了人心。

就在人心惶恐、人人自危的時刻,各地醫護人員臨危不退,他們放棄了在新春佳節與家人的團聚,不顧自己生命安危,抱著抗疫必勝的決心向“鬥毒”前線逆行而去。奮戰在一線的鬥士中,有一位今年已經84歲高齡的爺爺,他叫鍾南山。武漢疫情肆虐,他告誡人們“不要出門,更不要去武漢”,自己卻一邊坐上高鐵向武漢逆行而去。聽媽媽說,17年前SARS爆發時,也是他臨危受命,帶領各地醫務人員奔赴抗疫前線,智戰病毒,力保百姓身體健康。

在一則報道里看到,一對姐妹花在前往馳援武漢的飛機上得知了父親剛剛去世的消息後,強忍著悲痛向家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躬,毅然含淚逆行而去……

有兩名山東援鄂醫務人員由於長時間救治工作,突發身體不適,但是為了不浪費緊缺的防護服,竟然逼迫自己把到嘴邊的嘔吐物硬生生又咽了下去,真令人眼眶酸澀……

病房裡,有一位崴了腳強忍疼痛拄著柺杖依然堅守在救治崗位上的醫生,真令人敬佩;對於這些醫務人員來說,常常連續工作一天一夜而得不到休息,甚至顧不得上一次洗手間;全副武裝的他們一旦進入崗位就得禁食禁水數小時,好不容易到了下班時間,脫下防護服的那一刻,他們早已渾身溼透……

沒有硝煙的衝鋒中,那個叫李文亮的醫生不幸被感染生病,還沒來得及等到孩子出生,就永遠地閉上了疲憊的雙眼……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抗疫的吃緊關頭,越來越多的像鍾南山爺爺、李文亮叔叔一樣勇敢的白衣英雄投入到疫情大戰中,取下口罩和護目鏡後,顯露在他們浮腫甚至變形的臉上的深深勒痕,是他們無上的勳章……

身處大後方,雖然我還不能像白衣英雄們一樣為我的祖國,我的人民做出轟轟烈烈的奉獻,或許甚至不能對這些逆行英雄已經或正在經歷著的真正感同身受,但我會加倍刻苦學習,增長知識,練好本領,從白衣英雄們的感人故事裡汲取力量,銘刻下對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偉大國家的溫情的責任和使命。

鍾南山爺爺、李文亮叔叔……你們是真正的英雄,是最可愛的人。而我,也要成為像你們一樣的人!

戰瘟疫

2020年的一場瘟疫肆虐武漢,傳遍全國。我們的傳統節日春節被攪得一塌糊塗。政府緊急採取措施,隔離武漢,調配醫護,全國排查,殺菌消毒。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社會各界眾志成城,積極行動,譜寫著可敬可涕的動人故事,展現了中華兒女堅忍不拔的優秀品質。

春風不暖色,人間正滄桑。

佳節獨寂寞,神州顯悲涼。

愚人食野味,鬼魅露鋒芒。

生靈遭塗炭,國人起恐慌。


祖國在召喚,支援來八方。

天地有正道,奈何是魍魎?

兒女多奇志,勇士赴沙場。

中華一條心,光芒萬里長。

他是鄉村幹部 ——致敬鄉村幹部作者:劉宗堂 種田教管中心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防護服,只戴普通的口罩,默默堅守在村口的防疫執勤點;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執法證,只憑一張群眾熟悉的面孔,走村入戶細細排查登記;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沒有請戰書,卻在大年夜義無反顧地離開家人,逆行在鄉村防疫一線。這群人,他們的名字叫做“鄉村幹部”。——題記

有人說,

外出在街道上的,

不是不怕死的,

就是鄉村幹部!

他聽著笑了,

其實,他是哭了。

在一家老小那裡,

他必須有一顆堅強的心。

在平凡的崗位上,

他必須有一顆敬業的心。

在防控值守的村口,

他必須有一顆奉獻的心。

這麼多的心,卻

終究遮不住,他

憔悴的臉龐,

疲憊的眼神,

浮腫的腿腳,和

愧對家人的訕笑。

除夕,一個電話,

他就放下了

剛端起的熱騰騰香噴噴的餃子。

冰冷的會議室裡,

研究,認領

包的村,盯的人。

深夜,他才在

村口的小帳篷裡

吃了一碗泡麵。

他是鄉村幹部,他扶貧攻堅

他是鄉村幹部,他保衛藍天

他是鄉村幹部,他防汛抗旱

他是鄉村幹部,他防控值守

他是鄉村幹部,他堅忍不語

他是鄉村幹部,他……

有一滴淚,淌在心頭。

平川中學繪畫作品集

黨世偉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1

黨世偉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2

高曉玉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1 愛的驛站

高曉玉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2 寸步難行

高曉玉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3 斷髮出征

高曉玉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4 堅定的眼神

賈汝麗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 負重前行 1

賈汝麗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 負重前行2

賈汝麗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 負重前行3

龐秀春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1 減掉長髮 待你凱旋

龐秀春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2 李文亮醫生

龐秀春 平川中學教師 作品3 天使與衛士

書法作品集

李佳璐 白銀第二小學

高元紅 旱平川中心小學

董欣欣 育才小學

姚懿洪 育才小學

張力文 育才小學

張致碩 育才小學

種建瑞 育才小學

抗疫手抄報

白楊 育才小學

丁文萱 育才小學

黃柏暢 育才小學

李佳洋 育才小學

李尚霖 育才小學

李貟朵 育才小學

劉廣煒 育才小學

劉美清 育才小學

柳馨遙 育才小學

呂宗燕 育才小學

牟洋傑 育才小學

歐陽文宣 育才小學

陶潤家 育才小學

王涵若、王涵邦 育才小學

王能碩 育才小學

魏宇森 育才小學

葉軒君 育才小學

張榮泰 育才小學

張譯文 育才小學

李鵬宇 平川區幼兒園《中國加油》


萬映丹 向陽小學

各位青青

甘肅省“青年大學習”

網上團課第八季第一期

開始學習啦!

同力協契,攻必克,戰必勝!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