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掐断”人类两万年前通往美洲的路线


我们可能会经常不满意今天的生活,总想着假如在曾经某个时刻做了对的选择,现在就会生活的更好,自己就会更成功,爱人就不会离去或者会和谁在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

可这都是假设,我们无时无刻都在选择。但是否考虑过,其实并没有“选择”,在曾经的那个时刻我们只能走唯一的那条路,它是必然。

假如,我只是说假如,我们回到想回到过去的某一时刻,去选择不同的路,那么在后面发生的每一秒,就都会不同。

可惜的是,这条新的路,还是唯一的,你并没有可能去与曾经选择的路进行对比,来验证你这次终于走对了。

但这种“想象”却很上瘾,我们可以用它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今天,我就想做一个能改变全世界的话题:

如果几万年前人类没能从亚洲迁徙进入美洲,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只需将第四次冰河期提前一万年结束即可

我们知道第四次冰河期持续了两百多万年,在一万到两万年前这段期间结束。

通过古人类遗骸的碳检测,美洲大陆的人类祖先的存在时间在1.5万年以前,也就是说人类祖先大概在这时候到达美洲。

而同样通过碳检测亚洲大陆的人类祖先存在时间最早是从3.5万年前开始的,中东欧洲大陆在4万年前。

这样我们就可以推导一条路径,人类祖先漫长的迁徙过程,美洲人类是从欧亚大陆迁移至此的,历经了两三万年。

为什么从中东走到亚洲只需五千年,而从亚洲迁徙到美洲,却需要几万年?

因为欧亚非大陆相连,人类相对容易迁徙,可到达美洲缓慢原因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他们只能从白令海峡穿过,这是一个占地狭小的通道而并不是宽阔平坦的大陆便于找到和通过。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白令海峡远离赤道,生存环境寒冷艰苦。

因此迁徙至美洲的进程很缓慢。

可是亚洲大陆与美洲大陆被海水相隔,几万年前的人类连语言都没有,不可能能造船通过啊?

这是因为第四次冰河期间,海平面比今天低70米,同时海水结冰,人类得以从这片狭长通道进入美洲,而且白令海峡是唯一的通过路径。

那回到正题,如果在3.5万年前人类到达了亚洲,不等他们通过白令海峡冰河期就提前结束,我们仅需将冰河期结束期间提前一万年,这样海平面上涨、冰川融化,人类只能滞留在亚洲。

这样我们的故事就可以开始了。

美洲将变成动物天堂,直至被欧洲人发现

没有人类,美洲大陆的其他动植物将没有天敌,这里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天然动物园”。

我们也做过一项调查,在几万年前,地球上大量的大型动物大量灭绝,而奇怪的是在这几万年间并没有可怕的天灾,科学家们百思不得其解。

经过人类迁徙的时间对照,我们清晰的发现人类迁徙到一个区域,其他动物会大量的灭绝,这就是说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在开始大迁徙阶段开始,已经登上了食物链的顶端,几乎没有天敌,他们有语言、会制作和使用工具,能大规模灵活协作。

比如澳大利亚,在人类4万年前进入这片大陆之后,大型动物几乎在几千年间灭绝了80%。

这就可以判断,没有人类的美洲大陆,会变成一个封闭的“天然动物园”。

同时,因为没有人类进驻,美洲也会被森林大面积覆盖,因为17世纪的历史资料表明,欧洲人通过殖民美洲,带来了可怕的瘟疫,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面积死亡,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北美的森林植被迅速扩张。

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发现美洲,是在1492年由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发现的。

在这个时间节点之前,美洲只是默默的存在,它不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任何影响。

1492年之后,世界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没有美洲文明,很多农业奇迹将消失

首先,我们要正视美洲原住民所创造的人类文明。

从地理和自然条件来看,美洲大陆几乎是地球上最好的陆地,平原广阔、河流密集、山地少、矿产丰富。

这种条件当然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文明。

而欧洲人和美国人往往会贬低原住民所创造的文明价值,但如果随便说出一些例子,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印第安人创造的农业文明是何等的伟大。

