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惧艰难,行动彰显党员本色 守望相助,党旗庇护每位群众

玉树州压紧压实属地化管理责任,不断推动防控力量下沉一线,为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目标,州、县、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面对各类急难险重问题,充分发扬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工作作风,用行动彰显党员的初心本色,誓不落下任何一名群众,在雪域高原筑起红色屏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再远的距离也拉不开党和群众的鱼水亲情

——曲麻莱格尔木两县市共建昆仑民族文化村联防机制

距离我州800公里的格尔木市曲麻莱县生态移民驻格尔木昆仑民族文化村居住着我州5000多民生态移民群众。2004年,第一批240户1160名牧民,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搬迁至城郊。今天,疫情发生后,玉树州第一时间成立党员先锋队,安排党政工作组,远赴海西州积极与格尔木市对接,共商共建昆仑民族文化村联防机制。

1月29日,曲麻莱县党政工作组在昆仑民族文化村看望慰问了卡点工作人员,并在现场与格尔木市党政领导实地对接,共同商讨制定疫情防控措施,并达成共识,一致认为:面对严峻的防疫形势,两地党委政府必须通力协作、同舟共济,共同应对,按照“管好自己人、看好自己的门”的要求最大限度保护广大牧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确保防疫工作顺利进行,格尔木市为移民区群众在消毒液、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医疗物资购置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划定安全的食品销售市场。同时,两县市对曲麻莱县因公往返两地的工作人员安排指定旅馆统一住宿。

在两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更加坚定了曲麻莱县驻格尔木党工委和黄河源昆仑社区党员干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决心,纷纷表示,要严格州委州政府的要求,主动发扬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守工作岗位,逐项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鼓励群众解除恐惧心理,提振防控疫情信心,坚持按照有关疫情防控的要求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积极应对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守牢玉树边界大门。

再重的疫情也阻不断党和人民的血脉关系

——玉树州顺利完成西藏朝觐群众返玉接送工作

春节期间赴西藏朝觐群众一直牵动着州委州政府的心,为平安做好朝觐群众返玉工作,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靠前调度,本着“无缝对接、科学施策、安全接送”的原则,第一时间与西藏方面对接,了解情况,及时分析预判工作重点,周密部署接送事宜。

1月31日,由公安、医护人员等组成工作组,安排5辆大巴车,连夜前往西藏巴青县贡日乡开展滞留返玉群众接送工作,为返玉群众提供食品、热水,让返乡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爱,确保返乡群众高高兴兴、平平安安回家。在驱车780余公里后工作组到达西藏巴青县贡日乡,采取“安全消毒、分籍配车”的办法,组织公安干警对返玉群众进行分流,安排医疗人员对我州接送车辆及返乡群众逐一进行了防疫消毒、体温检测、健康问诊。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西藏返玉群众共200余人全部安全返回玉树。

“疫情当前如果没有党委政府父母一般的关心,我们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回到家”称多县清水河普桑村牧民塔江激动的说。人员抵达玉树收后市县医疗机构及时跟进采取“多对一、点对点”的疫情防控跟踪机制,持续关注返玉人员健康状况。

再高的海拔也挡不住党员干部坚毅的脚步

——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党委成为昆仑山下的“最美守护者”

为确保疫情不扩散,三江之源不被病毒所袭扰,在零下二三十度,海拔四千多米的昆仑山下,曲麻莱县曲麻河乡的党员领导干部用坚强的身躯堵在了病魔与家园之间,在高寒缺氧的青藏公路咽喉之地上筑起了一道防疫高墙,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洒满这雪域高原。

疫情来袭,曲麻河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基层党组织建立起“战斗堡垒”,在气温零下三十多度的曲麻河乡昆仑山口卡点,乡、村两级加紧成立由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动员党员干部,设立临时党员防控点,密切关注过往外来车辆。此时恰逢大量西藏返回人员途径路过,车辆要逐辆登记、消毒,人员要逐个排查、量体温,执勤人员克服高寒缺氧、物资匮乏、人力短缺的困难,24小时轮班值守,坚决完成严防死守的任务。同时,为过往车辆和周围牧民群众发放、讲解双语疫情防控手册,严寒雪地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体力行、攻坚克难、风雪无阻、奋不顾身地冲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头发、眉毛、衣领处都附上了一层白白的冰霜,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昆仑山下的“最美守护者”。

曲麻河乡党委书记孙朝魁说: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战役,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受苦受累没什么,只要群众安全、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耀。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全乡百姓人人健康、家家平安。