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5000多台测温仪,它们准不准确?来看这些人背后的精准计量

抗击疫情这段时间,我们看到很多人,都在加班加点中,冲在一线。

我们看不到的,是很多相关的设备也在超负荷运转。

比如:公共场所随处在用的测温仪。频繁的使用,它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被测人员是否被隔离;

医院的压力表、CT等,期使用率增多,量值否是精确?

菜市场里,商家的电子秤,准不准确,有没被动过手脚……

所以这些,都和咱老百姓的生活、健康息息相关。

此时,那些检测计量器具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而在疫情当前,他们也在用精准计量工作,为抗击疫情护航。

1、漳州全市5000多台测温仪,检测工作量大

计量所购买新测温计,临时替换送检的测温计

据介绍,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漳州市计量所,就马上成立疫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疗应急检定小组,成员24小时手机开机,随叫随到,随时检测。

近日,导报记者来到漳州市计量所,在疫情当前,来了解这群整天和测温仪、仪器相伴的专业人员,了解他们工作的特殊性。

来到所里,恰巧碰到市医院的工作人员,来拿回十几台已经校准过得测温仪。而像这样场景,送来的、拿走的,近期非常多。

据介绍,各社区、街道、超市、政府部门、医院、楼堂馆所在使用的测温仪、体温计,只要有检测需求,都可以送到计量所来。目前已开通测温仪等的检定校准绿色通道,第一时间照单全收,随到随检。

因为近期使用频率太高,发生不稳定的几率变大。

“比如,同一个人测出了2个体温,一个是38度,一个是36度。那么到底哪个是准确? 疫情时期,测量不准确,会产生更多麻烦和隐患的。”计量所所长王志勤说。

那么,漳州市面上,到底有多少台测温仪呢。计量所给的答案是:记录在案的是5000台左右,不记录在案的无法预计。而一台测温仪的检测校准时间,大概是半个小时。可想而知,计量所近期工作量之大。

“工作量大不怕,我们人不休息,让机器休息,也要保证送来的测温仪第一时间校准出去。尴尬的是,送来检测后他们没测温仪用了,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的。所以我们创新工作,多方联系了厂家,终于采购了15台的测温计,用来替换一些送来的测温仪,保证体温测量工作不中断。”王志勤所长说。

而对于突如其来的疫情,计量所在初三紧急向深圳某厂,购买1台红外测温仪校准装置,以满足检测需求,同时着手准备建标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计量所,共检测红外额(耳)温计百来台,已受理玻璃体温计检测2000余根。

2、保证测温计等数据准确,是重中之重

在和时间赛跑,尽量检测出更多的送检设备

而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测温仪的检测,计量所的应急检定小组,春节加班加点,放弃休息,有时直接在单位吃方便面,下班回家经常是深夜。

刘林斌,作为这次应急检定小组的组长,带领他的7位队员,一直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检测。

“那些送来测温仪、体温计的,很多都是医院的门诊、发热科在使用。这些设备都是间接或者直接接触相关病患,而且数量那么多。”刘林斌说。但是,计量所工作人员不是医护人员,他们没有防护服,防护眼镜。他们只有戴口罩、手套、酒精消毒等这些最基本的防护措施。

非常时期,计量所的工作人员,也发挥优良作风,他们形容自己在检测医疗设备时候,像“地下党”一样。“大家都不见面的,他们会把设备放在收发室,我们再去小心翼翼用酒精消毒,再拿去检测,大家都很小心此时。”刘林斌说,为了保险起见,他们每天上下班都往身上喷消毒酒精,在家门口就把衣服换下了,不带回家里,尽力做好防范工作,非常时期谨防万一。

近期,计量所就应一医院的请求,检测压力表9台,用于给医院新启用的留观病房消毒使用。此外,计量所的人,还需要下到超市、社区、街道开展检定,在相关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期间,我们尽最大的能力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和时间赛跑,检测体温计、医疗设备这是重中之重,只要能战胜疫情,加班加点不算什么。”刘林斌说。

除了医院相关设备、测温仪外,和广大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就是称。王志勤所长介绍,民生计量也是近期工作的重点,他们下到各大农贸市场,保证电子称的准确,也在防止一些不法商家缺乏诚信,保证市场秩序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