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視頻中鹽油雞精等調料都精確到克,自己在家做能做到嗎?為什麼?

追光forever


中國傳統烹飪的特點其實就是因人而異。美食作家做菜的時候為了視頻效果的需要,所以要精確到克,但是在日常烹飪中,每個人口味都不一樣,每個人做菜習慣也不一樣,所以不比追求數量的精確,只需要做出自己覺得不錯的菜品就可以了


我是廚子VLOG


完全可以的,做到這點並不難,只要工具到位。

要做到最精準,首選廚房用電子秤。價格20~50元間的就可以了。最高承重量3公斤,數值可以精準到小數點後面一位。

學習烘焙的都會在家備個電子秤,因為烘焙類的很多菜譜都要求分量必須精準。所以買個電子秤不會太浪費,它可以說是廚房裡最好用的工具之一。

不過它有個缺陷,5g下的分量有時可能測不出來。因此你需要一個輔助工具,量勺。

最小的量勺,一平勺,固體的重量為1g,液體的重量為1.25ml。量勺通常5件為一套,容量從1.25ml到15ml。基本可以解決測量10g下的任何液體和固體。

如果覺得電子秤或量勺對你來說很雞肋。假設你的測量要求不是很高,那麼也可以用你家的湯勺做個估量。

注意,是那種最常見的湯勺。基本一平勺的液體是在15ml左右。固體的差不多也在這個(15g)範圍內,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估算。


吃貨學徒劉小茶


你好,我是Nothing 吃點啥,平時做飯都是按飯菜多少自己估量的放,哪有那麼多閒工夫用稱量[大笑],現在是2歲寶寶的媽媽,做飯要求快準狠!有量的功夫娃娃早餓了,哈哈~再有就是做的多了有經驗了,大約放多少心裡都有數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4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3f99abe761644b2bfc7d3c21c3a52b6\

nothing吃點啥


你好 ,我是重慶美食研究院(陳院長)

瀏覽到你的問題我覺得你提問提的很好吖 是好多在家做飯朋友特別是新手都想問的一個問題吧,其實不然

我就這樣子說吧 ,現在這麼多的美食節目是都說什麼多少克什麼多少克其實這個只是熟能生巧的過程,廚師在烹飪的時候會用到稱嗎?都是憑感覺和經驗

對了 舉例 ,今天你家來了一大桌同事 這個時候你要炒菜分量比平時要多一些 難道你就不 按照視頻裡面的克數來放鹽或者味精雞精嗎?關注我 給你帶來更多的美食視頻


重慶美食研究院陳院長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專業的廚師,從廚十多年,在家裡其實也是可以稱的!

美食視頻的拍攝不是馬上就可以完成的,前期會有很多準備工作!專業的廚師因為經過長期的練習,實操,對調料配料的使用量的把握已經很熟悉了。所以有時候我們看視頻,發現各種調料已經放在碗裡了,那是提前用食品電子秤或者調料勺計算出來的!

計量的工具有這些:

一、食品電子秤。(對烘焙來說,用的特別多。各種食材的數量需要精確,就用它。便宜的就是幾十塊錢。)

二、計量油壺(對每次用多是油,醬油,可以有個準確把握。比如一毫升花生油大概就在0.8克左右)

三、調料勺(家用調料盒一般都配有一個小勺子,大多數情況下一平勺就是5克左右。勺子大小不同,重要也不同,如果有食品電子秤可以試一下,以後就有數了。)




不謂將來


如果是連鎖餐飲店標準化出品,那就必須嚴格按配方調製,這樣才能統一保持味道,在家裡自己炒菜都是用肉眼衡量份量,做多了自然知道份量的多少,家庭擺上一個克稱去稱調料來炒菜不太實際。


城市裡的山旮旯


可以做到。

美食視頻的拍攝不是馬上就可以完成的,前期會有很多準備工作,專業的廚師因為經過長期的練習,對調料的使用把握已經很熟悉了。非專業廚師是用計量工具,所以有時候我們看視頻,發現各種調料已經放在碗裡了,那是提前用食品電子秤或者調料勺計算出來的。因為奶爸也是這樣做的!!

能夠計量的工具有哪些呢:

一、食品電子秤。(對烘焙來說,用的特別多。各種食材的數量需要精確,就用它。便宜的就是幾十塊錢。)

二、計量油壺(對每次用多是油,可以有個準確把握。比如一毫升花生油大概就在0.8克左右)

三、調料勺(家用調料盒一般都配有一個小勺子,大多數情況下一平勺就是5克左右。勺子大小不同,重要也不同,如果有食品電子秤可以試一下,以後就有數了。)

說在後面:做美食需要的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做多了自然也就能對各種食材的用量進行把握。多嘗試幾次。自然就會成功。


愛做飯的胖奶爸


複雜的估計需要幾次反覆的實驗,當然也根據自己的能力相關

比如,麵包,蛋糕的製作對於我來說就相當複雜一些,需要通過幾次的反複製作,才能得到理想的狀態……

但我比較善長家常菜,比如雞排等的製作,不用看食譜,通過平時吃肯德基,麥當勞🍔,就能大概知道需要什麼調料🧂做出一個差不多的……哈哈😄

當然,還是喜歡時不時地上頭條看看美食視頻,因為還有很多不會做,哈哈😄我也喜歡做,就是比較懶,喜歡做一些簡單又好吃的……

總結一句話,反覆實驗🧪是製作美食的必要環節……控制好火……

有說得不對的地方,請大家給予指正……謝謝🙏




懶媽許


像做這種食材裡面添加的調味料,我們都是可以精確到克。像我經常做菜的話,我就知道炒多少菜,放多少鹽,放多少雞精。不一定要用克稱去量。像我們最早那時候很小,做菜的時候要麼鹽放多了,要麼鹽放少了,因為那個時候你就是沒有經過做很多菜,這種反覆的經歷,所以確定不了這個放多少鹽。這個只能從經常做菜這種事情上面去積累。如果實在不會的話,就可以在網絡上買那種克稱,我們經常做菜,也可以把握這種嗯,配料啊或者什麼調味料使用的量,當然了現在也有刻度勺子也可以來量這種調味料的多少,我做菜都是憑感覺做出來很好吃,不會說特別鹹,然後沒鹽之類的,火候的把控都是經驗得出來的,結果我們也沒有人教我


川老官生活行記


咱們中國人在家裡做飯其實很少有精確調味料克數的,大家都是按經驗來的多。但是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來說,調味料定量到克會更容易做成功,畢竟每家的勺子、碗等容器大小不一,別人放半勺的量可能你家半勺就多了。

而西式麵點類就需要稱量了,克數多了少了不但會影響口感,有時候還會因為數量不對導致砸鍋。

所以做美食調料是否需要精確到克要看自己做什麼,中餐的調料可以一點點加,而西點進了烤箱你就沒法再中途拿出來加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