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吸光”全省血?“强省会”战略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字数约为3200字,阅读时长大概8分钟。)


2019年已经过去,但年底开始的“新冠肺炎”使我国在统筹进行2020年经济规划进程过程中,稍微受了一些阻滞,但我有信心我们绝对能成功战胜疫情,步入2020年决胜“精准扶贫”,进入小康社会的殿堂的关键一年。在此,向奋斗在抗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言归正传,2019年全国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GDP情况陆陆续续的统计出来,2019年广东省是第一个站上“十万亿”级别的省份,江苏紧随其后,马上可以一小步就踏入“十万亿”级别。总的来说,今年GDP在“四万亿”大关的省份有8个,“三万亿”以上13个,我国各省开始进入中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仍会利好不断。


各省GDP一览(本表格由作者杨蜀机网络搜索制作)


通过对省会城市与该省GDP的占比以及该省中另一城市加省会城市与该省GDP的占比可以发现部分省会城市占该省GDP的比例相对较高,有的城市甚至达到一半的比例,而该省头两名与该省的比例会更高。这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一城独大”。

成都傲视天府之国,武汉独霸九省通衢,西安冠绝秦陕黄土,长沙鹤立潇湘之水……这些一城独大的结果形成“马太效应”,使强者更强,而省区域内其他城市则相对更加落后,形成“集全省之力建设省会”和“一城吸光全省血”的现象。因为大部分“一城独大”的“城”是省会城市,所以这在人们眼中又称之为“强省会”战略。


江城武汉


城市发展有其来源和由来源引起的必然结果。

现在中国的经济强省为什么全部分布在沿海一带?由于沿海一带最早开放与外国通商,也比内地更有条件最早与外国通商。

为何要与外国通商?因为我们要引进外国的先进设备和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为何外国有先进设备和技术?因为他们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更早从事大机器生产。

为何要从事大机器生产?因为大机器生产的效率比单独人工生产的效率高很多很多倍。

厘清了这些关系,那么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回答上面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一城独大”的现象?因为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经过程。

这里我做了一个发展模型。

由于政府的引进,一大笔资金进入A地,在此投资设厂,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那么生产过程中需要很多工人,那么从其他地方给A地投入足够多的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要卖出去,那么就需要建设运输渠道: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等等等。这些足够多的工人需要吃饭、穿衣、住宿、游玩等需求,那么相应的就会建设饭馆、菜市场、服装店、民房、学校、医院、商场、公园、游乐场等等等等相应的配套设施,这个过程经过长时间逐渐演变,就形成了现代城市。随着技术的发展,A地的工厂逐渐转型,向更高端发展,那么B地就承接了A地的低端制造业,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经过很多很多年的演变,A变成了超大城市,B变成了大城市。在A刚起步的时候,省里面大部分的资源都会向A倾斜,以成就A的发展壮大,此时就可能出现“一城独大”的现象。

这里我们把A当成深圳来看。改革开放后,由小渔村开始投资建厂建设,广东省内的人以及全国各地其他地方的人开始进入深圳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当工人,同时开始建设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等等等,建设饭馆、菜市场、服装店、民房、学校、医院、商场、公园、游乐场等等等等,政策也向深圳倾斜,低税甚至无税等等等等。如果广东省内未开放其他多点城市。那么此时的深圳绝对“一城独大”,当深圳转型成功,向高技术、新技术领域发展后,那么低端产业开始涌向深圳周边的中山、江门等地,助推这些城市的发展。

由于改革开放的成果比较理想,所以继第一批次四个城市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后,第二批次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这14个港口城市也相继开放,故在中国东部形成了一个以沿海城市开始以点带面,多点开花,均衡发展的格局。翻开中国地图,那么就可以发现到2019年时,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发展靠前,且相对比较均匀。


GDP百强城市分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2000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以及2004年“中部地区崛起”政策开始,国家陆陆续续将沿海的A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内陆城市转移,那么谁最终能成为这个B地呢,在内陆省份的选择中,绝大部分省选择了省会城市,如成都、西安、武汉、长沙、郑州等作为B地。这就是“强省会”战略的开始。而此时的江西、安徽选择了“均衡发展”(江西2006年提出的昌九工业走廊)。

东部地区发展相对均衡,而中西部城市却是“一城独大”,这是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东部地区地理上的先天优势,与国外,特别是相对发达的欧美、日韩等地理上相对更近(以前是海运比较发达)。

第二、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选择,也就是从一开始改革开放的城市选择选择了东部沿海地区,由于上面第一条,也只能选择东部沿海地区。

第三、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经济明显开始强过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在发展省会城市的同时,也有余力发展其他城市。且东部地区发展时间更长,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目前处于刚刚起步不多久的发展阶段。

第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也是经过了“以点带面”的方式,从“点”转化为了“面”。而中西部地区目前仍处于“点”这个时段。


实事求是的讲,发展初期的“强省会”战略是要明显优于“均衡发展”战略的,可以对比四川省、湖北省选择“强省会”的成都、武汉,而江西省、安徽省选择“均衡发展”后的结果(江西、安徽离东部沿海地区更近,更容易承接产业转移),当然近些年江西、安徽也一样开始选择“强省会”战略。

那么,“强省会”战略的好处是什么呢?

第一、“强省会”战略可以获得关注度。省会城市发展起来后,在国际或国内就有了关注度,国际或国内的资源如果需要投放,如资金,发展总部等,那么他们的眼里除了东部城市,他们的余光中也会有中西部城市了,在中西部众多城市中,肯定会优先考虑那个“鹤立鸡群”的城市。如果“均衡发展”,那在别人的选择中,你就是“鹤立鸡群”里面的“鸡”,你整个省份中的所有城市很可能会全部“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西部经济发展一方面(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第二、“强省会”战略可以留住人才资源。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才是所有城市发展之根本。试想,四川省内如果没有成都的发展,那么四川省内的人才资源会向何处去?不言而喻,跟改革开放初期一样,仍然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四川所有大学培育的大学生,仍然流向东部沿海地区。人走后,也会带着所有的资源走,资金、技术、建设经验、管理方式、知识、智力等等所有的资源全部都会外流。那么四川就会一直发展不下去,发展不好就更留不住资源,以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样四川确实“均衡发展”了,但是却是“均穷”!彼时虽然不被成都“吸”,却是被东部沿海地区“吸”!那么建设一个强大的省会城市,四川省内的资源可以保证,大部分留在省内,大学生留下来了,熟练工人留下来了,也能吸引其他地方的人才到成都或者留在成都,有人才就能良性发展。


成都常住人口统计(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第三、“强省会”战略可以留住国家政策红利。比如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中国和中国城市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五大国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的规划和定位 ;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函支持成都、武汉、郑州、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建设会带来很多很多的政策倾斜和政策红利。试想,没有这些年“强省会”战略的发展,这些中心城市会花落谁家还未可知!当然还有很多的政策红利,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给你政策,你发展的好,就会给你更好的政策。

总之,“强省会”战略是正确的发展战略,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当然,在“强省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应该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帮扶省内的其他兄弟城市,衷心希望这个“带面”的时间来得更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