印第安人独创玉米种植,今天在世界各种粮食的总产量中,玉米产量占1/4。仅次于小麦、水稻的产量,如果没有玉米在世界较普遍的种植,今天许多国家是否会产生粮荒。

印第安人独创天然橡胶,他们很早就懂得割取橡胶树的汁液制造工具。18世纪,白人偶然看到印第安小孩在玩弄能弹跳的圆球,才发现了这个“宝贝”。后来被广泛用于工业部件及商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印第安人独创可可种植,可可是他们传统的日常饮料。他们还吃褐色的糕饼,其实就是将可可同玉米粉合成的“巧克力”。目前世界年产可可300万吨左右。

同时,马铃薯、西红柿、黄瓜、南瓜、西葫芦和辣椒等,都是印第安人贡献给全世界的礼物。如果没有印第安人为我们培育出这些蔬菜,很难想像我们今天的饭桌上会如此丰富多彩。

但是,由于这些美洲原住民没能从亚洲迁徙过去,这些农业奇迹,可能根本就不会在地球上出现了。

美洲被开发进度会延缓至少几十年

欧洲的强大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

它并不是指达芬奇、拉菲尔、米开朗基罗这些艺术家的复兴。

实际上文艺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欧洲人重新用拉丁文把阿拉伯翻译的古希腊文献翻译回来的过程,它们寻求找回丢失了两千年的古希腊哲学科学文明。

到达文艺复兴中后期,欧洲各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体制都在进步,他们正在熬过黑暗的中世纪,因此在十五世纪末自然而然开启了“地理大发现”。

这是也是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他们开始向南探索非洲,向东探索亚洲,向西发现了美洲。

欧洲国家非常多,地理条件并不优越,多山,被海包围,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是这种生存条件,因此逼迫他们通过贸易,将自己的商品与非洲和中东交易换回粮食。

因此是生存环境使欧洲在两千多年前就形成了一个崇尚自由、具有冒险精神和契约精神,并且非常开放的民族。

1492年,到处化缘的哥伦布终于得到西班牙国王的赞助向西探险,他相信向西航行可以创建一条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经过两个月的航行,终于,他发现了美洲大陆。

期初的一百年,欧洲各国首先要在美洲建立要塞,站稳脚跟才可以进行开发,可是这一过程却非常艰难并且发展缓慢,据统计,当时到达美洲的人们因为水土不服,死亡率达到70%。这还是在美洲原住民帮助之下的数据。

如果没有美洲原住民,欧洲将如何对待一块完全没有任何文明痕迹的荒野大陆?

我们分几方面来看。

第一,欧洲人发现新大陆,都是抱着投机心态,只想发现金矿并马上带回国内。但是茂密的丛林会让探索难度加大。

第二,由于没有印第安人的协助,到达新大陆的欧洲人口死亡率进一步提高,这就会导致政府和商人无法在国内寻找到愿意去新大陆探索和生活的劳动力和志愿者。

第三,由于没有任何农业文明,他们不会快速寻找到可以运回去变现的商品。比如不会快速出现种植园,就不需要大量的黑奴;不会大范围的杀死原住民抢夺他们的财富运回国内,这些客观的利益都不会出现。这将会导致国内对其航海探索的投资中断,贵族会失去耐性,停止对美洲的“发财梦”探索。

第四,美洲有可能会成为欧洲的“逃难者天堂”,即使面对蛮荒可能会死,但在欧洲被宗教和生活所迫的穷苦百姓,会砸锅卖铁凑足船票到新大陆上碰运气。

如果发生这些情况,美洲的被开发进度会至少延缓几十年。

亚洲会被提前“开发”,八国联军会提前到来,康乾盛世可能不会出现

16世纪开始,欧洲东边的邻居,穆斯林民族诞生了两个极其强大的帝国,这就是横跨北非和中东的奥斯曼帝国,另一个则是波斯的萨菲帝国。

他们对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两个帝国在16-17世纪快速的领土扩张严重威胁欧洲各国的核心利益。

他们拥有非凡才华的君主,拥有完备的行政制度,拥有强大的现代化军事力量,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拥有广阔土地来发展农业,同时还非常富有。

