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基村乡村医生马敏芬:扎根者海写春秋

她自谦为小医生,自1999年便扎根于者海镇鲁基村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她不为名,不为利,为的只是患者的安康,村民的无恙。她就是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苦苦耕耘了21年的鲁基乡村医生、优秀共产党员马敏芬。20多年来,她以“医者仁心”的姿态次次挺身而出,彰显共产党员及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大爱无疆。

飞赴大山深处,她是爱岗敬业的急先锋

马敏芬自1998年于县职中医士专业毕业后,便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基层乡村一线从事“赤脚”医生的工作。那年,她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医疗技术,笔记本写满了厚厚的10多本。她手头还有一个患者通讯录,专门记着重点病人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热心为当地山区贫困人群送医下乡。

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崔兴全永远也忘不了马敏芬对他的深情厚谊。当时,崔兴全患脑梗,家中儿女全部外出务工,由于花钱治病,家贫如洗,马敏芬二话没说,自己开车将崔兴全送到医院治疗,垫付医药费后还免费为他提供一些脑梗常用药。马敏芬还为此专门向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协助崔兴全一家度过那段最艰难的日子。每当人们提及这些事情,马敏芬总是淡然一笑,谦和地说:“乡里乡亲的,谁都会有困难,只要众人帮一帮,没有过不了的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马敏芬明白做好乡村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熟悉业务、精通业务。一方面,马敏芬积极参加者海人民医院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夯实业务基础;另一方面,她主动利用节假日时间,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天道酬勤,马敏芬于2018年10月顺利取得了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资格证。

20多年来,她坚持为辖区2248名常住居民进行健康检查;为93名老人、88例高血压病人、18名糖尿病人、4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每个月均对建档病人提供优质有效的上门随访服务;成立1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共签约316人;每年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配合者海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做好全村预防接种、消灭传染病等各项工作;承担着全村657户2000多人感冒、发热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挨家挨户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村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参合率……她已经成为了当地村民健康的“晴雨表”。

飞入战“疫”一线,她是履职尽责的逆行者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马敏芬积极参与鲁基村的卡点检测工作,她明显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使命感更加强烈了。她每天的工作是配合鲁基村“三委”值班人员协调和控制本村进出人口,劝导人员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

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家四口出去买菜,还需要开车,马敏芬劝导他们,因为疫情情况严峻,让他们当中一个人去买菜,可是他们不听,还对马敏芬破口大骂。

马敏芬说,虽然当时有些委屈,但只要能让疫情得到控制,她觉得很值得。“我希望为父老乡亲做一些事,哪怕自己受些委屈都值得。”

在劝返工作中,马敏芬发现依然有人以“走亲戚”为由想要进出,她发觉人们在思想上对此次疫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之后,马敏芬开始逐户走访,竟发现还有部分居民在街上聚众打牌、闲聊闲逛,她极力向他们描述疫情,并告诉他们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一些爷爷奶奶不识字并且还有些耳聋,我们就在分发通知时尽量大声向他们解释说明,直到他们点头听清为止。”

经过马敏芬和鲁基村“三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很多人对疫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重视起来,最明显的是,之后再走访,人们都知道“没事尽量不出门”了,并且街上没了先前打牌、闲聊的老人。“贡献不分你我大小,作为村医,我应该奉献自己一份力量,哪怕是绵薄之力。”

说到二十余年的从医体会,马敏芬说:“把病人当朋友就是我工作中永葆激情的法宝。用心就好,不负自己不负乡亲就行。”马敏芬如一棵深深扎根沃土的虬劲青松,历经风霜雨雪,不变其色其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片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