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三原:三朵“姊妹花”抒写“巾帼”情怀


“哎,姐妹们,每年我们都约定出去旅游一次好吗?”

“你知道不?今天我在上班路上遇到一个奇怪的事情…………。”

单位集体宿舍里,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每天下班就在宿舍聊天至深夜。

“哈哈、哈哈、……、……。”整个楼道都能听到她们三个人的欢声笑语!

08年,三个咸阳市三原县本地女孩,毕业于不同的医学高校,正如大多数女孩一样,怀揣着朦胧的青春梦想,憧憬着幸福的美好未来,一同来到三原县医院工作,用自己所学到的专业医护知识致力于服务广大的人民群众。因专业不同,工作在不同科室,但也许是上天有意安排,让这三个同龄女孩住在了一个宿舍。


白天,她们三个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工作之余,外出玩耍、逛街、畅谈梦想,时刻都能看到她们三个形影不离的身影,她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和知己,无论谁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她们都互相鼓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加油,共同渡过难关。一直以来,为了实现心中那份为民服务的理想和追求,她们手牵手奉献着,手牵手努力着,朋友们都称赞她们是“铁三角”、“姊妹花”。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她们都有了各自的家庭,都有了各自的事业,都为了各自的青春梦想奋斗着,特别是目前三个人不在一个单位工作,聚到一块的机会少了,相比以往,似乎少了些许原来的畅怀大笑,淡了些许原来的谈笑风生,但她们三人的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醇厚和浓郁,三个人的事业梦想更加坚定和执着。


“老杜、老罗,最近你们怎么样,好久没见了,有时间聚一下?”

“好呀,好呀,你们看到新闻了吗?武汉发生了疫情,咱们都是学医的,这可不能小视。”

“是呀,我看到了,但愿大家都能平安,如果需要的话,我想去支援。”三个人的微信群这样聊着。

但,被她们三个人称为“相伴余生”的闺蜜群已经连续好几天都没有动静了。

疫情肆虐,蔓延全国。以往青春朦胧的三朵“姊妹花”此时正在不同的医学岗位扛起了重任,担起了使命,奋战在防控“疫”线。

张婷,中共党员,三原县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疫情爆发后,授科主任委托,到新成立的隔离医院组建检验应急小组,安装仪器,协调对接,人员调配,管理检验防疫区各项工作,从大年三十至今没有休假,与其他医务人员一同坚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她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为就诊患者采集血样标本,分离,检测,及时出具检验报告,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实验依据。当第一位确诊病例出现时,她也曾惊慌过,害怕过。“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正是因为肩上的这份责任坚定了打败自己心中恶魔的信心,用一颗坚强无畏的红心直面身后看不见的“战场”,履行着一名中共党员特有的初心和使命。

杜盈,三原县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面对突然爆发的疫情,她二十四小时与科室同事一起坚守在一线,诊断、查房,每一个细节她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分昼夜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所有的患者,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奉献在疫情防控一线。

罗娜,中共党员,08年从三原县医院进修后调任徐木中心卫生院,具体负责全院的医疗业务。一直以来,她兢兢业业,不叫苦不叫累,多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疫情爆发以来,因徐木中心卫生院具体负责全中心7个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管辖面广、人员量大,针对实际情况,她理清思路,在全院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拿方案、定措施、购物资、强宣传、严管控,有条不絮地做好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张婷,在不?现在忙不忙?我们这里来了个病人,你是负责检验的,我问你个专业性的问题?”

“我们这里的医疗防护物资紧缺,你有厂家联系方式吗?”

“杜盈,在不?我刚打电话你没有接,是不是忙着呢?我再问你个话?”

电话接的没有那么及时了,微信回的没有那么迅速了,因为她们正穿着防护服给病人服务着呢!

谁说女子不如男,我想,巾帼不让须眉就是说的她们吧。疫情当前,曾经最美的三朵“姊妹花”在不同的医学岗位上扛起大梁,挑起重担,履行着同样的疫控使命,用行动和真情诠释着对生命的无限敬畏,用爱心和责任抒写着对人民群众的博大情怀。致敬“姊妹花”!致敬所有奋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通讯员 李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