这两个帝国的穆斯林商人,垄断着对南亚贸易的控制,占据路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

如此强大的邻居,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向其投出橄榄枝来结盟或寻求庇护,根本不可能产生侵略的想法。

因此,对利益如饥似渴的欧洲列国,他们无法从陆地向东开拓,美洲开发搁置,他们只能一路向南。

其实,葡萄牙在1497年就探索出来绕过西非,从好望角直通印度的商道,当没有了短期开发美洲的动力,欧洲必定会加速对亚洲的商路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在亚洲,在16世纪出现了与其他两个穆斯林帝国同样强大的帝国,就是印度的莫卧儿帝国。

他们富得流油,欧洲人对于香料的热衷愿意承担任何危险。同时,印度能织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纺织品也让欧洲和中东人垂涎欲滴。

可惜,印度帝国同样军事能力出众,至少在短期内,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有想把印度作为殖民地的念头,从现实与假设进行对比,殖民印度的时间差估计不会相差太多。

那欧洲人由于没有美洲持续输出利益,虽然大力开拓与印度的贸易,这对于迫切需要资本积累的欧洲列国来说,远远不够,那该怎么办?

他们大概率将在通商印度的同时,绕行继续向东,直至中国。

16世纪中国在干什么?这一时期正好是大明王朝的鼎盛时期。

“群狼”闻着腥味儿穿越千山万水,发现了一块大大的肥肉,将会发生什么?

其实中国文明对于欧洲列国来说并不神秘,因为13世纪马可波罗的游记在欧洲广传,16世纪葡萄牙人克鲁士当时就在中国。

我们试想,如果16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提前与中国进行贸易,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矛盾。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重农抑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封闭地貌导致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可耕种面积却相对缺乏。

如果不抑制经商,大量的粮食作物会被交换出去,饥荒在所难免,统治阶级必定限制。

由于没有美洲农业作物输入欧洲,当发展至17世纪,欧洲各国实力普遍大增,势必使经商的主要货物成为粮食,一个大买家碰到一个强大的粮食大户,可这个大户又不愿意卖粮,怎么办?

现实中,早在1517年葡萄牙就开拓中国地区的贸易,派出了历史上第一支来华的欧洲舰队。

但明朝对外国贸易毫无兴趣,态度坚决,拒绝一切谈判,导致之后的一百年里,被逼急了的葡萄牙、荷兰和英国屡次侵犯沿海城市,大明水师却形同虚设屡次被虐,双方的博弈并没有实质进展。

由于美洲开发放缓,欧洲对于中国的贸易诉求势必加强,历史也会很不一样,可能性从几方面考虑,时间顺序呈递进关系:

第一,葡萄牙、荷兰、英国会占据一个补给港,比如殖民台湾的可能性极大,因为现实中在17十七世纪初由于荷兰突然封锁厦门,导致福建政府同意荷兰船只在台湾驻扎。而这个时间也许能提前三四十年发生,台湾将会变成欧洲在亚洲的重要据点,作为军事及贸易补给站,战略意义重大。

第二、内忧外患的明朝会交给清朝一个没那么繁荣的一众南方城市。我们知道清朝于1644年入关推翻大明王朝,可南方正在发生的“贸易掠夺”将是清政府的大麻烦,一个没有多少军力的游牧民族在短期内无法从政治和经济上快速切换朝代,这就给欧洲侵略国创造了有利条件,贸易封锁局面会在17世纪中叶功亏一篑,大批沿海城市被迫开放。

第三、陆地战役不会全面开展。由于欧洲各国要的主要是贸易收益,至少在18世纪之内还没有想法占有中国土地,因此海上战争在所难免,但形同虚设的中国水军会不堪一击,这会加速欧洲侵略者对中国各沿海港口与商品的掠夺企图。

第四、香港、澳门的占领会提前150-200年。由于朝代切换作为契机,欧洲列强会加速贸易侵略,快速膨胀的利益会驱动欧洲各国派驻更多的舰船前来贸易与军事威胁,导致除台湾作为后援补给要塞以外,他们会迫切寻求属于自己的中国重要港口方便通商,因此可能会在1700-1750年期间占领香港、澳门,甚至更多港口。

第五、鸦片战争将不会出现。因为不需要出现鸦片战争,欧洲对中国的通商需求已经全面打开。

第六、康乾盛世将不会出现。由于清朝建立在一个豪强侵略时期,一切内功都没有修炼完备,政治、经济、文化体制都不会调整完善,导致清朝从建朝开始就疲于应付贸易侵略,而且将一直持续下去毫无喘息。最艰难的事情,当然是接见欧洲列国的贸易会谈,如果清政府强硬拒绝,英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将变本加厉的侵占港口;如果清政府软弱,割地赔款将提前到来。

第七、“八国联军”会提前到来。中国将提前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阶段。

世界上再无美国,美洲定位将变成欧洲的“后花园”

欧洲从零起步建设美洲,目的将非常单纯,获得金矿。布局上当然不会先产生大面积的种植园,然后从非洲贩卖黑奴到此开垦,而是快速从金矿周边建立要塞,为欧洲各国输入金银,直至亚洲庞大的利益输入让欧洲列强荷包丰满以后开始加速开发美洲。

如果这样发展,会使欧洲将强有力的控制派驻美洲的管理者及殖民人口,不可能会出现殖民者搞独立的事情发生。

如果殖民者不会独立,也就不会再出现美国,而美洲将会彻头彻尾的变成欧洲列强的“后花园”。

当然,不只是美国,还包括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一切国家。

中东局势会加速转变

也许没有美洲文明,欧洲的发展会更加迅猛,因为被逼无奈提前开发亚洲的印度及中国,在18世纪以后,和逐渐发展起来的美洲双重利益输入,也许会让穆斯林三霸加速衰落。

首先,现实中英国在18世纪中叶侵略印度直至19世纪初成为战胜国。

如果没有美洲文明,当19世纪印度帝国被消灭的同时,亚洲也许将全部陷落。

其次,由于17世纪欧洲各国开始提前开发中国,导致走西非至亚洲的航线太长,倒逼欧洲列强提前开启挑战中东两大帝国,这一进程也有可能将在18世纪中叶完成,苏伊士运河也将至少提前几十年完成修建,使欧洲到印度的航线节约40%航程。

除此之外,我们知道中东地势平坦,适合发展农业,同时拥有很好的矿产和石油资源,欧洲由于快速发展,也许会对其有所贪念,如果像我们假设的那样,在17世纪或者可能再延至18世纪欧洲列国全面侵略中东,对这块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来说,灾难可能是毁灭性的,因为如果假设成真,也许今天就不会存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这些国家,它们都会成为欧洲的殖民地。

欧洲的全球化可能

开垦一片处女地艰难而漫长,占有一片弱于自己的文明将易如反掌。

由于美洲这块没有文明的处女地被英国16世纪的放缓开发,世界将会产生极大地变化。

欧洲列国会快速寻觅到中国作为弱于自己,利益却取之不尽的文明会加速占有。

之后会同步发展美洲,侵略中东,侵略印度。

如果假设成立,我相信在20世纪来临之际,会迎来一个不同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这个全世界,可能都是欧洲的。

当然,由于战线铺的太广,控制力减弱,加上欧洲列国之间的战争会发酵放大,诸如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会重新洗牌进行互相吞并,从而形成新的全球瓜分态势,在之后,会迎来新的各大洲之间的国家分裂,产生新的国家,形成新的局面。

因此,如果没有美洲文明,欧洲很有可能将统治全世界。

这就是今天我们靠想象力创造的全新世界,是不是很刺激?

但我们是否可以沉淀下来,再重新回想。

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我们想象的世界,

无论是欧洲列强,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会有很多愿望,我们希望过得更好、穿漂亮的衣服、买更棒的车、去更远的地方旅行、换更大的房子,

同时,我们也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获胜,或者失败。

但就像这个故事一样,无论是否出现美洲文明,人类的欲望都不会改变。

世界虽然大不同,但世界的本质却没有变。

那是否,我们可以靠想象,静下心来审视自己,

到底自己想要什么,到底我们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